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阜沙镇志:财务审计历程、机构建立及职能

中山市阜沙镇志:财务审计历程、机构建立及职能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9年前,阜沙镇财务监督主要由各单位主管部门执行。随着阜沙公社财政所成立,同时也相继成立审计机构,由财政所长兼任审计组长。审计组的主要职能是:财务收支审计,各级干部批支权限评审,协助整改,建章立制。按照审计法规,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中山市阜沙镇志:财务审计历程、机构建立及职能

1979年前,阜沙镇财务监督主要由各单位主管部门执行。1987年阜沙镇设立审计领导组。20世纪90年代,农村分别成立村级理财监督小组,成员一般3-5人不等。审计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年度审计,每年一次性进行财务审查;二是重点建设项目审查,如农村电改工程、村路建设工程和水改工程等,在每项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其资金开支作一次全面审查清算;三是季度审查,主要通过财务大检查形式进行审计工作。2000年开始,实行主要领导离岗前审计,明晰本届领导任届期间的债权与债务情况,资金财务物资来龙去脉等,使接任领导心中有数。

企业管理体制转变,企业亏本或破产,关停并转前必须先行全面审计。审计程序一般由上一级相关主管部门协同企业有关领导人和财务人员,物资、仓管人员联合进行,先清账、再清物,弄清涉账涉物每个细节资料,弄清资、债平衡情况,最后再作出鉴定。

1980年,根据中央通知,财税分设,阜沙公社分别成立财政所和税务所。随着阜沙公社财政所成立,同时也相继成立审计机构,由财政所长兼任审计组长。审计组的主要职能是:财务收支审计,各级干部批支权限评审,协助整改,建章立制。审计组以财所3名职干人员为主,阶段性重大审计行动时抽调村队、企业的总会计组成审计团队。按照审计法规,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通过查账入手,分析财务执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盈亏情况,总结正反经验,提高各级经济管理水平。

1981年5月,组织了11个大队总会计连同财政所人员共13人分成4个小组,对全公社11个农村大队和1个社属农场,进行了全面审计工作。通过为期半个月的审计活动,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归纳如下4方面:有1/3的村队,未有依期张榜公布财务收支账目;账目中存在白头单据,签证手续不齐全;各类承包欠款多,个别大队承包人拖欠款额达几十万元,大多数是拖欠当年承包款,但也约有15%的人拖欠了两年甚至个别拖欠三年之久;少数干部因出差预支款,事后未有及时办理报销手续。针对存在问题,经请示公社党委同意,于当年6月份召开了有各大队财经大队长和总会计参加的财经工作会议,要求各村队结合各自实际定出可行的有效措施,发扬成绩,整改存在问题。

1985年3月通过重点审计新团结村的农村经济,区政府推广新团结村把400多亩低产田改种香蕉,获得亩产值800-1000元,最高的达1600元,不少蕉农发财致富的经验。决定再次调整农业布局,要求全区把3000亩低产田改种高值作物,将禾田种植面积控制在24000亩之内。全区农业经济获得大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4490多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新团结村原有禾田面积3461亩,经过1984-1985年2年共改造低产田1121亩,1985年农业总产值一增再增,达416万元,比上年增长92万元,增长幅度为27%。

1987年6月份,阜沙镇财政所和阜沙税务所联合组队,对全镇工商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审计,审计的主题是深入检查贯彻1987年国务院下发的《坚决执行税收政策法令加强税收管理的决定》和《开展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的通知》2个文件落实情况。通过财务、税收大检查,查出部分企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归纳有如下7方面:以产品税充当商品销售税;销售额以多报少;商品销售不开发票不入账;使用白头单入账;代开发票收取管理费,为他人偷税漏税;进货无发票或使用对方开发票入账;用港澳地区发票入账。据初步查,偷漏税款5万元。针对上述这些存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整改措施,总的原则是以教育为主,并给予适当的处罚。结合这次重点对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大检查,把当年全镇515户私营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提高他们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来要求全镇私营个体户纳税入库总额为25万元,实际入库达41万元,超额64%。

