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与对策:艺术学门类升格的必要与困境

分析与对策:艺术学门类升格的必要与困境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而易见,决不能既迫切希望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又对各门类艺术之间存在着共性及打通之必要持怀疑乃至反对的态度。否则,自相矛盾只能暴露出艺术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极端感性和功利色彩,最终导致学科品格的可疑和分裂,从而给反对者以“学术积累不足”等方面的口实。

分析与对策:艺术学门类升格的必要与困境

对于艺术学学科在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必须从眼前和长远两方面入手。

首先,从眼前看,必须在摆正美学和一般艺术学位置基础上解决艺术学界自身的观念及认识问题。诚然,美学和一般艺术学皆从抽象和宏通角度谈论艺术,有些共同问题如“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等实际上就是美学的主要内容。但二者之间的界限还是有的,这一点西方学者德索、费德勒、乌提兹以及中国学者马采等人已在论著中作了阐释。当然不能说问题已最终解决,有些似乎解决了的问题又重新冒出来“贡献”困扰,比如说过去认为美学和一般艺术学之分野在于前者以美为对象而后者对象要宽泛得多。今天看来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当代美学同样也得面对“丑”。应当承认的是,美学和一般艺术学的交叉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以此作为二者无法区分的理由,美学和一般艺术学根本分野就在于它们解决问题有着不同的目标。前者研究艺术只是要将其作为材料,目的是要回答“美”或“美感”的问题。后者则利用美学理论成果和研究方式解决诸门类艺术的共性问题。当然,这方面问题肯定还很多很复杂,还必须要相关理论界继续努力。

其次,应当注意到这样的事实,目前艺术学学科理论和历史的错位是源于西方长期延续下来的不正常局面,它构成了艺术学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门类的障碍。如果不承认各门类艺术之间有共性,且这种共性又有可能在建立一般艺术学过程中得以解决,“艺术学”作为一个完整统一的学科即失掉了存在的基础,甚至连“艺术”一词的存在都会随之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剩下的只能是壁垒分明的美术学、音乐学、戏剧学、电影学等具体的“门类”学科。不妨设想一下,如此四分五裂,各行其道的“学科”有什么资格要求得到学科门类的地位呢?显而易见,决不能既迫切希望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又对各门类艺术之间存在着共性及打通之必要持怀疑乃至反对的态度。否则,自相矛盾只能暴露出艺术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极端感性和功利色彩,最终导致学科品格的可疑和分裂,从而给反对者以“学术积累不足”等方面的口实。

再次,面对草创阶段的学科现实,最大限度的促进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术研究,在打通和综合方面源源不断地推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从而形成较有说服力且不断深化的学术话语,以学术强化认知,以认知带动学科。为达此目标,一方面可以在国家及地方基金项目规划时从特色学科角度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从而起到鼓励科研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学术队伍准入制和人才培养倾斜制,前者要将那些仅仅因为没有门类艺术学科点而寻求挂靠的所谓“专家”挡在门外,他们的进入适足在学科内部造成混乱,且对后来者产生不好的示范;后者是要鼓励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位论文的写作更加符合专业要求,创新基金、专项基金以及相关奖励主要向这方面的研究生及其导师倾斜,在制度上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学科专业目标。

最后,从长远看,必须改变二级学科艺术学没有本科专业作支撑的状况,可以参照美国艺术通识教育的做法,考虑设置艺术学本科专业,以培养宽口径、综合型的艺术管理人才和专门研究人才为目标,并为中小学培养艺术教育师资。考虑到艺术学专业面涉及较大的特点,为避免美学专业过分抽象宽泛而美术专业过于具体狭窄的弊病,可在二者之间选取一个适当的“度”,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调和”与“折衷”。除了上面所说的为中小学培养艺术教育师资外,可以考虑将“艺术管理”正式列为艺术学大类中的本科专业,该专业课程设置以一般艺术学为主,同时体现着与管理学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性质,改变已有高校设置“艺术管理”专业而学科归属却五花八门的混乱状况。另外,还可以如笔者以前曾经提到和建议的那样,干脆设置名副其实的“艺术学”本科专业,该专业可以延伸至硕士阶段,即参照医科的专业经验设置为7年制,由前半段的“形而下”顺理成章地向后半段的“形而上”过渡,实现该专业学生既具备比较扎实的门类艺术基础又具备一定的综合理论能力的培养目标,最终解决二级学科艺术学学术队伍和人才培养问题。可以说,只有从应用和基础两方面解决了相关本科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问题,二级学科艺术学的设置才能在体制上宣布完备,也只有到了这一步,艺术学理论和历史的错位和断裂才能得到真正的根治,中国艺术学错位命运的改变才算有了真正的结果,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问题的解决也才真正水到渠成。

(原载《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

【注释】

[1](德)汉斯·贝尔廷:《瓦萨里和他的遗产——艺术史是一个发展进程吗?》,转引自《艺术史的终结?——当代西方艺术史哲学文选》,常宁生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www.xing528.com)

[2](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的终结?——当代西方艺术史哲学文选》,常宁生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3]参见张法:《艺术学的关键词混乱与中国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演进的关联》,载《艺术学研究的愿景:寻找艺术坐标》(《艺术学》第3卷第3辑),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4]同上。

[5](美)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邢莉,常宁生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319页。

[6]徐子方:《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7]参见刘道广:《艺术学:莫后退》,载《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张道一:《艺术学研究》第1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