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源》曲式分析:古韵新声学生论文集(下)

《源》曲式分析:古韵新声学生论文集(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表1第一部分由引子与主题部分,共71小节。

《源》曲式分析:古韵新声学生论文集(下)

一、第一乐章《黄水谣》的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黄水谣》结构上借鉴了中国传统曲式结构的“散—慢—中—快—散”的原则。但与之不同的是,作者由于音乐的需要,有意将“中”“快”,交换,形成“散—慢—快—中—散”的自由多段体结构(见附表1)。

附表1

第一部分由引子与主题部分,共71小节。这部分为较自由的散体结构,整个段落为G徵调式,且由欢音音阶与苦音音阶相结合。由筝的刮奏与双手快速的琶音烘托出黄河湍流不息的宏大场面,主题不断地运用上行模进的手法强调G徵调式的主音,音符的时值也逐渐变短,由八分音符—三连音—十六分音符,54小节开始大篇幅的自由多连音,将第一部分推向高潮,从69小节旋律逐渐下行,减弱减慢,最后意外地落在7音,而没有落在主音,营造出类似阻碍终止的意境,引出慢板主题。

慢板主题先有八小节的伴奏,调性转为g小调,与之前的民族调式形成鲜明的对比,81小节开始由筝奏出主题,该段落可分为非方整的四句体,即中国传统的“起、承、转、合”四句体。六小节的主题采用问答的手法相互呼应,落在徵音上,之后是派生性的对比句,扩充到八小节,之后筝与伴奏运用复调的模仿手法一问一答,主题由之前的悠长旋律转为短小的模进素材。103小节运用倒影的手法总结,终止于主音g。

快板主题,节拍变为二拍,整体为欢快的气氛,一段体,abb的三句体结构。8+16+12的非方整性结构,每一句都有派生性的延续,且每句都落在g音,完满终止。

137小节伴奏声部引出中板段落的主题,146小节筝奏出与伴奏声部互为模仿的主题,继续采用了上一段的复调手法一问一答,整个段落筝的主题比较悠长,在伴奏声部三连音的柱式和弦的推动下,出现了全曲的高潮部分。调性上采用了陕西的欢音音阶,强调e和a音,最终也落在a音上。

170—179小节为最后的散板,即尾声部分,与引子相呼应,g徵调式再现。最终强奏在主音。

二、第二乐章《金色土地》的曲式分析

第二乐章《金色土地》为引子+两段体,其中两段体还可以细划为:陈述性主题+连接+展开性主题(见附表2)。

附表2

引子部分采用bB宫和G羽调式,自由的散板,采用主题先现的方式,20小节伴奏声部模仿出进行曲的节奏,在这种充满坚定情绪的织体下,筝奏出陕北民歌的悠长主题。(www.xing528.com)

第一段为aab的三句体乐段,主题a可分为三个乐节,陈述出古老黄河的故事。调性转为g徵调式。35小节为平行再起的乐句,由伴奏声部奏出,主题的八度加强,三连音加八度的伴奏织体,强调了声部的厚重感,音响丰富。此时筝在上方声部做装饰性的回应。最终伴奏声部落在g小调的属和弦,b句的声部单薄,更像是该段落的补充,最后结束在主音g,引出闯入式的连接段。连接段筝加强了低音的伴奏织体,形成上行的分解和弦,突出了旋律的流动性

第二段的主题是对第一段的动机进行倒影并展开,调性转到G七声清乐徵调式,色彩明亮,79小节为变奏的主题,转到G羽调式,伴奏声部增加了十六分音符,筝的音区也由之前的高音区降到中音区,最后转调到G徵调式,由连续的琶音弱奏结束。

三、第三乐章《向往》的曲式分析

第三乐章《向往》是回旋曲式结构,ABACA+尾声(见附表3)。

附表3

主题A为四句体,方整性4+4+4+4.G徵调式,筝奏出欢快的旋律,伴奏声部以柱式和弦作为烘托。

第一插部B段为平行双句体,同样是方整性的结构,主题悠长,伴奏声部是流动的上行分解和弦。

33小节是主部A的再现,缩减到八小节,更像是连接段落。

C段变为三拍子,具有舞曲的风格,筝主题与伴奏声部运用了卡农的手法,直到47小节进行合奏。C段分为两句体,带变化的平行关系,调性转到D商。第二乐句带扩充,引出闯入式的逐步再现。

第二次的主部再现是变奏的再现,具有展开的性质,运用主题的动机逐渐发展,打破了之前的平衡,体现出自由的手法。

之后是尾声部分宽广的主题,调性转为欢音音阶,abb的结构,落在A羽调。回顾了第一乐章的主题,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完满地总结全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