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老城:边防与城防之融合

宁波老城:边防与城防之融合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作为海防城市,历代都是驻军防御的国防之城,这正是宁波城市的又一个定义。很显然,这座城市的奠基,就是为了军事的需要。与大多数内地城市不同的是,宁波是海防,是国家的门户,因此它的守军就不单单是为了城市的卫戍。军队中有一个舞弊的老办法是“吃空饷”,因而宁波城当时禁军的实际人数只有1490人。1171年,又从福建调来1000名军士加入水师,这样,宁波城共有水军4000名。这一驻防结构,表现出鲜明的国防、海防与城防并重的格局。

宁波老城:边防与城防之融合

在今天,也许很少会有人想到城市与军队的关系,其实这是和平岁月的误解。宁波作为海防城市,历代都是驻军防御的国防之城,这正是宁波城市的又一个定义。

这里的许多血与火的故事常常被人们遗忘,但是没有它,宁波老城的历史就不完整,城市的故事也就失去了刚性的一面,它会显得单薄。很显然,这座城市的奠基,就是为了军事的需要。从刘裕的筱墙,韩察的子城,黄晟的罗城到额麟哈刺的罗城重建,都出于当时现实的军事要求,这一些,我们在上面都已经说到。与大多数内地城市不同的是,宁波是海防,是国家的门户,因此它的守军就不单单是为了城市的卫戍。

我们还是顺着历史的时序,从宋代开始说起。

宋朝的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前者为中央军,后者为地方武装,因而前者以国防为主,在全国范围内调防,而后者以地方卫戍为主,基本上驻守在地方。当然,战斗素质好的厢军也可抽调为禁军,或者将战斗素质差的禁军贬为厢军,这仅仅是一种育兵的机制。宁波城在宋代的驻军,一开始只有厢军。禁军原来是皇家的警卫部队,只在京畿。

当978年吴越国以13州1军和11.5万的军队献地归宋后,宋王朝按他的政策派出了文臣知军州事。作为过渡性保留的原吴越奉国军兼观察处置使等,只是遥领明州,他们不能直接干预地方。地方部队也只是守卫江桥、制造水军船舶,因而厢军设有江桥院、碇手、采造等机构。

到庆历时代(1041-1048),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禁军的作用被强化了,全国建立了288个禁军指挥。请注意,那时的指挥不是军官的职务,而是一个作战单位,就一般而言,一个指挥大约有500人左右,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加强营或者不整编的团。禁军开始驻防各地,宁波城里就有一个指挥。到南宋宝庆二平(1226),宁波城里的禁军增加到5个指挥,编制兵力为2330人。军队中有一个舞弊的老办法是“吃空饷”,因而宁波城当时禁军的实际人数只有1490人。5个指挥的禁军在城中的驻防地作如下分布:威果十三指挥驻西南厢顺城坊;威果五十五指挥驻居养坊;雄节指挥驻教场东北;威胜指挥驻西北厢石板巷;全捷指挥驻居养坊。

当时厢军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两浙路厢军在熙宁时代(1068-1077)属步兵崇节指挥,这是一个大的指挥集团,相当今天的浙江省军区,辖下共有51个指挥。它的3个指挥驻在宁波,时人称为“崇节三指挥”。到了宝庆时代,宁波的厢军增兵到9个指挥,其中可以查到有人数记载的7个指挥,编制为2377人,实际只有1299人。这9个指挥中,只有原来的崇节三个指挥是战斗队,崇节第28指挥驻天庆观前;崇节第29指挥驻寿昌寺前;崇节第30指挥驻寿昌寺北。其余的6个指挥基本上是后勤兵,驻影泉巷的壮城指挥是城池的维修部队,建筑工兵;在子城南二里的都作院指挥,则是制造兵器工匠兵;城外甬东厢驻扎的船场指挥是造船部队;鄞江门内驻扎的清务指挥,是保护酒税的税警部队;另有2个指挥都由老弱病残组成,东北厢的宁节指挥是监狱守备部队,而天庆观后的剩员指挥,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老兵的养老院。

南宋驻军的一大变化是建立了明州水军。南宋建都临安后,宁波变成了京畿樊篱之地,首都的保卫要点。于是在1132年建立明州水军于镇海,以扼制甬江水道,其后又移师到宁波城下,共有水军2000名。

