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昌:湖广会城的庄重与严整

武昌:湖广会城的庄重与严整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繁华喧嚣的汉口相比,武昌则显出湖广会城的庄重与严整。除了众多的官署衙门,武昌还建有为数不少的学校与教育行政机构。明清之际,汉口的淮盐分销、粮食运销贸易规模巨大,码头港埠不敷使用,武昌的金沙洲成为漕粮交兑的口岸,后因沙洲日渐崩塌而改在陈公套一带停泊回空的漕船。图5-5武昌、汉口鸟瞰图塘角则是清代武昌最繁盛的港埠。港埠贸易已不复当年之盛,但作为一个消费城市,武昌仍有发达的服务性商业和手工业。

武昌:湖广会城的庄重与严整

与繁华喧嚣的汉口相比,武昌则显出湖广会城的庄重与严整。高大厚实的城垣,巍峨的城楼,官署林立的街道,整齐排列的里巷,以及时常响起号角的军营,都表明这里是一个政治中心。

图5-3 武昌城外街道图

图5-4 武昌江边

清代武昌城基本沿袭了明代的形制和规模,城周长约20 余里,东西宽5 里,南北长6 里,整个城垣呈不规则的浑圆形。与明代的武昌城不同的是,昔日流光溢彩的楚王府如今已荡然无存,王府的故址上新添了许多的街巷,显示出了岁月变迁的痕迹。清代武昌城内设置的行政机构与明代大体相仿,康熙三年(1664 年),清廷将明朝设置的湖广布政使司分为两部分,湖北布政使司与湖南布政使司,各设巡抚掌管军政事务。两巡抚之上再设湖广总督,统辖两湖地区军政大事。总督衙门设在武昌望山门内(今武昌造船厂),巡抚衙门设在忠孝门内的胭脂鼓楼洞对角处。当时的湖北布政使司下设武昌、汉阳、黄州、德安、荆州、襄阳、郧阳、施南八府,又叫藩司,设在司门口。提刑按察使司在平湖门,粮道衙门设在粮道街,武昌府衙在今司门口附近,江夏县衙则在文昌门内,其他如武昌盐法道、武昌分守道等官署也都分布于武昌城内。(www.xing528.com)

除了众多的官署衙门,武昌还建有为数不少的学校教育行政机构。武昌府学、江夏县学以及一些半官方性质的书院,著名的江汉书院就坐落在粮道街的东端。还有一些专为贫寒子弟开设的社学和义学。提督学政衙门和两湖贡院则是当时最重要的教育行政机构。

在清代的武汉三镇中,武昌主要发挥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功能,而作为历史上曾经繁盛一时的港埠,武昌的商业手工业同样发达。明清之际,汉口的淮盐分销、粮食运销贸易规模巨大,码头港埠不敷使用,武昌的金沙洲成为漕粮交兑的口岸,后因沙洲日渐崩塌而改在陈公套一带停泊回空的漕船。

图5-5 武昌、汉口鸟瞰图

塘角则是清代武昌最繁盛的港埠。它位于武昌武胜门外东北五里处,正对汉口,那里江流洄缓,适于木帆船停靠,明末清初就成为商舟联翩的避风港。至清中期,原停泊于汉阳的盐船因河道狭窄,多改泊塘角。为扩大港湾容量,人们在这里又开挖了一条人工河,从塘角开始,向北直抵月亮湾南端,河长5 千米,呈半月形,专为盐船停泊所用,人们称之为新河。新河的开凿使塘角一带更加繁荣,时人曾这样形容:“千艘万楫聚塘坳,炮竹声喧沸海潮。水面忽飞星万点,红灯一片出桅梢。”然而,塘角的繁荣为时不长,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冬,这里突发大火,火借风势,将近千艘商船焚毁一空,罹难的商民船户达数千人。经此劫难,塘角就衰落下去了,新河也逐渐淤塞。

港埠贸易已不复当年之盛,但作为一个消费城市,武昌仍有发达的服务性商业和手工业。主要集中于长街(今解放路)、司门口一带,此外,武昌城内的“前街”“后街”、西街、水陆街、十字街、草埠街、八铺街也是店铺林立、作坊密集的地方。武胜门外的沿江一带更是集中了300 多家筷子生产作坊,形成远近闻名的筷子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