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松涛:善士与医术高人

陈松涛:善士与医术高人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松涛,字定山,号松涛。陈松涛一生助人为乐,每逢挖河筑堤、修桥铺路,购置消防水龙等,总是带头出钱捐助,被誉为善士。陈松涛苦心经营,以高尚的医德和医术,妙手回春。这样,病人康复增多,名望越来越大,乡人称赞其为“半神仙”,有的赠送“学胜神农”匾额。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时有恶势力横行,常常发生绑票案,陈松涛也受到这伙恶贯满盈者的纠缠。陈松涛利用这些房屋开设中医诊所。

陈松涛:善士与医术高人

鄞奉接壤的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自宋至今的千余年间,村中陈氏聚居,各种文化遗迹似碧玉散落,其中,在村中心有一处一由大的庭园,镶嵌在粉墙黛瓦的民居群中。步入园中,秀拙阶墀,假山水池,翠竹摇曳,花木掩映,这就是清末陈松涛中医诊所

60多年前的陈松涛诊所

据史料记载,唐以后鄞县渐成浙东都会,代有名医荟萃市井,门承脉带,各专所长,旧志人传的医界人物140余人。清道光年间,西医随开埠由传教士带入鄞县。至清末县人渐有习业西医,但直至解放,农村医界基本上以中医为主宰,城区则中西医平分秋色。

陈松涛,字定山,号松涛。宋御史中丞文介公陈禾之后。父祖绪,熟读儒书,精通岐黄。松涛兄弟三人,受父辈教育,勤奋好学,德才齐备。他性情友爱,厚于待人,薄于自奉,一生以勤俭朴索为荣,爰惜物力,不忍轻易废弃。别人认为无用的,他收拾起来,储以待用。生活上布衣敝屣,守其寒素。曾创设“天然乡保存祀产会”,集者百余人,费用一身肩任,不向众人摊派。此外,还热心公益。宣统元年(1909),陈松涛与族人陈宗彝、陈树棠等倡设同文小学,聘请名师,启迪子弟,这是鄞县历史上一所开办较早的新式学堂,教材,教师、教室等都焕然一新。陈松涛一生助人为乐,每逢挖河筑堤、修桥铺路,购置消防水龙等,总是带头出钱捐助,被誉为善士。他幼时学医,凡《索问》、《灵枢》、《仲景》、《伤寒论》等我国医学名篇,均认真攻读,潜心钻研,结合病例实践,独具秘方。—次,一个病人复诊,忘带药方帖,而这里又没有留底,这得从头摸索,再拟方剂。事后,陈松涛立了一个规矩,凡开的方子,必须一字不漏地誉写在副本上。久而久之,他将自己行医的处方,精心整理、收集成册,名为《迴龙医案录》。50年中,共记有500余本,这是陈松涛十分珍贵的临床经验汇总,结集成书,留给下辈释疑解惑。

姜山西面的茅山毗邻奉化江,俗称宁波南乡,旧时缺医少药,鄞奉两县患病的都闻名到走马塘来求诊,凡水路来的,船都停泊在蟹肚脐。不管本村的还是远道来的,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他都一视同仁,认真耐心地号脉开处方,力图以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每逢斗门桥、西坞、南渡等地集市,都一早赶去,借用西坞“商山堂”、南渡“存德堂”药店,送医送药上门,为病人提供方便,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他轻声细语询问病症,态度十分和蔼可亲,病人一到,如在吃饭,便立即放下饭碗,洗手诊脉开方。本村的病人,随到随诊。不少人由于诊治及时,都得以痊愈,大家千恩万谢,感激涕零。因此一年四季来走马塘求医的络绎不绝,每天至少20余人。他对贫病交迫的,总是济以药物,不取分文,或嘱药店赊账发药,从不拒之门外,偶尔出现误诊,必引过自咎。他还手把手地培养自己的儿孙一辈,抄处方、读医书、析病例、授医术。嫡传的小女陈幽兰,长子镇安,女婿张谙祥,次婿杨德昌,侄婿阮振声,亲友邬子安、夏公生等都在身旁授医,在奉化西坞等地专攻妇科儿科,还有门生孙月卿、王绍嘉、周梦熊等,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师,十里方圆,颇有名望。

