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创新与优化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创新与优化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市政管理、环境保护、三废治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各地政府在本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发布的地方法规和规章。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创新与优化

(一)工程项目规划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规划阶段的质量控制对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4-1是关于建筑工程项目规划阶段质量控制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和控制措施。

表4-1 建筑工程项目规划阶段的质量控制

(二)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1.设计质量控制及评定的依据

经国家决策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是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及评定的主要依据。而设计合同根据项目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质量水平及标准,提出了工程项目的具体质量目标。因此,设计合同是开展设计工作质量控制及评定的直接依据。此外,以下各项资料也应作为设计质量控制及评定的依据。

(1)有关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例如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市政管理、环境保护、三废治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各地政府在本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发布的地方法规和规章。

(2)相关的技术标准

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各种设计规范、规程、设计标准,以及有关设计参数的定额、指标等。

(3)相关的建筑设计报告

经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项目选址报告。

(4)用地许可证

有关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相关数据资料

主要是指反映项目建设过程及使用寿命周期的有关自然、技术、经济、社会协作等方面情况的数据资料。

2.设计准备中的质量控制

设计准备是提高项目设计工作质量的必要步骤,是项目规划阶段工作内容的自然延续。

(1)设计纲要编制

在设计准备阶段,正确掌握建设标准,编制设计纲要是确保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设计纲要是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水平,反映业主的意图,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若决策不当,设计纲要编制失误,就会造成最大的失误。为此,编制和审核设计纲要时,应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充分研究、核实,保证设计纲要的内容建立在物质资源和外部建设条件的可靠基础上。

设计纲要的内容一般包括:建设的目的和依据;建设的规模、产品方案和生产纲领;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和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协作配合条件;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的要求;建设地区和地点及占用土地的估算;防灾、抗灾等要求;建设工期;投资控制额;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等事项。

对改建、扩建的大中型项目设计纲要,还应包括原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序和现有生产潜力的发挥情况。自筹资金的大中型项目设计纲要,还应注明资金、材料、设备的来源,并附有同级财政和物质部门签署的意见。

(2)组织设计招标或方案竞选

这项工作是在提出初步勘察任务,取得初步勘察报告后进行的。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都为设计工作引进了竞争机制。设计招标是通过优胜劣汰,选择中标者承担设计任务。而方案竞选则不牵涉中标签合同的问题,它只评选竞赛的名次,通过评选找出各参赛方案的优点,进而另行委托设计单位,综合各方案的优点,做出新的设计方案。两种竞争方式相比,后者比前者灵活得多,费用也较低。因此方案竞选通常更能为业主带来效益。

(3)签订设计合同(www.xing528.com)

根据设计招标或方案竞选最后标准的设计方案,做好设计单位的选择工作。应对设计承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认可,与其签订设计合同,并在合同中写明承包方的质量保证责任。如果设计承包单位需向其他单位委托设计分包时,则还应对设计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认可,提出详细勘察任务,协助签订勘察合同。

当工程项目位于城市规划地域内、设计方案需向城市规划部门报批时,应注意督促设计单位及时办理方案报批手续,取得有关部门批准。

(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程序

在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项目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业主)应对工程建设对象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项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同时,施工承包单位也应加强自己的内部质量管理,严格遵循质量控制的各道程序。

2.施工阶段工序质量的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由于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所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落实在各项工序的质量监控上。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应当是: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严格质量检查和加强成品保护。

(1)工序质量监控的内容

工序质量监控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监控。

①工序活动条件的监控

所谓工序活动条件监控主要是指对于影响工序生产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换言之,就是要使工序活动能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工序产品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的监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施工准备方面的控制。即在施工前,应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或条件进行监控。要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如下几项。

人的因素,如施工操作者和有关人员是否符合上岗要求。

材料因素方面,如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能否使用。

施工机械设备的条件诸如其规格、性能、数量能否满足要求,质量有无保障;拟采用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是否恰当,产品质量有无保证。

施工的环境条件是否良好等。

这些因素或条件应当符合规定的要求或保持良好状态。

第二,施工过程中对工序活动条件的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工序活动是在经过审查认可的。

②工序活动效果的监控

工序活动效果的监控主要反映在对工序产品质量性能的特征指标的控制上。主要是指对工序活动的产品采取一定的检测手段,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判断该工序活动的质量(效果)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2)对工序活动实施跟踪的动态控制

影响工序活动质量的因素对工序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表现为一种偶然的、随机性的影响,也可能表现为一种系统性的影响。前者表现为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数据是以平均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定,呈随机性变化,此时的工序质量基本上是稳定的,质量数据波动是正常的,它是由于工序活动过程中一些偶然的、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例如所用材料上的微小差异、施工设备运行的正常振动、检验误差等。这种正常的波动一般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在管理上是容许的。而后者则表现为在工序产品质量特征数据方面出现异常大的波动或散差,其数据波动呈一定的规律性或倾向性变化,例如数值不断增大或减小、数据均大于(或小于)标准值,或呈周期性变化等,这种质量数据的异常波动通常是由于系统性的因素造成的,例如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施工机具设备严重磨损、违章操作、检验量具失准等。这种异常波动,在质量管理上是不允许的,应令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设法加以消除。

因此,监理人员和施工管理者应当在整个工序活动中,连续地实施动态跟踪控制,通过对工序产品的抽样检验,判定其产品质量波动状态,若工序活动处于异常状态,则应查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采取措施排除系统性因素的干扰,使工序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保证工序活动及其产品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