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知,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由某一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观念。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意即其基本精神同样包含诸多要素,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此外,还有许多学者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做过精辟的概括和总结,在此不一一赘述,本书采用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所做的归纳。我国长久以来在传统“文以载道”思想的浸润之下,教化性已经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原则和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每一种文化都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文化的基本精神。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种能够作为文化发展内在动力的基本思想,其本身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随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13]。由此可知,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由某一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观念。

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意即其基本精神同样包含诸多要素,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如张岂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①“人文”精神;②“自然”精神;③“奇偶”精神;④“会通”精神[14];并在《文化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七点:①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②刚柔相济——探本穷源的辩证精神;③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④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⑤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⑥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⑦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15]张岱年则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①刚健有为:②和与中;③崇德利用;④天人协调。[16]而后在他编著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将之重新概括为:①天人合一;②以人为本;③刚健有为;④贵和尚中。[17]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主导思想,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此外,还有许多学者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做过精辟的概括和总结,在此不一一赘述,本书采用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所做的归纳。

(一)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文化特色通过“天人合一”这一命题表述出来,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行动。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明确的命题则是在北宋,由哲人张载首先提出。此后又历经不同学派的阐释和发扬,但是究其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肯定自然与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而且这一思想对于当今世界所遭受的污染破坏等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人是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18]。传统文化中既用“人事”来附会“天命”,又将人伦情感灌注于“天道”之中,使天道成为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正所谓“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

反对神本主义,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如《论语》中记载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还教导弟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种思想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发展。重视人伦关系,总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进行考察,如所谓的“三纲五常”,每个人都在这种道德规范中扮演着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角色。这种道德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升到至高的地位,丰富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三)贵和尚中(www.xing528.com)

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中国文化则重和谐统一。所谓“贵和”体现在重和去同,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意见,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19]易经》中提出“太和”的观念,即至高无上的和谐,是最好的和谐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因为和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尚中”是与“贵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庸》有语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谓焉,万物育焉。”意即以中为度,中即是和,这是儒家和谐观的重要内容,“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20]作为东方文化的精髓,贵和尚中精神取得了民族在观念上的认同,使中国人对和谐局面十分重视,和而不同成为普遍的行为准则。

(四)文以载道

我国动画创作一直遵循的创作原则是寓教于乐。这一点从传统的国产动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不论哪个时期都强烈地体现出寓教于乐的精神,这与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思想密切相关。所谓“文以载道”,即艺术作品在道德范畴的教化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文艺创作的重要原则,因为“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21]。在欢乐中达到教化的目的,潜移默化地传达深邃的思想。

不仅是我国,其他国家的优秀动画作品同样承载了教化的功能,如迪士尼作品中传达出的积极、乐观、向上的主题,吉卜力作品中对科技、自然与生存的反思,都体现了深刻的思想性。宫崎骏本人也说过:“我希望能够再次借助有一定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22]所以他的作品一向以深刻的人文关怀著称,将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为了作品的观赏性,在影片中加入一些幽默搞笑的小噱头,使观众不会因为深刻的主题而感到压抑。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教于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国产动画长期秉持这一创作原则,并且在“教”与“乐”的关系中取得一种平衡,在创作实践中“由于要考虑艺术的社会作用,因而在艺术手段使用上也注重赏心悦目的风格和情趣盎然的噱头,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追求的是一种轻松诙谐的趣味,而不是一种剑拔弩张的喧嚣”[23]。如在1983年创作《天书奇谭》时,创作组就秉持了“怎么好玩怎么来”的理念。

借助动画这种艺术载体传递传统文化,表现深邃的文化底蕴,是无数优秀动画的共通之处。我国长久以来在传统“文以载道”思想的浸润之下,教化性已经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原则和标准。生发于此的动画艺术自然少不了教化性的元素,可谓天然地植入了这一文化基因。

(五)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是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的总原则。孔子是提倡这一思想的先哲,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认为刚毅和有为不可分割。《易经》中则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与刚健有为相对应的,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如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及其后来者的提出“心斋”“坐忘”等,但在历来的动静之辩中,刚健有为的思想占主导地位,柔静只是作为补充的存在。因为刚健有为不仅在民族兴旺时,表现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而且在抵御外辱时,总是成为激励人们反抗压迫的精神力量。此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讲,刚健自强最重要的表现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同样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