1989年,年初由镇财政所牵头在镇政府统一指挥下,组队20人对镇属商业40家公司进行了全面检查审计,发现了有近半数企业单位由于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导致公司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审计组把调查审计总结报告交由镇政府,经过详细分析,决定对这40家商业作了重大调整,采取撤销关闭、合并或归边承包等方式。这次调整共撤销24家商业店铺,最后保留16家公司继续经营。

农村的审计工作重点放在清理各类外欠款方面,如承包款、合同款、物资款、工程款等。通过审计清查出全镇合计外欠款达100多万元,于是组成追讨队伍,追收了外欠款近70万元。

1990年,镇政府授权财政所在管好全镇财政工作的同时,对下属所有单位和农村财务做好审计工作,对上级下拨款做好监督使用,对农业发展基金,集体财物,农村财务收支加强监督、审计和公榜。(www.xing528.com)

1992年,分别于上半年和下半年2次对全镇农村和镇属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由镇财政所牵头,组织由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抽调人员以及农村会计共22人组成审计队伍,对农村方面重点检查农业三税(农业税、特产税、契税)的完成情况,对镇属企业单位方面重点检查财务管理情况。

阜沙镇农业三税涉及10个村、151个经济社,共涉及7000农户。上年全镇农业税任务是73万元,而1992年增至105万元,比上年增加35万元。通过检查全镇大部分农户执行情况良好,但发现阜沙村第一经济社的农民有抵触情绪,集体拖欠。该社共有农户64户,其中有33个农户拖欠农业税不交,原因是征地合同手续未办妥。后经镇财政所做好理顺工作,这33户农民最后自觉完成了任务。除了农村审计外,还对镇属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共抽检17家企业和5个行政执法单位。通过抽查审计,绝大部分单位能做到依法理财、制度健全、账目清楚。执法单位如阜沙公安分局,罚没款处理及时清理上缴国库。查出阜沙金属粉末厂厂长洪某仁利用职权,多报冒领公款10多万元,间接致使该厂亏本50多万元,洪某仁畏罪潜逃别处,后来把此案报请公安立案追捕。另一方面对该厂进行全面清仓查库、核清资产,重新建立健全严格的理财制度。

1993年是国家“八五”计划的第三年,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违法行为,镇财政所加大“三税一罚没”的审计力度:协助督促管好预算内,预算外和镇办企业收支的“三盘账”;抓好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的改革;不定期进行财务、税收、物价“三大检查”;对部分财务混乱,群众意见较多的单位,切实做好财务审计清账工作。

1999年,为进一步提高阜沙镇经济管理水平,加强审计工作,理顺财务会计管理秩序。集中镇属企事业单位186名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组织精干队伍对全镇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重点审查了14所中小学的会计工作,通过审计发现如下问题:账目不健全、开支不规范、个别学校收入不入账、存在乱收费现象,针对存在问题督促其整改、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中山市政府文件精神,对阜沙镇的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对,镇政府债权总额为1441万元,债务总额1773万元,经过镇财政所与各有关单位充分协商处理,债权总额核减437万元,债务总额核减了854万元,其中419万元为房地产公司(土地增值收益)借入后经市财政局内部审计小组发现,后经阜沙镇委、镇政府同意转入作财政收入。

2000年7月1日起,阜沙镇对计生、司法、外来办、兽医站、教育线、民政办等单位实施收支2条线管理。实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2条线管理,既可增加镇财政收入,又可从源头上堵塞腐败,有利于廉政建设

2004年,为加强对村级经济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村级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由审计办牵头,根据中府[2003]123号《关于印发〈中山市村级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成立阜沙镇村级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村级主要负责人进行审计,在村换届选举前对全镇8条村进行了全面审计清理。完成阜沙医院1995年1月1日至2003年9月共9年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核实了医院的资产负债情况。加强对征用土地的审计监督,对审计发现的征地补偿款未能设专账专户管理、村级及生产队应收款核算不清等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