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八一精神的内涵解析

三八一精神的内涵解析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是“八一精神”的总结、提炼要体现当时的时代特点和语言特点,不能根据今天的需要、用今天的语言进行概括。敢于斗争,是“八一精神”的鲜明特点,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勇于创新是“八一精神”的主要内容。听党指挥、党指挥枪是“八一精神”的灵魂,也是人民军队的军魂。

三八一精神的内涵解析

对“八一精神”的研究应把握以下3个原则:首先是论从史出,八一南昌起义是“八一精神”的本体,要从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中来总结、提炼“八一精神”,不能脱离八一南昌起义来谈“八一精神”。其次要突出个性,“八一精神”的提炼、总结要突出八一南昌起义的特点,要有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不同之处。再次是“八一精神”的总结、提炼要体现当时的时代特点和语言特点,不能根据今天的需要、用今天的语言进行概括。[1]

1927年,正当北伐战争顺利发展的时候,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的白色恐怖下,在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严峻形势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2]

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白色恐怖下,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英勇壮举宣告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敢于斗争,是“八一精神”的鲜明特点,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们当今时代和社会里,特别需要有敢于斗争的精神。在社会上,与暴恐分子斗争,要有敢于斗争的精神;在党内,与腐败分子斗争,要有敢于斗争的精神;在国际上,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要有敢于斗争的精神。我们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没有斗争精神,没有血性,行吗?必须要有敢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敢于斗争,这不是敢为人先的问题。在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的白色恐怖下,要生存,就要斗争,就要反抗。革命前辈们想的是生存,挽救革命,而不是要争先,与谁争先?与国民党争先,国民党反动派早就动手了,还与谁争先!敢为人先,不是八一起义将士的本意和初衷。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彻底地认识了军队的重要性,于是党领导所掌握和影响的一部分军队发动了南昌起义,从此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开始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南昌起义后,中共前敌委员会坚持党对起义军的领导,探索如何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首先是起义后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起义军的各个师的师长、党代表和起义军的骨干力量大部分是共产党员,起义部队成为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起义军南下途中,中共前敌委员会在瑞金召开会议,就革命政权的性质、起义军的旗号等问题进行讨论,决定抛弃国民党的旗号,将革命委员会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改为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政权。

起义军南下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在赣南进行了3次整顿,史称“赣南三整”,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整顿了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所以说,勇于创新是“八一精神”的主要内容。南昌起义是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军队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开始。

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抱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跟着共产党走,参加南昌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起义军在向广东进军途中,遭到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部队损失严重,有些人动摇、革命意志不坚定,甚至离开了革命队伍,但大多数参加者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继续跟共产党走,坚持革命斗争。许多起义将士在起义军南下失利后,坚持革命斗争,到各地领导或参加起义,继续开展武装斗争。特别是那些参加南昌起义、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英烈,虽然没有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但他们以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永远值得人们崇敬和学习的。(www.xing528.com)

听党指挥、党指挥枪是“八一精神”的灵魂,也是人民军队的军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和不朽军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魂的铸造,起源于南昌,初铸于三湾,形成于古田,定型于延安,是一个日臻完备的历史过程。

南昌是人民军队军魂的发源地。在南昌起义全过程中,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起义部队的政治方向,成了起义军的坚强领导核心。参加起义的军队大都是在党掌握和影响下的武装力量。起义军主要军事将领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都是坚决“听党指挥”的。党的领导中枢前委不仅坚决贯彻中共中央的暴动决策,确保南昌起义的如期实施,而且在起义胜利前后制定了各种政纲和政策,如《土地革命宣传大纲》、劳动保护条例、财经税收政策等,使部队官兵和社会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解放工农的政治主张。以前委为代表的党的领导是南昌起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部队南下历经艰辛、浴血奋战的重要保证。

南昌起义部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明确政治倾向的、“听党指挥”的武装集团,这就为人民军队军魂的铸造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积极推进国共合作联合战线即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中共三大确定了实行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的方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4年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进行北伐战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破坏统一战线,使大革命归于失败。虽然大革命失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仍然重视统一战线的作用。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继续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一部分愿意继续革命的人士,起义成功后,中共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还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

八一南昌起义公开以国民党左派名义进行号召,并成立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委员会,这对于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国民党左派、民主人士和参加起义的一些军队,共同反抗国民党右派,扩大起义的影响,保证起义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八一南昌起义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公开以国民党左派名义进行号召,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

注释:

[1]姜廷玉:《论八一南昌起义精神的内涵和历史价值》,载《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2期。

[2]《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6页,人民出版社,1991。

[3]余伯流:《论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军魂的铸造》,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