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高校自主招生全攻略

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高校自主招生全攻略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就看了一下标题,其中大概有三个和清华的学习生活有关,类似于本科升硕士考试改革之类的。我最关注的是“不学会游泳无法从清华毕业”这一条。我觉得清华作为一个一流的大学,在学业这方面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学习方面我觉得不需要太过细致地关注,进入清华后再逐步了解即可。清华如此注重体育表现了它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也是我非常中意和欣赏的地方。“清华有句话‘为祖国健康奋斗50年’。”

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高校自主招生全攻略

万瑞齐

概况

1.“瞎胡闹”的三年经历

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我其实没有很想考清北……我的成绩也没有那些学霸们那样出彩,高三最后报到大学去的年级综合排名是33名。下面的东西当看故事看着有趣我就很满足了。

高一刚进来第一学期的时候成绩还行,两次月考都是年级第二,想想应该都是吃的初中老底。高一下开始参与各种学生活动和进行各种学生工作,成绩有所下降(理所当然的,那些做学生工作成绩还不会变差的都是特技)。那时候心也不是很在学习上,回到寝室后除了背书,就基本不学习了,主要想着怎么和很多人交朋友啊做部长啊之类的。所以如果以后老师问你你怎么平衡学习和工作之类的事情,工作啥的肯定会影响学习的,但是我觉得做那些事情对我今后学习或工作的帮助非常大,所以我并不对把时间花在它们上面而导致成绩有所下降这件事感到后悔。至于平衡的那个点,因人而异。

进入高二之后对今后有了比较具体的规划了,读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期盼着怎么样的生活,要培养出哪些习惯,拥有哪些爱好,和哪些人维持好关系,我个人觉得这些事情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在高二的时候就一下子特别喜欢旅行,去了云南、山西、湖南、北京、黄山宏村、浙江丽水龙泉等地方,也喜欢上了健身,还做了非常多的学生工作,有过好几个晚上为了学生工作熬夜到凌晨的。最后成绩还过得去。

到了高三,参加的各种课余的活动减少了非常多,主要心思放在了学习上,但是我还是不去夜自习。回到寝室休息一下洗个澡之后就搬俩椅子,一个坐,一个做桌子,学习(其实有时会聊聊qq,寝室里就我一个人还是挺无聊的)到11点半的样子。第一学期这时候大概另外两三个室友就从夜自习回来了,就一起聊聊天玩一会儿,到12点睡觉了。第二学期的时候我就会先自己玩耍一会儿,然后去隔壁叫室友回来睡觉,基本都在12点半前睡了。高三最后一段时间还搞了毕业旅行、班服等东西,挺充实的。周末的话只补了语文,但是在家效率的确没有学校高,所以高考前我基本一直在学校。我高三的时候还有一个一年都没被打破的规矩,就是我放学到晚自习不学习。有时候是艺术节排练,大部分时间是去运动健身房也好球类也好,就是不学习,任性。但是白天上课和晚自习都很专注,效率一直挺高。所以我觉得劳逸结合真的很重要,尤其是体育运动,每天尽量都分一点时间给运动,可以提高不少学习效率。

2.学生活动、学生工作、兴趣爱好、奖项等

这个大家看过去就好,我列一下,现在觉得好像有点丰富过头了,写自我陈述都成问题。

班级内职务:班长

工博会微电影大赛 团队之星 英才班颁奖大会 霸王杯 歌剧魅影大赛 五四歌会 自招特色班体验活动 北京之行 宏村之行 辩论赛 班服设计 毕业旅行(贼累,30多个人的旅行真是不好搞,没这个耐心和能力的话千万别揽这事儿)

学校内职务:体育部部长 社会视窗社社长

体育部各种工作 社会视窗社各种工作 澳大利亚交流生homestay 校庆志愿者 四校足球赛 羽毛球比赛 艺术节志愿者 学生干部红色之旅 英语配音比赛主持人 创作歌曲《四月芳菲尽》 艺术节表演

其他活动及奖项

竞选区长(第一轮自荐全校公投第一) 萌动60分 二人湖南行 微积分和大学物理cap 《对剩菜含有的有害物质含量与时间的关系的检测报告》课题 交大密院TSEC工科设计赛 密院设计展 四明山科普夏令营志愿者 二人云南行 厨房下水道阻塞的管道改造课题 全国物理竞赛省二等奖 杨浦区三好学生

面试经历

我面试的是清华,其实发现之前准备的没啥用……主要在于日常思维方式的积累。

进入准备室后有半个小时准备两个问题,不可以交流,到时候有两分钟说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最近一年来你最关注的清华相关的新闻是什么?为什么?”看到一后懵掉,我没准备这个啊,一下子啥也想不起来。第二个问题:“社会对这个新闻会有怎么样的评价?”持续懵逼。然后往下看,给了五则新闻,可供选择。每条都非常长,全部读完的话准备那两个问题的时间可能几乎没有。所以我就看了一下标题,其中大概有三个和清华的学习生活有关,类似于本科升硕士考试改革之类的。有一个是关于企业家的。这四个真的记不清了,因为看到之后没想法,直接不选,大家尽量以别人的为准。我选的是最后一个“不学会游泳无法从清华毕业”。准备了半个小时之后就进入面试考场了。

面试考场是3个老师对1个学生,气氛其实并不压抑,大家不需要担心。

第一个问题:“最近一年来你最关注的清华相关的新闻是什么?为什么?”

