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洋灰陈:陈惟壬的第一代

洋灰陈:陈惟壬的第一代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6年,北洋财政总长周学熙奉命办理收回被英商强占的唐山细棉土厂,陈一甫勤勉奔走,赞襄其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史上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之一,并于1908年生产出中国自制的“马”牌水泥。

洋灰陈:陈惟壬的第一代

“以中国贫弱,为根本计,非振兴实业不为功。”这是“洋灰陈”第一代陈惟壬身处清末内忧外患,国势日衰之际,看到西方各国工业发达日益走向强盛,而提出的为人立业之宗旨。

陈惟壬(1869~1948),字一甫,安徽省石埭县广阳人。其父陈序宾系清咸丰初年诸生,为曾国藩所识,委任建昌监厘,入湘军。后由湘入淮,随李鸿章主理粮饷后勤20余年,一丝不苟,廉洁奉公,政声颇著。陈一甫以父荫官直隶,戴三品花翎,曾任江苏候补道,北洋海防、东海关监督、农工商部议员等职。但他淡漠仕途,独钟情于实业。1905年,他赴日考察明治维新的各种工业后,更坚定了他办实业的决心。回国后,即任北洋劝业铁工厂主任。

时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所筑船坞码头、炮台要塞等皆需洋灰,外商藉以抬价居奇。1906年,北洋财政总长周学熙奉命办理收回被英商强占的唐山细棉土厂,陈一甫勤勉奔走,赞襄其间。

收回后的唐山细棉土厂,原有资本已亏损殆尽。为了尽快恢复该厂的生产,在周学熙的主持下,唐山细棉土厂由陈一甫负责筹募款项,增设机械,规划产品,并将唐山细棉土厂改组为商办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按50龙洋计,共有股东千余户,实募股金100万大洋。机构有股东会、董事会、总事务所、唐山工厂及南北东西4个总批发所。股东会为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和总事务所为最高管理和执行机构。股东会推举周学熙为总经理,陈一甫被任命为总事务所经理。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史上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之一,并于1908年生产出中国自制的“马”牌水泥。(www.xing528.com)

1914年,“马”牌水泥销量已占全国总销量的92.2%,几乎独占市场。且自1911年至1915年,“马”牌水泥先后多次获得意大利都郎博览会优等奖,及巴拿马赛会头等奖。当时,我国东南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厦门及天津塘沽等市防波堤都用“马”牌水泥,而北京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交通银行、天津开滦矿务局(现市委大楼)、新华银行、上海邮政局等大楼也都使用了“马”牌水泥。

陈一甫虽为大实业家,但他秉承先父遗风,克勤克俭,常以素食为主,并多粗粮,故被友人称为“棒子面陈”。他衣着简朴,补了又补还穿在身上,以致独自走在街上,不识者都认为是一介布衣。可他对社会公益事业,“则斥千金无吝啬”。对天津安徽会馆、立义园墓地,他都出资筹建。每遇水旱灾害,必捐款赈济。特别是在故里出资兴办崇实中学和修建永济大桥,皆为乡人所称道。他于花甲之年曾自吟:“天下俯仰亦已足,唯当随分嘘寒饥。”

除投身水泥事业,陈一甫还协助周学熙创办了滦州煤矿和地产公司,且继周学熙后,出任“滦矿”主任董事,至1948年于任上病故于津寓,享年7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