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秦与海西:希腊与中国的区别

大秦与海西:希腊与中国的区别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鱼豢《魏略》中说安谷(安条克)乘船到海西,下文明显分开说海西、大秦,所以海西特指希腊。鱼豢《魏略》下文再次明确说大秦、海西是两个国家,但前人竟然不察。所谓大秦、海西之东各有一山,皆南北行,说明大秦不是海西。原来东方人分不清大秦、海西,认为希腊人即罗马人。《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将有三恶王,大秦在于前,拨罗在于后,安息在中央。”耶寐尼是东方人对希腊人的称呼Yavana,大秦是希腊。

大秦与海西:希腊与中国的区别

鱼豢《魏略》中说安谷(安条克)乘船到海西,下文明显分开说海西、大秦,所以海西特指希腊。所谓有河出其国,西又有大海,应是有海出其国之误,指希腊以西有海,向西是意大利,又有海路。古代中国的中原人无法想象地中海海陆交错景象,误海为河。直到明代洪武年间,中国人根据元代李泽民(李汝霖)翻译的阿拉伯世界地图《声教广被图》绘制《大明混一图》时,虽然画出了地中海轮廓,仍然无法想象大地中间能有一个大海,因而误把地中海涂成黄色。朝鲜人根据《声教广被图》绘制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也不把地中海涂成海洋的蓝色。

鱼豢《魏略》下文再次明确说大秦、海西是两个国家,但前人竟然不察。所谓大秦、海西之东各有一山,皆南北行,说明大秦不是海西。大秦东面的山,是罗马东部科尔诺山(海拔2 912米);海西东面的山,是希腊东部的奥林匹斯山(海拔2 917米)。所谓南北行,指的是两个半岛的山脉和交通干道都是南北向。因为这段文字是根据地图叙述的,地图上画出的是最高峰,所以作者说各有一山,其实不止一座山。

此处区分大秦、海西,是东方人对欧洲地理认识的进步。原来东方人分不清大秦、海西,认为希腊人罗马人。《那先比丘经》甲种上卷:“今在北方大臣国,国名沙竭,古王之宫,其国中外安稳,人民皆善。”乙种上卷:“今在北方大秦国,国名舍竭。”大臣即大秦,秦的上古音是从母真部dzien,臣是禅母真部ʑien,读音很近。此处所说印度北方的大秦,其实是亚历山大东征留下的希腊化王国,不是罗马人所建,说明印度人混淆了希腊人和罗马人。《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将有三恶王,大秦在于前,拨罗在于后,安息在中央。”拨罗是印度的波罗(Vārānasī),在今贝纳雷斯(Benares),夹在安息、拨罗之间的大秦是中亚的希腊化王国。《佛本行集经》卷十一:“耶寐尼书,隋言大秦国书。”耶寐尼是东方人对希腊人的称呼Yavana,大秦是希腊。《大宝积经》卷十:“是阎浮利天下大国,具足有一千,各有大郡。其十六大国……各有种号:释种、安息、月支、大秦、剑浮、扰动、丘慈、于阗、沙勒、禅善、乌耆,前后诸国,匈奴、鲜卑、吴、蜀、秦地。”我以为此处列举的多是东方地名,所以此处大秦不是指罗马,而是东方的希腊化国家,尤其是巴克特里亚等地。

藤田丰八曾说,大秦源自波斯语的右方dasina,也即古印度语的daksina,也即西方。[21]现在看来此说不确,波斯语的右方是râst,塔吉克语是rost,波斯语的西方是bâxtar、gˇarb、magˇreb,印度语的daksina是南,可见大秦不是源自波斯语。

我认为,大秦源自希腊语的西方,希腊语的西方是dexiós,马其顿语、保加利亚语是désen,斯洛文尼亚语是desni,意大利语是destra,所以古希腊人所说的西方的désen即大秦,是罗马。亚历山大是马其顿人,最早来中国的欧洲人也是马其顿人,《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于是远国蒙奇兜勒皆来归服,遣使贡献。”蒙奇兜勒即马其顿(Macedonia)的音译,前人看到皆字,一定要分蒙奇兜勒为蒙奇、兜勒二国,比如张星烺说蒙奇是马其顿,兜勒是吐火罗,[22]或说是色雷斯。[23]我认为,其实不必拆分蒙奇兜勒,因为原文虽然说有很多远国,但是举例或许仅有最远的一个,相当于说“蒙奇兜勒等国”。《后汉书》是南朝范晔所作,后人不清楚汉代情况、不清楚欧洲情况很正常,或许古人就误以为是二国。吐火罗离马其顿很远,距离中国很近,不可能是吐火罗。

