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明将军:与战友生死在战场

李明将军:与战友生死在战场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在一起,死在一起,生死同守阵地!”李明将军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论是在出生入死的战场,还是在风和日丽的岁月,自己只是集体的一员,离开了集体,将孤掌难鸣。李明将军的事迹也告诉我们,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要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但是也要讲感情,也要有感情,特别是战友之间的那种生死之情。

李明将军:与战友生死在战场

1959年,时任西藏军区(当时为大军区)副参谋长、代参谋长的李明,因身体原因回内地工作。从不向组织提要求的他,这次破了例。他向组织请求,最好调到四川,他要陪伴在那里牺牲的战友

这年冬天,李明打马回到当年的战场。一场大雪从天而降,漫天飞舞。李明站在险峻挺拔的大面山山头上,凝望远方,陷入沉思,任凭风雪拍打全身,岿然不动。警卫员担心首长的身体,连续催他下山,他却不为所动。当年的红军战将好似一尊雕像,然而将军的心绪早已回到了1934年夏季,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万源保卫战主战场——大面山阵地。激烈的枪炮声、喊杀声、冷兵器的碰撞声……一场激战过后,硝烟慢慢散开,天上竟没有一丝丝儿云彩太阳一动不动地高悬在当顶,灼烧着大地。

防守大面山的是红四方面军主力团——红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22岁的红军团长李明手持电话向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许世友报告,大面山战地工事都被穷凶极恶的川军棒老二的炮弹打平了。

随着敌人飞机引擎声的到来,大面山上空,人的四肢、躯干时起时落,战场像被翻过的地一样,寸草不生……接着对岸山上万炮齐鸣。炮声一停,过足烟瘾刚领赏银的剿赤军赤膊向前狂冲。一场激战难免,硝烟与浮土在灼热的阳光下颤抖。鸣蝉、飞鸟、走兽早已远遁,在这酷热的天空下,除了战争制造的各种声音外,别无其他声响。

号称“剿赤铁军”的刘湘嫡系独立二旅旅长杨国桢亲率3团人马向前狂冲,接连破坏了红军刚刚修补好的数道工事。见此情景,敌第五路军前线总指挥唐式遵即令彭焕章旅、刘光瑜旅、林毅旅,相继投入战斗。

“白狗子攻上来了,我率队灭了他!”副团长把八角帽往下一拉,亮出雪亮的纯钢大刀,率领敢死队挺身冲在最前面。一场惊心动魄的白刃格斗展开了!大刀在阳光下闪着道道白光,两军兵械相接之处红花花的,分不清是刀布,还是鲜血。

“生在一起,死在一起,生死同守阵地!”团长李明抱着尚有一丝微弱气息的副团长,看着排列一大片的红军战士遗体,悲壮地大声吼道。

凛冽的寒风刺骨,李明的内心却热浪翻滚。“战友们,我的好兄弟,李太国(李明原名)来看望你们了!” 在风雪中回忆那段金戈铁马岁月的红军团长,突然跪了下去,脸上不知是泪痕还是雪水滑过的痕迹。

男儿膝下有黄金,何况是一位九死一生、赫赫有名的红军战将。警卫员忙去搀扶他起来。“扶什么扶?我在跪牺牲了的战友。”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当年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已化作耄耋老者。数十年间,无论是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还是沧海变桑田,永远不变的是太多太多的思念,魂牵梦绕。

李明大儿子李建说:“父亲生前多次表示,自己1928年参加红军,湖北的战友、四川的战友,大多在大面山上牺牲了,百年后不回湖北大悟老家,不进成都公墓,要回大面山。”

1987年春,肺癌晚期的李明自知时日不多。他躺在医院病床上,吃力地再次对家人说,向马克思报到后,自己的骨灰一定要撒到大面山上,永远守护生死与共的战友和阵地。

大山无言,潺潺溪流好似在低奏着哀乐,迎接红军团长的到来。1988年清明节这天,李明的骨灰撒在了当年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而骨灰盒则被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珍藏。(www.xing528.com)

参考资料

[1]许世友.万源保卫战的主要经验[J].军事历史,1986(01).

[2]张瑞安.万源保卫战:反“六路围攻”的关键一仗[J].文史春秋,2020(2).

[3]林英.万源保卫战七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4-07-11.

[4]黄中平,刘波,王成佑.万源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1).

阅读赏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到过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他反复强调要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什么是“红色精神”?从著名地点而言,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从激励后人的角度而论,就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热心救国,为民请命,敢于担当。

李明将军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他不愧为真正的军人,不仅有牺牲精神,还有战友情怀。他更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李明将军经历过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并不居功自傲,而是选择默默无闻地继续前行,甘愿在和平年代做一个助他人进步的铺路石。这是一种乐于奉献的耕牛精神,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明将军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论是在出生入死的战场,还是在风和日丽的岁月,自己只是集体的一员,离开了集体,将孤掌难鸣。李明将军的事迹还告诉我们,不要做点事情就骄傲自大,走好自己的路,走稳自己的路,听党的话,听组织安排,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智,为祖国的建设和繁荣服好务。李明将军的事迹也告诉我们,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要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但是也要讲感情,也要有感情,特别是战友之间的那种生死之情。这种感情在战争年代叫阶级友情,今天应该叫同志之情,同胞之情,需要我们大力弘扬!

拓展思考

1.我们应该向李明将军学习什么情怀?

2.李明将军的生死战友情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哪些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