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色彩构成的历史背景及实训成果

色彩构成的历史背景及实训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发端于19世纪的印象派。画面完全由色彩印象构成,色彩的个性不是依照自然物的固有色进行表现,而是实验性地尝试不同时间光源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效果。纵观艺术发展的历程,现代色彩构成基本理念的形成与近代艺术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印象派之后被称为“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作品里,同样能发现令人震撼和富于色彩个性的东西,马蒂斯绘画的最大特点是以最单纯的线条和最强烈的色彩进行完美的画面构成。

色彩构成的历史背景及实训成果

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发端于19世纪的印象派。被誉为“现代印象之父”的塞尚,不断深入西方色彩理论研究,印象派的色彩表现完全不同于古典色彩的明暗造型。画面完全由色彩印象构成,色彩的个性不是依照自然物的固有色进行表现,而是实验性地尝试不同时间光源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印象派绘画作品中不会过分强调比例的准确与线条的流畅,甚至描绘形态的轮廓都是不稳定的,创作者把坚实的轮廓线融入闪烁的光线之中,不同的光线对描绘对象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是印象派色彩研究的突破(图1-2~图1-5)。

图1-1 色彩球

图1-2 塞尚《静物

· 图1-2: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19世纪末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的《静物》追求表现物体的体积感,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真实性,其作品的独特性在于“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截然不同。

图1-3 莫奈日出·印象》

· 图1-3: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法国著名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和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凸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日出·印象》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典型的一幅。

图1-4 莫奈《干草垛》

· 图1-4:《干草垛》运用的是纯色色点并置的技术,使观者获得色彩混合和震荡的独特视觉感受。画家强调瞬间的视觉印象,其绘画表现的是一瞥的印象,一反以往那种追求精确逼真的绘画观念,吸引人的正是它的朦胧和色彩变化的微妙。这幅画的主角不是山,不是田野,甚至不是干草垛,而是那些灿烂明亮的光芒。作为印象派创始人,克劳德·莫奈特别喜欢画光,甚至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体现光之美、空气之美的方法。

图1-5 莫奈《卢昂大教堂

· 图1-5:《卢昂大教堂》运用笔触层层叠加的画法,形成大片的碎块厚涂,使教堂具有分量和体积感,深沉而神秘。在光照下教堂的轮廓被冲淡了,显得很微弱,画家注意捕捉的是一瞬间表面色彩之幻影与长久不变的形体结构之间的对比关系。

推荐阅读书目

1.《印象派四重奏》,[美]杰弗里·迈耶斯著,蒋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为2008年1月。

2.《色迷印象派:经典印象派作品色彩分析》,傅晨阳著,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为2011年3月。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程,现代色彩构成基本理念的形成与近代艺术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不同流派的色彩艺术家以他们的色彩理念构建出他们特有的色彩表现形式。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中,色彩的表现形式保守和谐,例如,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作品,色彩几乎完全遵从素描的造型技法,大量应用同类色的明度对比,色彩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很局限,色彩的个性发展处于一种平静而从属的状态(图1-6)。

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在色彩的运用上,以表现人的心理情感为主,以动态色彩表现为特征,色彩的视觉效应得到突破性的解放。例如,在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的作品中,他擅用奔放的笔触去展现一个火热并充满激情地世界,尽情地表现出自己对色彩运用的狂热。梵高以自己特有的情感表现着每一幅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强烈到将要破坏空间和形象的地步,大色块的堆积,挑战常理的对比色运用,情绪化的笔触都使他的作品与众不同。如《星空》《夜间咖啡馆》都是其典型代表作(图1-7、图1-8)。

图1-6 安格尔《泉》

· 图1-6:《泉》的作者是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年),法国杰出的古典主义画家。整幅作品场景构思单纯,描绘了一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身躯略呈S型,人物体态自然和谐。作品注重细节的刻画,力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www.xing528.com)

图1-7 梵高《星空》

· 图1-7:《星空》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年)于1889年创作的作品。作品运用大面积的群青与小面积的柠黄以及无彩色白色形成对比,色相、明度均采用强对比,整个画面以长短不一的线条组成,飘逸的星云曲线既描绘了自然的幻象景观,又传达出画家飞舞的情感状态。

图1-8 梵高《夜间咖啡馆》

· 图1-8:《夜间咖啡馆》创作于1888年,作品中看似宽大的空间,视觉情感中却同时产生一种幽闭的效果,这种效果是由几大强烈色块的跳跃造成的:红色的墙壁,金黄色的地板,绿色的天花板。金黄色的地板纵深对接红色的墙壁之中,明度较高的黄色充满跃动性,与充满视觉迫近感的橙红色产生力量的抗衡,似乎都在争夺视觉的瞩目度,色彩与透视空间的冲突,既充满膨胀的力量又使人感到压迫。

