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现实主义及非流派画家探析

超现实主义及非流派画家探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现实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涉及文学、美术、戏剧、音乐各领域。超现实主义感兴趣的是发掘和展现无意识的心态。超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主要有达利、恩斯特、马格里特、基里科和米罗等。1922年创作油画《人们将莫知其然》被认为是最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之一。他是一位伟大的幻觉者,成熟期的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特点。在1925年曾同超现实主义画家们一道展出作品,却没有使自己过深地卷入这个运动。

超现实主义及非流派画家探析

超现实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涉及文学美术戏剧音乐领域。从本质上说它是脱胎于达达派,并受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梦幻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理论的直接影响。超现实主义感兴趣的是发掘和展现无意识的心态。超现实主义的名称是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在1917年描述他的一个剧本时创造的。从表现效果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偏执狂批判活动”,把不相关、无联系的东西放在一起,作强制的主观比喻;二是心理自动化,即自由、随意地、松散的思维活动,不受逻辑支配,由自由联想来指导。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主要有达利、恩斯特、马格里特、基里科和米罗等。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西班牙画家,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隆尼亚省的小城菲格拉斯。达利从小热爱绘画,并对生活周围异常的、新奇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1919年,年仅15岁的达利的作品在菲格拉斯剧院展出,受到了评论家的重视。1921年,他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度美术学院就读,但是学院传统的教学无法传授给他渴望学习的东西,他潜心钻研,探索毕加索、莫朗迪、基里柯等人的艺术,大受启发。达利在1929年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以来,给予艺术世界极大影响,创作出《记忆的延续软钟》、《欲望的幽灵》、《纳希瑟斯的蜕变》、《原子丽达》、《带抽屉的米罗维纳斯》等等惊人视听的作品。他的创作理念,是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偏执狂的批判方法发展而来。战后他则透过宗教与原子物理学的触发,在构思上力求接近”超合理性”的世界。达利曾说,“超现实主义就是我”,自信自己在超现实主义领域无人匹敌。他开创了“偏执狂批评方法”,并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形象,柔软的钟表、腐烂的驴子和聚集的蚂蚁……达利真实地表现最不真实的物体和情景。除了艺术上的天马行空外,达利还擅长自我炒作、标新立异,亦带给20世纪商业、设计领域极大的视觉冲击。达利说,“我与疯子的惟一不同之处在于我没疯”。 代表作《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兆》(图三十七)。

图三十七 内战的预兆 萨尔瓦多·达利

恩斯特(1891—1976年)德裔法国油画家和雕塑家,1891年4月2日生于德国布吕尔,1976年4月1日卒于巴黎。曾参与达达主义社团活动。1925年,他发明了一种叫做拓印的方法,创作出的人物或景物的形象奇异、模糊,作品有《女人、老板和花》、《部落》和《沉默的眼睛》以及拓印素描集《自然史》等。1922年创作油画《人们将莫知其然》被认为是最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之一。他喜欢制作拼贴画,出版过拼贴画集《百头女子》,声称拼贴可以记录幻觉中的形象。晚年定居巴黎,作品带有抽象成分。

图三十八 错误镜子 雷尼·马格里特

雷尼·马格里特(1898—1984年)是比利时人, 1898年11月21日生于莱西讷,1967年8月15日卒于布鲁塞尔。早年受业于布鲁塞尔艺术学院。他是一位伟大的幻觉者,成熟期的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特点。马格里特的代表作《错误的镜子》(图三十八)描绘了一只巨大的眼睛及投射在上面的蓝天白云,但又看似一个“窗子”,透过它能看到蓝天、白云,从形式上给人始料不及的视觉效果,蕴含了一定的隐喻,形象地将观者带至某种特定的思想概念中。在马格里特看来,眼睛只是一面错误的镜子,它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的幻影,而不是自然本身。世界上没有眼睛看得见的“真实”,因此绘画的“真实”只是图解了人眼睛的幻觉而已。

