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常见钣金件更换步骤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常见钣金件更换步骤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车身结构件的更换一般通过切割分离损坏件,然后通过焊接来连接新件,对定位、测量等的技术要求都很高。图6-10典型钣金件更换步骤1.新件的准备与定位传统作业中并不十分重视新件的准备与定位。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常见钣金件更换步骤

(一)车身钣金件更换原则与类型

一般来说,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考虑换件。

1.变形复杂

车身钣金件的损伤十分严重,产生了扭曲等复杂的变形,通过维修也无法恢复其外形和内在形态时,应该更换。如钣金件在轮廓分明的棱角处发生了扭曲变形,压扁区已出现扭曲,损伤位置在发动机转向器安装位置附近发生扭曲变形;由于严重冷作硬化而造成的“锁紧在一起”的严重折叠起皱变形等,此时必须更换钣金件。

2.维修成本高

车身钣金件虽然可以维修,但维修成本太高,维修时间太长;而新件的价格以及拆卸和安装工时明显有优越性时,应该换件。这样不仅会得到更好的外观,而且还可节约喷涂时间。

3.锈蚀严重

钣金件发生锈蚀,小的钣金件或者大面积锈蚀的钣金件只能通过换件来维修。

4.有可换配件

待维修的车身钣金件有更换的配件时,才能更换。如果没有待换配件,则只能进行维修或者制作钣金件。当然,制作或者维修的钣金件强度必须符合要求。

汽车车身常见需更换的零部件包括发动机罩、通风栅板、仪表板嵌板、后托架板、车顶板、后缘板、后备厢盖、后围板、后翼子板、车门、前翼子板、门槛板、中柱、前柱、前围板、前纵梁、车轮罩、前护板、散热器支架等。

车身钣金件更换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1.部件整体更换

一般外钣金件大多采用螺钉或螺栓连接,可以方便地将其整个更换。需要注意的是,更换连接用的紧固件(如螺钉或者螺栓)时,必须符合原来的规格。

对于承载式车身结构件部分,当汽车发生严重的事故需要更换时,也可以进行整个部件的更换,但它们是以电阻点焊等焊接方法连接成一体的,更换时需要通过切割和焊接来实现。

2.部件局部更换

当车身外钣金件本身的骨架部分没有严重受损,只是蒙皮部分需要更换或者是车身结构件的变形不是整个严重损伤时,都可以进行部件的局部更换。

如车门的损伤,如果其框架没有严重损坏,只需要把蒙皮拆卸下来,换上新蒙皮;如果前纵梁只是某一截严重褶皱变形,维修时仅需要把这一截更换,不用整个纵梁都换掉。

车身结构件的更换一般通过切割分离损坏件,然后通过焊接来连接新件,对定位、测量等的技术要求都很高。只有前悬架的悬梁接合部等结构上的允许误差非常小,才能确保正确的前轮定位。经过切割、加热和焊接后,必须对维修部位及其板件进行防腐与密封处理,以保证维修质量。

(二)车身钣金件更换步骤

车身钣金件更换的一般步骤如图6-10所示。更换新车身构件(以下简称“新件”)的要点是定位准确,如果在新件定位参数不可靠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更换和焊接损伤,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新件的准备与定位是更换作业中关键的一环,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作业。

图6-10 典型钣金件更换步骤

1.新件的准备与定位

传统作业中并不十分重视新件的准备与定位。主要是由于以往的装配式车身构件允许有较大的装配误差,而且有些汽车的车身构件采用了软连接装配方式,使换件过程中的装配与调整有很大的余地。而如今流行的钢架式车身壳体结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作业方式也与以往有所不同。

(1)新件的准备。

由于新件的尺寸未必与需要的相符,因此需要进行切割等操作。首先,进行新件的粗切割时应按图6-11所示的规定预留20~30 mm的重叠量,待新件的定位作业完成后再重新划线精切割。操作时应注意,落料的富余量不宜过大,否则将不利于构件的安装就位;也不能将尺寸留得过小,否则将严重影响质量,甚至会导致新件报废。

图6-11 新件的粗切割

由于新件整体都覆有涂料,其表面涂层的绝缘性会影响点焊电流的通过,因此拟用点焊方式焊接时,应预先按图6-12(a)所示的方法,用带式砂磨机将焊接部位两面的涂层除掉,使接触面形成图6-12(b)所示的焊接面。磨削时应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并及时换位,以免使构件过热而影响周围涂层。打磨后仍需参照图6-12(c)所示的方法,在焊接面及以后不便涂漆的部位刷涂缓蚀剂。

图6-12 新件的准备

(a)打磨涂层;(b)使焊接面无绝缘层;(c)涂缓蚀剂

对于拟通过塞焊连接的构件,不必除漆,但应按有关技术要求(数量、孔径等),使用冲孔钳或风动钻在构件上制孔。塞焊孔的位置应选在构件的内侧,同时应在便于进行塞焊操作的那一侧。