海西的乌迟散城,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其北直通海西的乌丹城,即希腊的雅典(Athens)。乌的上古音是a,源自乌鸦的叫声,故译乌丹。亚历山大港是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建造的最重要的城市,任务是沟通埃及和希腊,所以自然要提这条航路。所谓乌丹西南渡河,乘船一日,再渡一河,又是一日,其实都是海,指雅典西南渡过萨罗尼科斯湾,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再渡过阿尔戈利斯湾。海讹为河的原因,上文说过。下文说有三大都,指罗马在希腊设的三个省会:雅典、马其顿、伊庇鲁斯,都是都会。雅典在亚历山大港西北,而非正北,说明这一段文字的方向有顺时针偏转,正是古人常见的偏差。

安谷城陆道直北行到海北,再直西行到海西,再直南行经乌迟散城,渡河一日而过。指从安条克沿海岸向北,再向西到今土耳其西南,向南直航亚历山大港。渡河一日,是渡海一月之讹。所以说周回绕海,指上述道路构成环形。土耳其西南部的希腊人殖民地以利西亚(Lycia)为首,其城邦联盟包括23个小国。首府桑索斯(Xanthos)在今安塔利亚省西南角的桑索斯遗址,向南正对亚历山大港,应即原文所说的港口。其实从泽散(塞浦路斯)到驴分(特洛伊),从安谷(安条克)到海西(希腊)都要经过此地,所以这个地方虽然未出现名字,其实却是重要枢纽。

泽散最靠近安息的安谷城(安条克),而且在海中,应是塞浦路斯(Cyprus),原是希腊人居地,“散”或是“服”的形讹。古希腊语是Cyproit,上古音的“泽”是澄母铎部deak,服是帮母职部biuək,读音接近。

泽散向北航海到驴分,要一个月或半年,比较远。驴分向西去大秦,海上的飞桥长230里,海路是西南行,绕海路是西行。宫崎说驴分是Propontis海,即今马尔马拉海,飞桥是公元前480年波斯薛西斯一世攻打希腊时在达达尼尔海峡上架的浮桥,位置大体正确,但是读音不近驴分。另外,这个海峡最窄处仅有1.2千米,不需要架230里的浮桥。所谓浮桥应是海峡西北部的加利波利(Gallipoli)半岛,长度正好接近230里。因为这个半岛很狭长,或许又画得不准确,这种不精确的地图传到东方,中国人便误以为是飞桥。

我以为飞桥既然在驴分之西,则驴分在达达尼尔海峡东岸南端,而非马尔马拉海,所以说从泽散北航到此登岸。驴分就是著名的特洛伊,扼守达达尼尔海峡的南口,在《奥德赛》中的古希腊名是liion,罗马人称为Ilium,译为驴分。分是唇音,所以m译为分。特洛伊在拜占庭时期才衰落,波斯人在海峡最窄处架桥,恰好在特洛伊之北不远。渡海道是西南行,绕海道是西行,指从特洛伊到大秦(罗马),海路直向西南,陆路是先向北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再向西行。

从思陶国向南渡河,向西行,三千里到且兰。还有一条路是从幼发拉底河的南岸向西走,与且兰北行到汜复的路会合。从且兰西行到汜复,应是北行之误,否则谈不上两道会合。且兰向西六百里是地中海,所以应是北行。(www.xing528.com)

思陶,前人或以为是安息都城泰西封(Ctesiphon),在巴格达东南32千米,但是读音不合,而且泰西封在底格里斯河东岸。从下文斯罗条来看,原文区分了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但是原文说思陶渡河,应指幼发拉底河。所以思陶应是泰西封隔河相对的塞留西亚城,又名底格里斯河上的塞留西亚城(Seleucia on the Tigris),读音接近。此城由塞琉古建造,规模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比肩,甚至超过安条克城。

其向南渡过的就是幼发拉底河,向西3 000里到达的且兰,应是宗教圣地耶路撒冷(Jerusalem),上古音的“且”是清母鱼部tsya,兰是来母谈部lam,恰好省译耶路撒冷的后半。因为je的读音较轻,所以省略。但是耶路撒冷其实在塞留西亚城的西南,而非正西,也说明原图顺时针有所偏转。

