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究工程成果:延续传统写实风景画

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究工程成果:延续传统写实风景画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绘画使用写实手法描绘自然,风景画呈现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观,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依然存在。当然,由于后现代艺术的强大扩张力,写实绘画不可能占据艺术主流,风景画也很难承载极为丰富的当代文化意蕴,因此写实风景在当代的北欧艺术界只有一些零星表现。需要指出的是,由深厚的民族浪漫主义风景画传统的影响,挪威社会对写实风景画的兴趣显得尤其突出。因艺术家趣味不同,挪威当代的写实风景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究工程成果:延续传统写实风景画

当代艺术对传统写实绘画并不排斥。传统绘画使用写实手法描绘自然,风景画呈现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观,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依然存在。这是因为,人们对自然审美的需求是永恒的,传统绘画特有的书写性、唯一性和对象性等特征,也是新的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当然,由于后现代艺术的强大扩张力,写实绘画不可能占据艺术主流,风景画也很难承载极为丰富的当代文化意蕴,因此写实风景在当代的北欧艺术界只有一些零星表现。由于这个原因,风景画在新的文化语境下比然要采用新的态度,要表达新的趣味和内涵,由此才能寻找到自己的位置。需要指出的是,由深厚的民族浪漫主义风景画传统的影响,挪威社会对写实风景画的兴趣显得尤其突出。

图27 达格·胡,《雨中罗弗敦》,布面油画,212cm×460cm,2006年,画家本人收藏

挪威当代写实绘画的代表可推奥德·纳德卢姆(Odd Nerdrum,1944-)。奥德扎根于写实传统,深受伦勃朗和卡拉瓦乔影响,同时具有早期北欧画家勃鲁盖尔或博斯的启示录般的神秘气息。奥德认为自己的艺术“与时代如此迥异,我不得不放弃当今时代所信赖的艺术。我不得不藐视我自己的时代,不得不在孤独中描绘我自己。”[32]显然,他意图追溯传统,崇尚传统艺术的永恒价值。奥德主要画人物,但他总是把人物放置到幽暗、朦胧且深邃的大自然中,他笔下的风景是北欧自然体验的绝妙体现。他艺术影响了一批年轻艺术家,形成了一个称为“粗俗运动”(Kitsch Movement)的艺术潮流,这种反审美的态度,反而成为真正具有当代性的因素。达格·胡(Dag Hol,1951-)就是在他的艺术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风景画家。不过,达格·胡所追求的不是反审美,而是通过传统手法表达当代精神。他的风景有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喜欢描绘宏大的自然景观,特别是具有北欧特质的冰山、大海、森林和草原,同时他强调细腻的细节描绘。但达格·胡不局限于景物本身的真实,而是试图表达某种终极信仰或宗教情怀。作品《雨中罗弗敦》(Reine in Lofoten,2006)(图27)描绘挪威西北壮丽的大海景观,虽然海面上飘浮着微小的现代游艇,但画面祭坛般的构图,宏大深邃的空间,让人能够跨越时空进入到历史和永恒之中。达格的作品和他的宗教体验有关。他对印度和中国的哲学和宗教一直有兴趣,尤其迷恋印度教通过在大自然中冥思获得灵感和启示的过程。