1163年,因为海盗朱百五闹事,水军增加到3000名。1171年,又从福建调来1000名军士加入水师,这样,宁波城共有水军4000名。如此算来,在一个小小的州城里,居然驻扎了大约7000名军人,确实是够热闹的了。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宋代军队的一个缩影。其一是军队越来越多,这本来就是宋代“冗官冗兵”的弊端;其二是军队都驻在城内,形成了军民杂处的格局;其三是军队尤其是陆军基本上都是吃空饷,禁军的实际兵力不到编制的64%,而厢军还不到55%最典型的是都作院指挥,它的编制是480人,而实际上只有4人,只占编制的9.6%;其四是宋朝的明州军队开始表现出水军为主的特色。水军、禁军组成了国防军,厢军的“崇节三指挥”是地方卫戍部队,其余为后勤部队。这一驻防结构,表现出鲜明的国防、海防与城防并重的格局。

元朝的整个过程一直在战争的氛围中度过,他们基本上没有国防军与地方武装的概念。元代的宁波城里有三次突然增加驻军。一次是常规军的突然增加,1309年,浙江行省向中央的枢密院报告,以为庆元(宁波)和台州的“新附军”放在沿海不太方便,建议调到陆路,请北方的其他部队调来防守。所谓新附军即是刚刚归顺元军的原宋王朝部队,由南人组成,而北方则是已经归顺有年的原来金王国的军队,属于汉人。元朝的种族歧视是将辖下臣民分为蒙古人、色目(西域)人、汉人、南人四等,南人是最不可靠的于是调蕲县翼上万户府兵7000人到庆元(宁波),原庆元的沿海万户府兵在两年后调到婺州(金华)。

另一次是战时增兵。忽必烈在1274年发起跨海远征日本的战争,800艘战船和25000名蒙古与朝鲜士兵倾覆于台风之中,日本人称此台风为“神风”。1281年忽必烈再次发起远征,这一次规模更大,分为南北两路联合出击。作为主力部队的南方军装备了3500艘战船,10万大军汉族将领范文虎统率在宁波(庆元)集结,一时城里到处是蒙古兵,他们在集结后开始渡海,与北方军4万人共同攻取了日本的博多,也就是今天的福冈。当他们在日本登陆后,由于受到地形与防御工事阻挡无法展开骑兵战术,大批军队滞留在沿岛的那些不太开阔的滩涂平原和缓坡地带,到了8月间,又遇上了“神风”,再一次造成了毁灭性的结局。世界上最伟大的陆上军事强国,他的发展已达到极限。在现代航海和军事技术发展之前,想同时使自己的国家成为海上强国,实在是勉为其难。我们感兴趣的却是,当这十万大军驻扎在宁波,老城内是一副什么景象。当时的情况是,宁波(庆元)港里停泊着4400艘战舰,这已经把整个港口挤得水泄不通了,部队的给养不知如何解决,征集民夫船工的情况又是如何军民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冲突,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至今都没有找到可以说明问题的史料。

再一次的增兵是在元末。1351年,为了征讨方国珍军,江浙左丞勃罗帖木儿带兵进驻宁波,在城里设立了都元帅府,以纳麟哈刺为元帅。在第二年的战斗中,纳麟打不过方国珍水军,让城撤离,方军进入宁波,城里的军队只是改了一拨子人。方国珍几次反复,一直以军政府占据宁波,把宁波作了军事基地。(www.xing528.com)

纵观历史印象,元代的宁波城实在是个忙忙碌碌的大军港,常规驻军、调防部队、反叛割据军队,你进我出,北军换南军,汉军杂蒙军,常年都在上万人以上。熙熙攘攘的历史终于平静,以后很少还有人提到这一段历史。

元朝太匆匆,事件太纷繁,那些蒙古人的名字又不好记,历史就失去了故事性。可是历史依旧是历史,它是这座城市曾经的经历。

明朝建国的第一年,也就是1368年,在全国边海防推行了一种新的防卫体制“卫所制度”,这种新的军事制度,驻军以卫、所两级建制,成为地方常驻部队。卫相当于一个师,所相当于一个小的团或者营。宁波在当年就建立明州卫,后随城市改名为宁波卫,设明州卫指挥司。建卫的初期,共有兵力5600名,下辖5个所,以前、后、左、右、中来命名以相区别,第二年,收编了方国珍残部,一下扩充到10个所。十余年后,才陆续把一部分兵力外调去建立定海卫和昌国卫。宁波卫则一直保持5个所。

城里的五所散居在城厢四隅47处,共有营房6300间,可谓城中无处不见兵。明代在兵制的改革上的成果是实行军户制度,与社会上的民户、匠户、乐户等相配套,成为人们的“籍”,而人们的血缘出身地则为“贯”,这就使每个人都具有了“籍贯”。军户是当兵专业户,每户必出一个兵,并承担所出的这个兵的给养,但是军户的税役就比民户轻得多。因而很多军户都跟着军队走,这使卫所部队成为一支庞大的带家属的部队,因而城中军户与民户杂居,军户的“贯”大多不是宁波,于是可以想见城里当时的语言一定是南腔北调。