我最关注的是“不学会游泳无法从清华毕业”这一条。

(先自吹一波)首先我是个热爱体育的人。什么健身软件5 000分钟啊,羽毛球足球都说了。

(然后捧一把清华)我觉得清华作为一个一流的大学,在学业这方面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学习方面我觉得不需要太过细致地关注,进入清华后再逐步了解即可。因而我更加关注生活方面。清华如此注重体育表现了它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也是我非常中意和欣赏的地方。

(想着说点看上去有点逼格的话)我一直觉得“眼光要长远,但生活要现实”,所以我会更加关注在之后几年的清华生活中日常的活动情况,等等。

第二个问题:“社会对这个新闻会有怎么样的评价?”

分积极、消极和疑问几个方面来说,思考的时候可以借助五维法(政治、经济、教育、媒体、传统文化)拓宽思路。

积极:

“身体健康是1,其他财富、智慧等都是0,没有这个1,其他东西再多都是空。”

“非常符合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的要求。”

“表示现在的高等教育注重全面与个性的结合,清华在放学后还有如此长的自由选择体育活动的时间,也非常符合个性发展。而现今的个性发展的定义应该是‘全面及格的基础上有个性优秀’,这样的人才能适应现今的社会生活。”(www.xing528.com)

“清华有句话‘为祖国健康奋斗50年’。”

“从高等学府开始提出这样的要求,会自上而下影响整个教育体系,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消极:“增大入学后的学业外压力,导致不少学生知难而退。”

疑问:“可选择项目过少,可能存在其他体育项目很好的人,但就是不会游泳,怎么办?”然后我自己回答了一下:“这类人一定是有很好的体育素养的,学游泳肯定快。更何况清华的游泳课还是免费的,而且即使有生理问题无法游泳也可以免修,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不成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你会怎么和父母讲这条新闻?”

我直接说我和父母一起看到的这条新闻,他们很支持,并没有什么意见。

第四个问题:“那和不是很支持的其他家长你会怎么说服他们呢?”

分理和情来讲:

理:许多人可能认为有个可以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的身体就足够了,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假如未来有一日升职或拿到一笔大业务或者赶一个研究,需要连续几日的大工作量,休息很少,那身体素质不过关的人就很可能会在这之后病倒,反而损失了很多东西。若是注重身体素质,哪怕每日只做半小时运动,也会大大提高自己的高强度工作的耐性,从这个长远角度来看,收益一定是高的。

另外,学会游泳不仅仅是锻炼身体,也是学会一种生存技巧,说不定在今后就会救自己。

情:运动也是一种交际的方式,若是你的孩子不参与运动的话,会损失一批可以有交集的好友,甚至会和他人产生隔阂,无论怎样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利的。

第五个问题:“你前面说到了游泳是生存技巧,为什么这条新闻里注重写的是这是清华90年老校规,而不是游泳的各个好处呢?”

具体的记不清了,就围绕两个关键词来讲就可以。

中华民族注重“传承”,清华注重营造“集体感和归属感”。

第六个问题“那这么写老校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

问题还没说完就打铃了,时间到了,中间那个老师就让我不用回答了。

当时我可能会回答:“可能会让大家觉得缺乏创新和陈腐,需要融入科技来提高这个校规的现实针对性。”

(最后看老师脸色还可以,自谦一把顺便探寻一下面试情况)

我说:“因为这几个问题准备不是特别充分,所以可能有点啰嗦,抱歉了。”

老师笑笑说:“没事,挺好的。”

心里就有点底了。

最终面试26分(满分30分)。

1.一些建议

面试这东西最看重应变能力,这个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定要好好训练,因为北大清华的面试很可能每年都有变化,其他该做的准备要先做,具备应变能力与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小技巧啥的能有则有,没有也不要紧,清华面试时可以红一点专一点,容易让教授产生好感,具体的看前面细节都有。

四、寄语

“该来的总有再来的时候,该走的不会在这里停留。”

尘埃落定的事就让它过去,别让它烦心。“去哪儿都可以”应该是努力结束后的心态,而不是为不努力找的借口。

活得开心其实对于我来说还是最重要的,所以一直觉得“疯魔成性”挺符合我这个人的,也希望无论如何,大家都过得开心。

加油吧,祝你们多为意外之喜而乐,少为无妄之灾而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