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环境对学生参与的影响作用

高校环境对学生参与的影响作用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院校环境中的院校教学政策及其实践是影响学生参与的最重要因素。院校在组织使命和运作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校园资源和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参与平台,则能有效提高在校生的参与程度。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院校环境中学生支持服务系统对于学生参与和学生成就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

高校环境对学生参与的影响作用

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而其中除学生的家庭背景、入学前学业能力等因素之外,院校环境是学生参与的重要影响因素。正如齐克林(Chick-ering)和甘姆森(Gamson)所指出,“良好本科教育实践的七大原则”(包括师生间的亲密互动、学生间的合作性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的反馈机制、强调在学习中投入时间、向学生传达教师的高期望、尊重能力和学习的多元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Chickering,Gamson.1987)。高等院校所提供的各类教学活动与实践对学生参与形成有效的激励作用,促进其学习(Chickering,Reisser,1993)。

首先,高等院校的学生规模、选拔性、学生的种族构成等组织禀赋和结构性特征是学生参与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就学生规模而言,大量研究证实,较低的师生比和小班教学模式能促进师生间形成亲密关系,小规模、高选拔性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更能积极参与相关活动(NSSE,2003)。由于部分小规模院校地处偏远,学生大多居住在校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学生参与的程度(Kuh,2006)。

从院校选拔性来看,研究发现,院校选拔性对学生教育期望、教育获得、职业地位、长期收益具有重要影响作用(Pascarella,Terenzini,1991)。此外,院校选拔性指标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机构的资源充足性,高选拔性院校可提供更多学习、社会方面的参与机会,运用更有吸引力的资源,引导学生更多地投入学习,进而获得学业成功。然而,院校选拔性的作用路径少有直接影响,大多通过同伴社会经济地位,间接影响学生参与(Astin,1997)。针对国内高校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参与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作用,王纾的研究发现,虽然包括高考选拔分数线、师生比、本科专业数、精品课程数的院校教学资源并没有对学业成就形成直接影响,但教学资源通过对于学生参与、校园支持度和课程要求的影响路径,对学业成就形成间接影响作用(王纾,2011)。

院校环境中的院校教学政策及其实践是影响学生参与的最重要因素。院校在组织使命和运作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校园资源和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参与平台,则能有效提高在校生的参与程度(Pike,Kuh,2005)。(www.xing528.com)

美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范式转变,从提供传统的教学服务向强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习转变(Barr,Tagg,1995)。魏德汉姆(Windham)指出,为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课程和相关教学活动必须包括“互动、探索、适切性、多媒体和讲授”五大要素(Windham,2005)。特勒(Trowler)和瓦哈姆(Wareham)则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参与的作用性。他们指出,强调知识传授性的传统主义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学生的规范性、依从性学习参与;强调学生主动思索的进步主义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课堂内参与,也能提高其课外学习参与;强调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性的社会重构主义(social reconstructionism)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参与超越课堂场域,促使其积极参与知识不公平结构的改造;而重视实践应用技能传授的企业主义教学模式则能促进学生在以工作为导向或职业性学习中的积极参与(Trowler,Wareham,2008)。金子元久则提出,作为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改革策略,高等院校需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中一方面强化学习的制御机制,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双向互动型教学方式(金子元久,2017)。

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王莹等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其中灌输式教学方式最容易导致浅层学习动机和策略,而引导式教学方式则使学生采用深层学习策略(王莹,等,2016)。王娟娟、李华指出,我国学生课堂参与行为欠佳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局限于“传递—接受”的传统模式,不善于利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王娟娟,李华,2016)。鲍威研究发现,课程设置强调体系性和实践应用性,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生动灵活性,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院校满意度和相关学业成就。然而,面对扩招后高校学生特质和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严重滞后(鲍威,2008;2016)。利用学生参与的多维度结构,石卫林研究则进一步验证了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将在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对学生学业参与形成影响作用,并由此间接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石卫林,2011)。

此外,高校内部的师生互动显著促进学生参与。教师在促进学生参与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参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Umbach,Wawrzynski,2005)。当然也有研究指出,师生互动对于学生参与的影响作用存在着前提性满足条件,相对而言,学术准备充足、学业投入较多的学生,与教师交流较为频繁(Hu,Kuh,2002)。即便在国内高校学生参与的研究中,师生互动对于学生参与的作用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印证。朱红研究发现,学生与专业教师的互动,能够直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课后学习、跨专业学习以及课外活动等多种学生参与途径,并由此间接提升学生发展(朱红,2016)。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院校环境中学生支持服务系统对于学生参与和学生成就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特别在那些大规模高等院校中,校园中的学术辅导服务、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学生支持服务对于学业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弱势群体尤为重要,能够为这类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促进其智能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最大化(Bridges,2008;Happer,Quaye,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