因艺术家趣味不同,挪威当代的写实风景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比如,因设计达·芬奇桥闻名一时的卑尔根艺术家(Vebjørn Sand,1966-),同时也是一位写实油画家。他热衷描绘“二战”主题,很少专门画风景,但他很重视作为背景的风景的描绘。他笔法放松,形象朦胧,人物笼罩在由背景和光照形成的阴影和气氛之中。挪威版画家杨·巴克(Jan Baker,1939-)的风景则采用一种极富装饰性和生活情趣语言,描绘优美的乡村、繁华的城市夜景、五彩的街道、生活的点点滴滴,画家善于用丰富的细节、充满秩序的构图、丰富而强烈的色彩营建画面。显然,他的艺术代表了当代北欧人对待生活的全新态度,富有美感和趣味。风景画家奥诺夫·奥普达尔(Ørnulf Opdahl,1944-)同样以写实的姿态描绘挪威风景,但他的风景画则大刀阔斧的用聚焦的视角描绘北欧的尖利雪山,强烈的明暗对比、断裂式的简洁构图,都产生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这跟人们在挪威峡湾雪峰的体验是极为吻合的。北欧的华裔艺术家也在写实绘画方面也有特别的表现。奥斯陆华人画家袁惠娟女士就是一位坚持用风景画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艺术家。她喜欢将自己对童年和家乡的零星记忆和自己在北欧的风景体验组织在一起,用细腻笔调和柔美色彩叙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充满了真情实感,画面具有一种纯真质朴的气息。(www.xing528.com)

丹麦当代也有一些坚持写实风景的画家,但和挪威相比,丹麦风景画的气质更倾向于具有印象派气息的写生风格,色彩明丽,景色优美,画家常常从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等早期现代主义绘画中获取灵感。不过,由于经历了抽象艺术的洗礼,这些新写实风景往往也变得更为单纯而明快。索伦·约尔特·尼尔森(Søren Hjorth Nielsen,1901-1983)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被看作丹麦风景画复兴的代表。他喜欢描绘哥本哈根城郊或者海滩附近阳光下的房舍、街道和草地,画面往往由几个大色块构成,色调温暖而明亮。相比之下,斯文·哈斯顿·米克尔森(Sven Havsteen-Mikkelsen,1912-1999)的风景画色调就更为浓郁一些,他的兴趣是跟基督教堂有关的传统老风景的意象,虽然他采用表现主义绘画的粗率笔触、浓烈的色彩,但画中的建筑或人物形象很容易让人进入到宗教的神秘氛围中。与奥舍德画家群有密切交往的约翰内斯·卡斯滕森(Johannes Carstensen,1924-2010)具有浓郁的印象派气息,他喜欢描绘有各色船只的蓝色大海,或者有各色房舍的绿色山林。他成熟期的作品采用类似点彩派的手法,但笔触也有凡·高或野兽派的感觉,具有装饰性,同时具有自然观察的新鲜气息。而另一位典型的风景画家伊布·艾斯纳(Ib Eisner,1925-2003),则热衷于用朦胧交错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描绘丹麦森林公园或城市公园的夏日景象。

和丹麦画家对印象派色彩的喜好有所不同,瑞典当代风景画家对材料和造型似乎更有兴趣。他们喜欢尝试油画、水彩、版画、壁画等各种材料,创造或单纯,或厚重,或潇洒,或稚拙的独特形象,给人以新颖之感。斯文·永贝格(Sven Ljungberg,1913-2010)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采用油画、水彩、版画等各种材料描绘具有瑞典特质的建筑、河流、街道、场景,线条谨密,色彩淡雅,既写实又有装饰性。而阿恩·伊萨克森(Arne Isacsson,1917-2010)则是一位知名的写实水彩风景画家。他既能以高超的技巧表现海滩岩石和雪地的纹理和质地,又能以恣意漫延的湿润色彩表现空气和海水的流动。至于对真实环境特征的准确把握,要推罗兰·斯文森(Roland Svensson,1910-2003)对斯德哥尔摩群岛景观的描绘。他采用炭笔、淡彩、版画、水彩等各种工具,善于以特写式的镜头,捕捉沿海极富地标性的特殊景观,并能表达特定天气和光照下的生动活泼的真实感觉。这种地理形态的真实性和对表现媒材的自由选择和运用,在很多瑞典写实风景画家的身上都是存在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坚持无政府女性主义和投身女神运动的作家和画家莫妮卡·霍(Monica Sjöö,1938-2005)就是一例。她的风景画类似图书的淡彩图案插图,单纯而富有象征性,具有民间绘画的质朴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