图1-9 马蒂斯《舞蹈

· 图1-9: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年)的《舞蹈》描绘了五个携手绕圈舞蹈的女性人体,给人一种轻松、欢快,又充满力量的场面。整幅画作色彩极其简约,只有三种颜色,画中的线条与色彩体现了一种奔放和热烈的情感,蕴涵着强烈的生命力。西方古典绘画在造型上主要以块面为主,线条的运用反而弱化,而马蒂斯的作品恰恰是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热烈的色彩来打动和感染人的。

印象派之后被称为“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作品里,同样能发现令人震撼和富于色彩个性的东西,马蒂斯绘画的最大特点是以最单纯的线条和最强烈的色彩进行完美的画面构成。他摆脱了固有色的限制,使用平涂法,充分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有作品都和完全真实的自然拉开距离(图1-9)。

经过了以蒙克为代表的表现主义、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主义、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派、马利奈蒂为代表的未来主义,还有杜桑为代表的达达派以及米罗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西方流派的发展后,新的色彩理念加速了色彩想象力的进展。表现主义善于运用色彩来传达作品的感情,色彩的价值在于色彩自身的表达力,而不仅限于塑造一个物件或者形象。例如,蒙克的作品《呐喊》,运用大面积压抑的赭灰色与鲜艳的红色,表达了画者恐惧与不安的情绪。作品中,蒙克运用违背常理的血红色作为天空颜色,结合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仿佛整个空间都在流淌着焦虑,令人感到高度紧张的恐怖与不安。另一方面,除了天空,其他景象的颜色中都掺入了黑灰色,海面阴暗处的紫色阴沉又充满向外无限延伸的距离感,同样的颜色又出现在人物的衣服上,而头和手则呈现苍白、惨淡的赭灰色,显得孤立而无助。整体画面中燃烧的血红色与象征死亡的黑色形成主要对比,表现出一种极度恐惧的情感(图1-10)。

另外,表现主义把造型中光色的运用作为独立的表现形式,色彩与光的结合是现代科技与色彩艺术相结合的产物。19世纪欧洲舞台灯光在舞台环境中提升了光色构成的艺术表现力,再至20世纪初,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风行使艺术家开始用光色和明度表现人的内在情感,在那些富于力量的光色造型中,色彩的视觉效果进入到一个动态而又流动的色彩系统之中(图1-11)。

表现主义对色彩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是通过夸张后的自然形象为载体来进行色彩的情感传达,那么抽象主义的表达则抛开了一切题材内容,纯粹依靠色彩和线条表现情感。康定斯基曾经创作过一批有关音乐色彩的作品,他认为色彩和音乐同样具有旋律感和节奏感,甚至具有交响乐般的震撼力量,将抽象绘画中的色彩和音乐中的音符做类比,康定斯基强调色彩构成理论中色彩和音乐之间的联系,音乐通过听觉进行情感传达,而色彩则建立在视觉之上,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共性都有抽象性的存在,心理学把从一种感觉反应直接转移到另一种感觉的反应,称之为“联感”。由于人们内心存在着音乐与色彩之间的联感,所以康定斯基认为色彩也应当像音乐一样,不是通过表象而是以各种基本的色彩,通过形式的运用来反映和表现人们的内在情感(图1-12)。

图1-10 蒙克《呐喊》

· 图1-10: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年),堪称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其作品《呐喊》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幅画作中,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的真实性。画作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

图1-11 表现主义戏剧

在现代西方绘画作品中,蒙德里安的作品风格被定位为所谓的“冷抽象”风格,他的作品从造型和色彩构成的角度打破了西方传统绘画的原有格局,将色彩置于最强烈的抽象结构中,将原色红、黄、蓝,放在三非色黑、白、灰中,把三原色带进空间、力、音响的另样联想里。白色的背景中,三原色在连续与交错中与黑色构成正方形、长方形,产生一种深度上的幻觉,但又彼此保持着平衡(图1-13)。

尽管不同流派有其不同的特色表现,但现代艺术的色彩表现有一个共同特点:力图冲破传统樊笼的限制,把传统绘画表现自然现实的题材浓缩到抽象的构成中,现代派的画面中随处可见符号性语言的表达。

图1-12 康定斯基作品

· 图1-12: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年),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可以辨认的具体物象,画家摒弃了绘画中一切描绘性的因素,纯粹以抽象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内心的精神。他认为艺术创作的目的不是捕捉对象的外形,而在于捕捉其内在精神。因此,他一直努力试验摆脱外形的干扰,尝试用水彩和钢笔素描的效果来揭示对象的精神。在他的绘画中,我们还能感觉到一种如同音符般的因素存在,有一种与音乐相通的气质。

图1-13 蒙德里安作品

· 图1-13: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年),荷兰画家,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作品中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借由绘画的基本形态元素:水平与垂直的直线和直角;色彩基本元素:红、黄、蓝三原色和白、灰、黑三非色,巧妙地分割与组合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几何抽象原则,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