陈松涛苦心经营,以高尚的医德和医术,妙手回春。意想不到的是树大招风,以抢劫掠夺为生的土匪,看到他的小花园变成大花园,中间又造了两幢房子,还买了12亩祀地,便以为他有丰厚的积蓄,于是垂涎三尺。在乡里发生几起小绑票案以后,暗暗密谋劫持“财神”,抢他为人质,以得到重赎。消息传来,一时剑拔弩张,他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为避祸害的困扰,又应友人之邀,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带着医疗器械和医书要术,迅即迁居上海。至沪后,借住在虹口的东熙华德路永吉里34号,仍习医开诊所,善方救人,按寸关脉,妙手回春,药到病愈康复。不久,一传十,十传百,声誉重振,得到了旅居那里的宁波同乡和广东客商的信任,大家十分钦佩,异口同声,称赞他为“陈半仙”,真真切切,脍炙人口。连月来,门庭若市,连租界地的洋人闻讯后也相继踵门就诊。如此也积攒了一些资金。陈松涛每年两次从沪回雨,看看亲手创建的花园诊所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他三番几次告诉子女亲属,一定要回乡安度晚年。不久,上海开起的诊所,由侄婿阮振声接替,他仍不放心,再由次婿杨德昌代替,直到“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逃难回到走马塘。来时带回《迴龙医案录》百来本,继续在乡间行医。他心灵快慰,更自尊,更自信,对中医精益求精。这样,病人康复增多,名望越来越大,乡人称赞其为“半神仙”,有的赠送“学胜神农”匾额。陈松涛看了心里不安,自拟上联“声闻太过情矣”,下联“春秋其罪我乎”,悬挂在厅堂自勉。

陈松涛墓前石刻(www.xing528.com)

陈松涛行医沪上隙地,心地仁厚,子孙绕膝,家风和睦,医术医德不负众望。其长子愈钊,待人接物,和蔼恭让,精习西医。次子愈钏,经营西药业,在上海广东路282-284号,开设“中欧大药房”,门承脉带。兄弟俩各专所长,有声市内,成了同业的翘楚孙子陈君博进上海东南医学院深造,习西医外科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时有恶势力横行,常常发生绑票案,陈松涛也受到这伙恶贯满盈者的纠缠。为避免不测,他将诊所委托女婿杨德昌和侄女婿阮振兴照料,自己回到走马塘。他偿还了欠债,尚有积余,托人协助,另选占地4400平方米的平屋,取名“贻谷堂”,又在贻谷堂后边与邻居协商把破破烂烂的猪圈、工棚连成一批,建造了“涵碧庐”,上作藏书楼,精心搜罗古今书画,收藏在木架里,玉轴牙纤,斗室书卷,琳琅满目。闲时,常手执一卷,朝夕吟诵。为美化居室,调节粘神,给自己和病人提供一个清静舒适、怡悦心神的环境,他在“贻谷堂”中又另辟杂地,培育花圃,移植四时花木,有石榴桂花紫荆芭蕉白玉堂等阶草盆卉和藿香薄荷、淡竹叶等草药,五彩斑斓,馥郁扑鼻。圃旁小筑,垒石成山,挖土为池,池中移种荷花。池旁一树桩雕成一只蹲蛙,题额“守拙园”,抒胸臆,展情怀,在此安享晚年余生。每到春风秋月,拂槛穿牖,花开枝头,彩蝶脚飞,果熟高树,野鸟含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其诊所南面,族人开设胡庆余堂中药号,为病者提供使利,予以配套。数年后,其子在上海经营西药积蓄不少,他把一部分钱存入宁波钱庄。不料抗战烽火殃及雨江,钱庄倒闭,庄主将纱帽巷24号的三间房屋作了抵押。陈松涛利用这些房屋开设中医诊所。他带着小女幽兰和孙媳俞如意作为助手,为宁波市民和四乡农民治病。春去冬来,前后二年光景,寒暑不断,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并被医疗界一致推为宁波医师公会常务理事,声誉卓著。

陈松涛诊所围墙上石刻

1931年,陈松涛七十寿辰之际,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浙江省财政委员会宁波特派员、浙海关监督、外交部宁波交涉员、财政部参事、乡试举人张传保为“寿序”撰文,虞和德、袁履敦、秦祖泽、王孝赍、张群、俞佐庭、王文翰等12位地方绅士、政府官员一起祝寿。席间,文人墨客皆作画赋诗予以颂扬,其中一首:“延客常饮酒一樽,青鞋布林里人尊,皮书堂岙构贻谷,济水桥梁修斗门,忝喜寒宗联至戚,谬将女侄许文孙,焜煌家传堪传世,道范长垂到后昆。”

晨耶?昏耶?陈松涛为弘扬中医中药国粹,一生超负荷地操劳,几度忍辱负重,不幸因过度憔悴,积劳成疾,在1936年3月75岁时湿瘟症并发不治。噩耗传到奉化江两岸和偏远的深山冷岙,那些得到陈松涛救治的,少则有200多人,都撕心裂肺般地痛哭,灵柩每到走马塘各个房派,族人都不约而同地设台祭祀,以寄托人们的哀思。

陈松涛故居

(陈万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