如果沿幼发拉底河南岸向西,或从且兰(耶路撒冷)向北600里,两条路又汇合在汜复。伯希和说希尔拉城原来的叙利亚语名极近氾复,贤督是安条克,我以为读音吻合,但且兰到氾复600里,而耶路撒冷到希尔拉超过1 200里。而且希尔拉是于罗,所以我不取伯希和之说。氾复的读音很接近巴尔米拉(Palmyra),氾的上古音是并母侵部biuəm,如果“复”是“夏”之形讹,则可以对应,夏的上古音是匣母鱼部hea,所以氾夏读音接近。阿富汗的巴米扬(Bamiyan),《北史·西域传》作范阳,《隋书》作帆延、失范延,《大唐西域记》作梵衍那。[24]

巴尔米拉是幼发拉底河西部的丝路重镇,不应不提。古名塔得莫(Tadmor),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泥板书上,很早就是连接两河平原和地中海的城市。前64年,帕提亚王朝取代塞琉古王朝时,巴尔米拉趁机独立,成为帕提亚和罗马之间的缓冲国。2世纪时,罗马占领两河平原,帕提亚衰落,萨珊王朝崛起,巴尔米拉也被并入罗马。115年,罗马皇帝图拉真修建从艾美莎(Emesa)向东通往巴尔米拉的图拉真大道,戴克里先又修建了从巴尔米拉向西南穿过沙漠大马士革的戴克里先大道,[25]也即《魏略》所说从且兰到氾夏的道路。巴尔米拉的王子奥丹纳图斯(Septimius Odaenathus)被罗马皇帝瓦勒良(Valerian)任命为叙利亚省长官,他攻击萨珊人,又独立为王。罗马人暗杀了奥丹纳图斯,王后泽诺比娅(Septimia Zenobia)拥立其子。272、273年,罗马人两次占领此城,擒获女王,又烧毁此城。现在罗马帝国境内出土中国丝绸的西亚城市,有巴尔米拉和杜拉欧罗普斯,[26]杜拉欧罗普斯是巴尔米拉之东的幼发拉底河渡口。

从幼发拉底河西岸到耶路撒冷必经巴尔米拉,所以从耶路撒冷到巴尔米拉的另一条路应是从今地中海东岸到黎巴嫩北部,再向东到巴尔米拉。这条海岸路向北还可通向安条克,向南通往亚历山大港。

氾夏西南六百里有贤督,按照原文的方向总体偏转,则实际应在正南,应在耶路撒冷东偏南,正是叙利亚沙漠与阿拉伯沙漠之间的哈马德(Hamad)沙漠。叙利亚沙漠不宜放牧,是古代交通障碍,仅南部哈马德有少量牧民。上古音的贤督是hyen-tuk,n、m音近,读音接近Hamad。

且兰与氾夏南有积石,积石之南有海。积石,夏德、白鸟说是佩特拉,原义是岩石,佩特拉很重要,积石可能是佩特拉,也有可能就是指戈壁。佩特拉在耶路撒冷(且兰)正南,不在氾夏(巴尔米拉)之南。宫崎说是阿拉伯沙漠,我以为既然在氾夏(巴尔米拉)、且兰(耶路撒冷)之南,按照原文的方向偏转,则是东南,是叙利亚沙漠。而叙利亚沙漠南部的哈马德沙漠正是典型的多石平原,这就是积石。

且兰北部的山,是今黎巴嫩山的谢赫峰(海拔2 814米)。氾夏北部的山,是今阿布鲁季迈因山(海拔1 391米)。斯宾北部的山,是今土耳其埃拉泽省的凯西什山(海拔3 527米)。阿蛮北部的山,是今亚美尼亚埃里温北部的阿拉加茨山(海拔4 090米)。所谓东西行,指原地图上这些城市之间的路线是东西向。

氾夏东北600里到于罗(Hierapolis),东北渡河到斯罗,东北又渡河,指先渡幼发拉底河,再渡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斯罗,宫崎以为是Osrhoene,定都在Edessa(今尚勒乌尔法),这也是安息和罗马之间的一个缓冲国,也在商路要冲,恰好在两河之间。

汉魏大秦、安息地名图[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