(2)新件的定位。

新换构件的定位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为参数法定位,适用于对位置度要求较高的车身构件;另一种为试配法定位,适用于对外观品质要求较高的车身构件。实际操作中,通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应用,以提高修复品质、效率和精度。

2.新件的分割与焊接

新件正确定位后,转入分割与焊接作业。与构件的定位一样,分割与焊接也与整体品质密切相关。(www.xing528.com)

(1)新件的分割方法。

新件的最后分割对外观和焊接品质影响较大。由于车身构件的连接形式不同,其分割方法也因此而有所区别。

①划线分割法。对能搭接在一起的断面形状较为简单的车身构件,可采用划线分割法,具体步骤如图6-13所示。先沿搭接构件的端头划定分割线,再用风动锯沿切割线分割构件,由此可获得对接质量很好的分割。

图6-13 划线分割法

(a)划线;(b)切割;(c)无缝接口

②搭接分割法。搭接分割法的过程如图6-14所示,虽然接缝质量不受锯割时走偏的影响,但锯割后留下的切口部分使接口缝隙变大。

图6-14 搭接分割法

(a)切割;(b)有缝切口

③测量分割法。有些构件的断面形状较为复杂,其异形结构决定其不能够搭接在一起,如图6-15(a)所示。此时可采用测量法分割。所谓测量法,是指量取基准孔或装配孔至切换部位的距离,以此作为确定分割位置的依据,如图6-15(b)所示。为使切割线能与新件的切口相吻合,可用由新件上割下的断头为基准在车身一侧划线,如图6-16所示。

图6-15 测量分割法

(a)异形结构件;(b)划线

图6-16 比照新件切口划定切割线

(a)切割端头;(b)划线

(2)新件的焊接。

调整、固定、检查、验证等项作业确认新件的尺寸和位置正确后,转入组焊作业阶段将其焊接就位。下面仅就焊接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介绍,详细焊接过程见第四章。

①焊接顺序。焊接顺序应遵循由中间向两边、先基础件后附属件的原则。使用气体保护焊时,应使用对接焊,以避免使坡口局部过热而变形。注意暂焊时必须先用万能夹具予以固定,再由中部开始起焊以避免焊接缺陷。

②焊接保护。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火花或热影响,会损坏车身涂层、玻璃、装饰件等,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遮盖、拆除等)。此外,点焊机地线虚接所产生的电动势,有可能击穿车上的微电子设备,故应确保接地可靠并将车上的电源回路断开(如切断总电源或拆下蓄电池的电源线等)。

③参数验证。焊接过程中有必要对那些重要参数进行抽查(测量),使关键要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之下,否则当竣工验收不合格而需要重新拆解时,其损失将是很严重的。

④焊接标准。焊接对构件的连接强度和汽车的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焊接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通过谨慎操作来获得优良的焊接品质。

(3)焊缝的修整。

对于光整程度无特别要求的部位(如隐含部位、装饰部位等),焊缝的修整方法主要是砂磨或锉削,仅磨削到表面圆滑为止并留有一定的凸起;对于有平面度要求的部位,应磨削适度以免影响车身构件的焊接强度;对于那些不便于用砂轮机打磨的部位,可改用带式打磨机或锉削的方法解决。

(4)焊缝的密封处理。

除了焊前在接合面上少量施涂缓蚀剂以外,焊接竣工后还应在焊缝处施涂车身密封剂,以阻止泥水等渗入使接缝部位的金属锈蚀。

施涂前应先将焊缝及其周围清理干净,然后用胶枪按图6-17(a)所示的方法沿焊缝施胶。枪嘴的直径应大致与焊缝相等,涂胶过量时应用手指将其抹平,如图6-17(b)所示。对于有装饰要求的部位,还可先于焊缝两边黏结胶带纸并在施胶后将其揭除,以使涂胶后的部件更加美观。

图6-17 用胶枪施涂密封剂

(a)施涂顺序;(b)胶枪口直径应与缝隙相称

对于如图6-18所示的补接或箱式断面构件,由于焊接后原有缓蚀涂层已经破坏,故应按图6-18所示方法在构件接缝或装配孔对准焊缝喷涂缓蚀剂,最好直至流出为止。

3.换件后的调整

无论是参数法定位还是适配法定位,都需要在上述作业结束后再进行一次最后的调整。一些安装问题、修理缺陷、运动干涉等不良状况,都将通过合理的调整得到解决。这里所指的调整包括对车门、发动机舱盖、后备厢盖等装配位置的调整。

图6-18 涂敷焊缝缓蚀剂

(a)直接喷入;(b)利用装配孔喷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