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章:中华上下五千年(1)

第二章:中华上下五千年(1)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原始社会自此宣告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后羿把相赶走,自己称了王。寒浞也有私心,他在后羿外出游猎时杀死后羿,夺得了王位。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100年的混战,历史上称之为“少康中兴”。后羿把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商汤灭夏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它的最后一位君主叫桀。伊尹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名臣。

第二章:中华上下五千年(1)

夏商周时期

夏的家天下

禹死后,按理应该传位给贤明的人。然而,禹的儿子启有了私心,他在夏部落贵族的拥戴下继承了王位,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贪玩的太康

从启开始,历史上一种新的制度开始推行。

什么制度呢?就是王位的传承,采用父传子,而子再传子的方式,称之为“家天下”。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原始社会自此宣告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启得了天下以后,自命不凡,忘乎所以,一点儿也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醉生梦死,只图享乐。据说,他常到郊外去举行盛宴,大会宾客,往往是箫管钟磬齐作,歌舞升平。这时,一个部落首领有扈氏不服,起兵反抗。启和有扈氏发生了一场战争,最终把有扈氏部落消灭了。

在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再敢反抗。

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帝位。这个太康也不是一个明君,他不关心政事,反而喜欢打猎。据说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越打越起劲,去了100天也没有返回的意思。

这时候,部落首领后羿出现了,他一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

历史上,后羿是一位有名的弓箭手。他的射艺是百发百中的。关于后羿有一个传说,说古时候天空里本来有10个太阳,地面上热得像烤焦似的,给庄稼带来严重的灾害。大家请后羿想法子,后羿拈弓搭箭,“嗖嗖”几下,把天空里的9个太阳射了下来,只留下一

个太阳。这样,地面上气候适宜,不再闹干旱了。又说,古时候大河里有许多怪兽,经常兴风作浪,造成水灾,把禾苗淹没,人畜淹死,后羿用箭把这些怪兽都射死了,人们的生活才恢复了正常。

这一次,后羿知道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堵住了太康的去路。

少康中兴

就这样,太康失去了自己的王位,在洛水南面过起了流亡生活。

然而,后羿并没有自立为王,他另立了太康的兄弟仲康做新的夏王。其实,仲康也是一个傀儡,他死后,他的儿子相继位了。

后羿把相赶走,自己称了王。后羿以善射自居,当政后并不勤勉为国,也是四出游猎,并让寒浞代他管理国家。寒浞也有私心,他在后羿外出游猎时杀死后羿,夺得了王位。

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决心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

相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后来,相终于被寒浞杀了。这时,相的妻子正怀着身孕,被寒浞逼得没办法,从墙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少康。

少康长大后,听说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在有虞氏那里,少康招收人马,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后来,他又得到忠于夏朝的大臣、部落的帮助,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100年的混战,历史上称之为“少康中兴”。

历史档案馆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因射日受到百姓的尊敬,于是王母娘娘赐给他一包不死药。据说,一人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两个人一起服用可以长生不老。后羿把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有一天,后羿带着众弟子外出狩猎,有一个叫蓬蒙的弟子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走后,蓬蒙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就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她的身子立刻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

嫦娥离开后,后羿思念妻子,就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后来,百姓们也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商汤灭夏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它的最后一位君主叫桀。桀是一个残暴的昏君,他为了自己享乐,四处搜刮民财,还发动战争抢夺财富,让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最终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商部落的崛起

在夏朝东方有一个属国——商。商的部落首领叫汤,他非常贤明。

有一次去打猎,他看到有人四面张网捕鸟,希望四面八方的鸟儿都能被网中。汤于心不忍,命令那人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网,并祷告说:“愿意逃走的鸟儿,你们就逃走吧。不愿意逃走的可以落入这网中。”

这个故事很快传到其他属国首领的耳朵里,大家都称颂汤宽大仁慈,纷纷归顺了汤。看到夏朝人民苦不堪言,汤决定率领诸侯和部落兵士去讨伐桀。

夏桀这样荒淫无度,大臣关龙逄实在看不下去,就劝说道:“大王,不能再这样了,长此以往会丧失民心的,恐怕江山不保啊!”夏桀顿时勃然大怒,下令把关龙逄杀了。

汤知道后,立即派人到京城哭祭关龙逄。

夏桀心想,这不是跟我过不去吗?于是下令把汤抓了起来,关押在天牢里,直到气消后,才将汤释放出来。

这件事后,汤感到夏桀越来越昏庸、暴虐,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便有了推翻夏朝统治的决心。但推翻夏朝可不是件小事,所以在表面上,汤还得装作服从夏桀,暗中却在加紧扩充势力,等待时机。