马格里特一生的风格变化不大,他不受流行的新技巧影响,而专注于创作奇幻的、充满特殊构想的形象。他的风格被形容为“最清晰的超现实主义”,并影响了许多同时代的人。他用诗人的眼睛与哲学家的思辨方式将寻常的景象与事物神奇地结合在一起,把真实的生活内容用幻想空间的奇思异构呈现出来。他的宗旨是“以发现物体可能永远不被注意的方式来呈现”,要从这些似是而非的形象后面选择到真实的答案,寻找到生活的本质。

乔治•德•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1888年7月10日-1978年11月20日),生于希腊东部的伏洛斯,由西西里裔的父亲热那亚裔的母亲养育成人。他是形而上派艺术运动的始创人。最初在雅典工艺学院和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在德国时,受到德国象征主义画家和尼采唯心主义影响,为他日后创立形而上学画派打下了基础。23岁时他来到巴黎,4年后返回意大利,不久应征入伍。1917年二战中,他因精神疾病在医院结识了意大利未来派画家卡罗尔•卡拉,结为挚友,并在后来共同发起成立形而上画派。基里柯按他自己发明的艺术语言和手法作画,将古膏像、手套儿童玩具体育用品等无生命物体作为人类社会的象征,运用多视点非传统式的构图,梦魇般的投影光线及不确定的色调,构成一种单纯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画面,造成神秘和不祥的宁静气氛,引起人们极大的幻觉,强调画面承载的内在情绪与抒情性。在1925年曾同超现实主义画家们一道展出作品,却没有使自己过深地卷入这个运动。代表作有《诗意的回归》、《城市广场》和《不安的缪斯》等。

米罗(1893—1984年)是西班牙人,在安德烈.布雷东发表的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上签了名,也参加了超现实主义的第一届画展。对于米罗的作品,布雷东写下过一句话:“米罗可能是我们所有的人中最超现实的一个。”代表作有《倒立的人》等。(www.xing528.com)

马克·夏加尔(1887—1985年)生于俄国,早年的犹太人习俗是他根深蒂固的想象之源。从1910年从俄国来到巴黎,夏加尔这种幻想式的使用比超现实主义还早10年,对夏加尔来说,现实生活的因素是通过想象或回忆方式传递给他的。这种幻想体现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与村庄》、《生日》(图三十九)等等。夏加尔在柏林时曾学习雕版技法。1948年,夏加尔再次定居法国,起初在巴黎郊区,最后在法国里维埃拉地中海滨的旺斯和圣保罗附近。1952年,夏加尔与瓦娃·布罗德斯基结婚,并且以65岁的高龄开始了一个几乎可以称为新的艺术生涯。不过,他的作品中继续出现司空见惯的、富有诗意的、来自记忆的主题。1953—1956年间,夏加尔一方面不忘记自己的老家维捷布斯克,同时在热爱巴黎的激情下创作出一系列绘画作品。1958年他还为在巴黎歌剧院上演M·拉威尔的芭蕾舞剧《达菲尼与克罗埃》设计了布景和服装

图三十九 生日 马克·夏加尔

《生日》这幅作品就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描绘。夏加尔运用超现实的梦幻手法表现生日的一个梦境,画面上他本人和妻子心醉神迷地飘浮在空中。夏加尔抛弃了形体分解而采用色面分割手法,以人物的黑色礼服、黑裤子与红色的地毯桌子台布等,营造一种热情而温暖的爱的气氛。夏加尔称自己的艺术是“心理的写实”,他描绘的不是物体的外观形象,而是内心感受到的世界。

19岁时他前往彼得堡学习绘画,并于1910年跟随他的老师到巴黎工作。在巴黎,夏加尔广泛结识“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派画家,对构图样式和色彩语言的新理解,打开了他梦想世界的大门。夏加尔的成名作《我和故乡》,倾注了他对俄罗斯乡村的热情和对犹太人小村庄的眷念。他在追求现代艺术形式的同时,更加注重描绘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1914年,夏加尔返回俄国服兵役,此后又从事剧院的舞台美术设计,他还曾在新生的“苏维埃”担任过美术人民委员和革命艺术学院的院长,但因不适应新政权,夏加尔于1923年离开前苏联定居巴黎。1941年,夏加尔迁居美国。1945年以后,夏加尔成为西方画坛一位活跃的艺术家。在1968年创作的《蓝色的村庄》中,他把自己的思绪再次拉回童年熟悉的一切。他在艺术笔记中写道:“我游荡在维捷布斯克的街道上,我寻找、祈祷着,上帝啊,隐蔽在云间或鞋店的使我这个结巴少年的痛苦灵魂显露的你,请启示我道路在哪里吧!我不愿成为与别人相似的人,我想去看一个新世界。”夏加尔就这样行走在梦想的艺术之旅,直到1985年3月28日逝世。

