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IM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信息化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信息化应用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信息的创建、传递与使用因所处的阶段不同而不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信息的一致性与准确性。通过BIM模型可以有效地整合以上各阶段的信息。BIM模型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方法,它将规划、设计、建造、营运等各阶段的数据资料全部包含在3D模型之中,让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模型时都能拥有精确完整的数据,帮助项目团队提升决策的效率与正确性。

BIM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信息化应用

对于任何类型的建筑,一般的操作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及施工验收阶段,交付使用、管理与维护阶段,销毁阶段。在全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参与活动的人及其进行的活动都因所在建筑全过程的阶段不同而不同,但其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以保证项目的实施。建筑信息是建筑项目各个过程的重要元素,设计意图最终能否实现在最后交付使用的建筑上,要看建筑信息的传递是否准确、及时。建筑信息的创建、传递与使用因所处的阶段不同而不同。

在可行性分析阶段,从现存的设施及过去的经验中获取信息,并生成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原材料与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选址、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最后综合评价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给出结论和建议。

接下来,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得到的信息传递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一般而言,这个阶段决定了建筑的设计实施方案,也就是确定了项目信息的构建与表现形式。设计方案正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收集并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成果,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文档包括图纸、设计说明、合同文本、工料清单。包含了详细信息的设计文档传递给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足以确保概算与施工图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设计阶段有很多建筑信息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些都将影响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率与效果。设计过程中,许多团队成员接受的训练是不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工作方式表达方式,因此会产生大量复杂零碎的需要解释、传达的信息。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变更和修改司空见惯。不仅设计团队成员之间需要交流意见,他们与开发商或业主之间也需要交流,此外,设计师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也需要协调沟通,以保证设计、采购、施工过程的顺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信息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然后,将设计阶段带来的大量信息传递给施工单位。一旦选定承建单位,建筑信息马上随着现场施工的展开而大量增加:各种施工细节必须确定,材料和辅助设施的定购,对于现场遇到的设计中未考虑到的问题必须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材料供应与工程进度必须协调,以保证有效施工。施工阶段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设计阶段获取的信息是否合理,在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出现矛盾的地方在施工阶段将会继续扩大,更加明显。频繁的设计变更的最终结果是业主的不满、预算超标。这些矛盾也会随着项目的复杂性增大而增大,同时还受时间和造价的限制。(www.xing528.com)

竣工之后,建筑交付客户使用。在运营与维护阶段需要一个设施管理系统,一个建筑的数据库是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关键部分。建筑数据库不仅显示建筑的形体构造,还显示所有的管道系统、材料、施工工艺以及维修计划表等。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可提取一部分建筑信息,如空间配置、设备清单、相关的设施管理说明等,并可在此基础上开发详细的设施管理数据库。

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建筑将被拆除,并清理场地以便建新的建筑物。这个阶段所需的关键信息是材料及结构信息。结构体系信息是为了准确确定拆除方案,材料信息是在为了确定要清理的有毒或有污染的材料。

通过BIM模型可以有效地整合以上各阶段的信息。BIM模型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方法,它将规划、设计、建造、营运等各阶段的数据资料全部包含在3D模型之中,让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模型时都能拥有精确完整的数据,帮助项目团队提升决策的效率与正确性。具体来说,理想的建筑信息模型本身应包含的信息有从规划部门的GIS模型中获取的规划条件信息,从市政、勘察部门提供的数字化模型中获取的地理环境现状信息,从建筑师的建筑造型与空间设计中获取的几何形体信息,从结构师的结构计算中获取的结构尺寸与受力等信息,从电气、暖通工程师的设计中获取的电气与暖通管道布置等信息,从建筑构件相关厂商提供的数字化模型中获取的建筑材料与构造信息,所有这些信息均包含于3D模型中。总之,任何在实际建筑工程中遇到的情况、产生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精确地表达与高效地传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