宁波卫是国防军,又负责城市防务。明代中期倭寇患起,为加强城市防卫,浙江巡视海道署又在宁波设立宁绍海道标营,先设东君子营,驻兵500名,负责卫戍城市六门,并出汛大嵩所。后来又建立西君子营,驻军400名,并出汛穿山所,这两个标营不归宁波卫管辖,成为专职的地方卫戌部队。这样,城里驻军就有5个所和2个大营,数千名军人混杂城区民间,也免不了经常的军民纠葛,但是在一种大目标的召唤下,出现军民一致图大事的景象。1646年,当清军兵临浙江之际,宁波城的知识分子和地方士绅在著名的钱肃乐、张苍水的带领下奋起抗清,营兵防军都跟随而起,调防到钱塘江边守戍,当然,当时的钱肃乐是以南明王朝的名义起兵的,南明残军也不能不服从这个名义。因此当清兵占领宁波的时候,宁波老城实际上已经没有防守,原来的防兵都到钱塘江南岸,而且不久即被渡江的清兵击溃。

清兵进城后,先依明朝的兵制设分巡海道标营的东、西君子营。在其后的十数年中,南明残军的力量一直活跃于海上,郑成功的武装沿海北上,宁波也是要图谋的战略目标之一。为了加强宁波的海防力量,浙江提督于1659年移防到宁波,1662年又建立了水师提督,原驻的浙江提督改为陆师提督。几经变迁,浙江提督成为一支水陆两栖部队,到1869年,提督标营共分五个营,左营水师,驻今左营巷,431名兵员;右营水师驻今右营巷,有兵员430名;中营陆军,驻今中营巷,有骑兵和步兵413名;前营陆军,驻今前营巷,有骑兵和步兵439名;后营陆军,驻今后营巷,有骑兵和步兵394名,以上都是国防军。此外另有宁波城守营为地方卫戍部队,有骑兵、步兵共348名。我们从今天的街巷地名中也可发现许多驻军的痕迹,而且有许多“教场”都是军队练兵习武之所。这样的驻军格局,使城市直接地纳入到国防功能之中,城防的本身就成为国防的一部分。

英国军队毁坏的宁波城墙

1862年5月起,“常胜军”在宁波各地参与同太平军作战。

战争时期城里的驻军就复杂得多。1841年10月,英国侵略军进攻镇海,清政府调集狼山镇、衢州镇等部标兵3600名。后来英军攻下宁波,半年内城里驻扎英军2100余人。期间太平军曾进城,但旋即离去。为进剿太平军,清政府又建立和引入中外混编的“洋枪队”四支,其中中英混编的绿头勇常安军、定胜军1000人,中法混编的常捷军花头勇400人,中美混编的常胜军1000人。在1885年的中法镇海战役前夕,备战的军事力量除浙江提督标兵100人外,又调集楚军水师2500人驻宁波、镇海交界,淮军2500人驻雨江北岸,衢州、处州标兵和练军1000人及淮军2500人驻宁波到育王岭一带。这次因战时的军事调防,对地方的供给带来许多困难战争前夕往往物价暴涨。

辛亥革命在宁波是和平地完成的。在192年前宁波的驻军基本随浙军的政治态度常常实行地方军事自治1911年11月宁波光复时,清政府驻宁波的新军42协和防军标营倾向革命,一起誓师革命并西进克复绍兴、攻打省城,其后全部归属省防军。1913年,设宁台镇守使。“二次革命”爆发后,浙江省政府支持袁世凯,驻宁波的49旅宣布独立,革命后改49旅为浙军第2师第3旅,旅部和一个团驻在城区。1916年“护国运动”中,浙军加入护国军,第3旅扩编为护国军第3师,后归北洋军。此时浙江为北洋皖系势力,在两次“人治浙”运动中宣布独立,随后为直系收抚。1927年2月,北伐军东路军到甬,成立宁绍台防守指挥部,常年约有3个团驻守。直到抗战爆发。从这一阶段看来,基本可以看到辛丑条约以后,中国的国防已经十分脆弱,城防倒是提到了一个新的关注度上。所谓的城防,也就各派政治势力割据一方,以城市为据点相互抗衡。

抗日战争的爆发激起了中国人的国防意识,此时期宁波成为各种军事力量的“拉锯”地区,尤其是沦陷后,城里是日伪势力,城外平原是国民党控制地区,山区则多为共产党建立的民主根据地。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城市再次被国民政府军事接收。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宁波老城的驻军变化纷杂,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讲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