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中山市阜沙镇志》

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中山市阜沙镇志》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镇活动,全镇共评出13个文明安全小区,20个文明单位,32户文明经营户,9356户文明家庭,占总户数91.1%。全年评出文明家庭9217户,占总户数88.72%,评出文明单位16个。文明安全小区保持100%,评选出文明家庭9200户,文明单位16个,文明家庭占全镇总户数的88.38%。

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中山市阜沙镇志》

1982年,阜沙公社农会、妇联、共青团联合组织在全公社内评选模范家庭,定出《模范家庭条件》中“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五大条件之一(其他大条件为爱国爱党爱集体;勤劳勤俭致富;遵守法纪法规;团结互助、敬老爱幼)。至年底,全公社评选出阜沙公社模范家庭36户,中山县模范家庭4户(分别是:阜沙吴平汉、文安吴根友、卫民梁带好、新团结罗润棠)。

1986年阜沙区评选出文明和睦好家庭46户,市级和睦家庭5户:梁细妹(大有14队),梁九胜(上南6队)、冯群娣(丰联3队)、梁炎章(牛角12队)、周友娣(阜沙2队)。

1988年阜沙镇开展文明村(单位)评比活动。计分项目11个,其中把干部参加学习、业余文化教育、控制失学学生也作为计分项目。当年评为文明村(单位)的有卫民村、阜沙村和上南村。

1991-1997年,阜沙镇“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宣传文化、教育、卫生、环保、城市监察等部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7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家庭道德教育以及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厂、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及人人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形成文明、安乐和谐社会局面。

1994年,开展文明村、文明企事业单位、文明户以及立功创模活动,评出市文明管理区4个、文明事业单位2个,镇文明管理区2个、文明企事业单位4个,市文明户4户,镇文明户7788户。

1996年,阜沙镇组织开展首届银婚夫妇纪念活动,举行各类体育比赛18次,开展《全民健身计划》活动,镇妇联组织开展“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等活动,镇团委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做好人好事活动。全年出版《阜沙新姿》宣传画册,反映阜沙新貌,制作了社会综合治理、消除贫困、国庆、换届选举、征兵、农业普查、慈善万人行等宣传横额85条,宣传橱窗、宣传栏21期。阜沙电视站全年采编制作新闻144辑218篇。评出文明管理区6个,文明企事业单位8个,文明经营单位(户)30个,文明家庭8562户。(www.xing528.com)

1997年,成立阜沙镇“讲文明、树新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镇共评选出文明管理区6个,文明企事业单位9个,文明经营单位(户)4个,文明家庭8342户,占总数84.7%。

1998年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镇活动,成立阜沙镇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组,制定《1998年度管理区精神文明建设检查评比方案》及《1998年度企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检查评比方案》、阜沙镇政府制定《阜沙镇职能部门文明服务公约》《农村党支部书记年度政绩考核办法》和《阜沙镇扶贫计划》。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镇活动,全镇共评出13个文明安全小区,20个文明单位,32户文明经营户,9356户文明家庭,占总户数91.1%。

1999年继续做好创建文明城镇各项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安全小区达标率100%。全年评出文明家庭9217户,占总户数88.72%,评出文明单位16个。全面推行《殡葬管理条例》,全年殡葬火化率100%。共青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6次,举行18岁成年人宣誓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实施跨世纪青少年读书计划。重视做好党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2000年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和文明家庭活动。文明安全小区保持100%,评选出文明家庭9200户,文明单位16个,文明家庭占全镇总户数的88.38%。积极开展“两思”、“三个代表”宣传教育,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对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民主评议,评议满意率及基本满意率达97.5%。坚持创建“五好村”工作,加大对后进村扶持力度。

2001-2005年继续开展各项创优争先活动。2001年,阜沙镇精神文明建设配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开展活动,是年家庭文明户达1万户。2002年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政府行风评议活动、村支部联系村务工作及联系农户活动。2003年,全镇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抓紧干部廉政建设。2004年,大力倡导中山人团结、包容、和谐、创新的文明精神。2005年,开展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群联系,促进廉政建设,增加社会民主文明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