莫迪里阿尼(1884—1920年)出生于意大利,有着贵族的美貌,古怪、无志向、游手好闲,非常愿意参加美学论争。1884 年,莫迪格利阿尼生于意大利南方塔什肯尼地区一个小镇。塔什肯尼阳光灿烂,在意大利美术史上,那里产生过著名的塔什肯尼画派,以色彩明亮著称。莫迪格利阿尼家境不错,父亲是个有罗马血统的犹太商人。14岁那年,莫迪格利阿尼得了一场大病,险些丧命,由此埋下病根,也就此放弃学业。为了使他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两年后,母亲让他学画,没想到他竟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天分,其画有塔什肯尼画派的强烈色光。1902年,18岁的莫迪格利阿尼入世界著名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次年转入威尼斯美术学院。受同龄学艺青年的感染,他开始吸毒,开始尝试波希米亚式的放荡生活。1906年,莫迪格利阿尼来到当时西方艺术的中心巴黎,先是从事雕塑创作,深受受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的影响,他们是蒙巴纳斯的邻居和朋友。后来,因为喜欢印象派、后印象派、劳特雷克和毕加索,开始进行绘画创作。

在莫迪格利阿尼的短短一生中,其绘画题材和样式非常集中,他只画人物。他现存的全部绘画里,只有两幅风景画,一是塔什肯尼风景,作于14岁时,虽无个人特征,功力却直追印象派。另一是病逝前一年所作,其用色用笔和变形处理,与他的人物画如出一格。除了这两幅风景,除了布朗库西式和非洲式的雕塑外,莫迪格利阿尼的全部作品,都集中为两大类,肖像和裸体,他没有群像和叙事性作品。他倾心于研究罗马、文艺复兴遗产雕像、希腊古建筑女雕像和西非芳人族艺术。这使得他开始潜心创作雕塑艺术作品,并在1907—1914年做了一系列的石雕,在长期的石雕工作中溅落的灰尘对他的肺结核病情越来越不利,最后他不得已放弃了他心爱的石雕艺术而转向绘画。莫迪里阿尼利用后印象主义对绘画空间的限定和立体主义对色彩的限制从事他的绘画。人物与内部空间一体化,形成一种线条图案或雕塑式的画面处理。人物的轮廓线流畅而又准确,将人体的各个部分优美的拉长,体现出一种高雅的情调,而不是怪诞变形的视觉刺激。代表作有《新婚夫妇》、《躺着的女裸体》等。

布朗库西(1876—1957年)是罗马尼亚人,是20世纪雕塑界最为重要的雕塑家之一,他对雕塑的抽象趋势的影响,可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他曾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也当过罗丹的助手,受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启发开始开拓雕塑的抽象领域。代表作《鱼》、《空中之鸟》等都体现了他对于形体简化的偏爱,在制作技术上,他则说:“某种用料的相应的绝对形式离不开打磨。”这也决定了布朗库西不同于其他雕塑家的形式特点。

摩尔是英国雕塑家,1898年生于约克郡的卡斯尔赛,他首创了被腐蚀了的造型效果,并善于把有意识挖空的“洞”设计在作品中,使人们对于雕塑艺术造型的关注从原来的外轮廓引入了形体的内部空间。摩尔的著名作品《王和后》,两人的头部都有一个洞,以此简括五官等内部轮廓,从而达到雕塑中的抽象处理。其它作品还有《弦体》、《三个站立的形状》和《斜卧的妇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