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者》:古韵新声的创作背景

《行者》:古韵新声的创作背景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魏军先生在古筝齐奏曲《婆罗门引》的基础之上,通过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写成了《行者》这首曲子。从整体上看,《行者》在音乐材料上的运用更加丰富、多样,音乐展开也较为充分。由于古曲、宗教元素的加入为《行者》这首筝乐作品更增加了艺术上的厚度。

《行者》:古韵新声的创作背景

据魏军先生回忆,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了CCTV9上介绍西域与内地的历史联系时,刚好讲到了龟兹这个国家。龟兹是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是一个信奉佛教又擅长音乐的国家,在当时的丝绸之路北道上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连接东西方之贸易,传载东西方之文明。季羡林[1]先生曾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交汇的地方”。在龟兹国的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位叫鸠摩罗什的首领,他是佛教的一位祖师,几乎与释迦摩尼齐名,鸠摩罗什一生翻译了很多的佛经,其中传入中国内地的就有一百多篇,龟兹乐舞也是发源于这里。电视上的这些内容魏军先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婆罗门引》这首曲子。

古印度社会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祭司被人们仰视如神,称为“婆罗门”。“婆罗门”原意是“祈祷”或“增大的东西”,祈祷的语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使善人得福,恶人受罚,因此执行祈祷的祭官被称为“婆罗门”,是婆罗门教最高种姓,掌握神权占卜祸福。[2]《婆罗门引》这首曲子的音乐旋律就是源自于古印度音乐,龟兹乐最初源于古印度北宗音乐[3],以热烈激昂著称,所谓“铿锵镗镗,洪心骇耳”,唐代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提到“逡巡大遍凉洲彻,色色龟兹轰发续”很形象地描述了龟兹乐的特点。

《婆罗门引》这首曲子在大唐时期从龟兹随着丝绸之路传入长安。由当时西凉府的一位节度使杨敬述献给唐明皇,据杜佑《理道要诀》云:“天宝十三载七月改诸乐名,中使辅琳宣进旨,令于太常寺刊石。”唐明皇听后认为这音乐美的就像是从天国里传来的音乐,就把这首曲子纳入了宫廷音乐之中,将其刻在石头上又为其修改润色,慢慢的演变成了唐代的乐舞《霓裳羽衣曲》。后来朝代更迭导致文化下移,《婆罗门引》这首曲子就在民间一代代流传下来,并慢慢与西安鼓乐相融合。(www.xing528.com)

1993年的时候魏军先生根据西安鼓乐《婆罗门引》改编成了一首同名古筝齐奏曲。其中一声部还是原样引用《婆罗门引》,二声部则是作曲家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加入了一些表现舞蹈的场面与歌唱的内容。2015年,魏军先生在古筝齐奏曲《婆罗门引》的基础之上,通过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写成了《行者》这首曲子。从整体上看,《行者》在音乐材料上的运用更加丰富、多样,音乐展开也较为充分。由于古曲、宗教元素的加入为《行者》这首筝乐作品更增加了艺术上的厚度。从时代背景来看,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和表现形式,这首曲子在国家大力提倡“一带一路”新发展战略、强调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的今天,在文化意义上也有深刻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