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冬虫·夏草》音乐创作背景:考察结果

《冬虫·夏草》音乐创作背景:考察结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岽清以中国公认的一种名贵药材和食材——冬虫夏草为题材进行创作并以其作为乐曲名称。那么,冬虫夏草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无穷。”[3]冬虫夏草,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形状奇特,冬天是虫,夏天却是草,主产于青藏高原上,简称“虫草”。转年冬季,菌丝生长,入夏时又长出地面,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4]。

《冬虫·夏草》音乐创作背景:考察结果

在2014年香港国际箜篌协会与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弹拨艺术节组委会联合向方岽清委约,邀请他为古筝和箜篌创作一部独特的作品。方岽清欣然应邀,并在国庆黄金假日创作出了这一部以古筝与筝箜篌及西洋打击乐成功合作的室内音乐作品,并开创了古筝与29弦筝箜篌及其他乐器协奏的音色融合新探索,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筝乐作品。这首作品由当代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苏畅女士于同年11月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进行首次公演。方岽清以中国公认的一种名贵药材和食材——冬虫夏草为题材进行创作并以其作为乐曲名称。作品通过双乐章的音乐结构描述了虫与草结合促成的一种奇特之物的生长与蜕变过程。那么,冬虫夏草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何如此珍贵,这一点的掌握对于演奏者将来在演奏时对乐曲内涵的理解和情感抒发会有很大帮助。“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无穷。”[3]冬虫夏草,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形状奇特,冬天是虫,夏天却是草,主产于青藏高原上,简称“虫草”。它其实是一种虫与草的结合体,虫即为蝙蝠蛾幼虫,草则是虫草真菌。夏季,虫将卵产于草丛的花叶之上,随叶片落到地面。经过数月孵化变为幼虫,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层里有一种虫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只侵袭那些肥壮、发育良好的幼虫。幼虫受到孢子侵袭后钻向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变成充满菌丝的一个躯壳,埋藏在土层里。转年冬季,菌丝生长,入夏时又长出地面,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4]。然而,冬虫夏草的采摘期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只有在此期间采摘的冬虫夏草,才有其药用价值,采摘者则要在高寒低氧、紫外线极强的恶劣条件下匍匐在地上,寻觅藏匿在土壤中的虫草,十分辛苦。因其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形成过程漫长且存活率极低,以及采摘时的困难艰辛,使冬虫夏草显得尤为珍贵、神圣,人类因此倍加珍惜这大自然的馈赠。(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