有一次,汤和手下伊尹商量讨伐夏桀的事。

伊尹说:“现在夏桀还有力量,我们不能轻举妄动,不如先不去朝贡,试探一下,看他会怎么样。”汤按照伊尹的计策,停止对夏桀的进贡。这样一来,夏桀当然不高兴,便命令九夷发兵攻打商汤。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臣

伊尹见夷族还服从夏桀,知道时机还不成熟,就让汤赶快向夏桀请罪,继续给夏进贡。一年后,九夷中一些部落终于不堪忍受夏桀的欺压,纷纷叛离夏朝。这时,伊尹就对汤说:“讨伐夏桀的时机成熟了。”伊尹又给汤出了个妙计,要汤在出征前开个誓师大会,对大家说:“不是我想反叛,实在是因为夏桀作恶多端,是上天的旨意要我消灭他,我不敢不听从天命啊!”果然,汤借上天的旨意来动员将士,再加上将士们早就恨透了夏桀,因此在士气上获得了很大的优势。

汤率领的军队和夏朝的军队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打了一仗,商汤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夏桀只好逃往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汤率兵追到那里,把桀流放在南巢,直到他死去。

汤建立了商朝,就这样代替了夏。

自禹至桀,自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夏朝共传14世、17王,历470年,而商只有百里之地,却在倏忽间就把泱泱之夏消灭了。

伊尹是个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后被任命为“尹”,做了宰相。伊尹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名臣。

历史档案馆

四羊方尊

距今4000年左右,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夏朝就有了,在商代,其工艺水平更加突出。

殷墟出土的青铜礼器有数千件,它们以酒器为主,造型美观,纹饰精巧。商代的青铜器铸有铭辞,往往一器只有一字或数字,后来有长达四五十字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它有巨大的方形口,长颈、折肩、浅腰、高足,四面和每面中都有脊,将造型艺术与艺术装饰高度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姜太公渭水垂钓

商朝最后一个王叫纣,是一个把国家大事忘得一干二净,只知道放纵享受的人。他滥施暴行,激起了老百姓的愤恨。恰恰这时,一个部落正逐步兴盛起来,这就是周部落。

古老的周部落

周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后来,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将部落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他的孙子姬昌当首领时,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姬昌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跟纣王恰恰相反。纣王每天只知道喝酒、打猎,对老百姓滥施刑罚。而姬昌禁止贵族喝酒、打猎、糟蹋庄稼,还鼓励部落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

姬昌能虚心待人,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一些有才能的人纷纷前来投靠。周部落迅速强大起来,对商朝自然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有个叫崇侯虎的大臣对纣王说:“大王,姬昌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样下去的话,恐怕对商朝不利呀。”纣王听后,立即下了道命令,把姬昌抓住关了起来。

姬昌被抓后,周部落的其他头领很是不满。

有人就出主意,说:“纣王荒淫无耻,只能将许多美女、骏马和珍宝献给他,再送许多礼物去贿赂他的亲信大臣。相信纣王见了美女、珍宝,一高兴,就会放过我们的头领。”果不出所料,姬昌真的被放了回来,也认识到了纣王的昏庸和残暴。

姬昌决定讨伐纣王,建立新的王朝。可他身边没有一个能统筹全局、治国治军的人才,这可如何是好?

有一天,姬昌坐着车,带着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正坐在河岸上钓鱼。有意思的是,这位老者的钓钩离水面三尺高,而且竟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其间,老人总是高高地举起钓竿,自言自语地说:“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就连打柴的人都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姜子牙出山

姬昌觉得这位老人一定不简单。于是,他下了车,走到老者跟前,行了一个重重的礼,紧接着两人攀谈起来。

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有名的姜子牙。

姜子牙又叫姜尚,人称“姜太公”,他精通兵法、谋略,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经过几句闲谈,姬昌心想:“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吗?”于是,他激动地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一位了不起的能人,帮我把周兴盛起来。我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说罢,他就请姜尚一起回宫。

在姜尚的指挥下,没过几年,周部落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归附周的部落也越来越多。就在准备征伐纣王的时候,姬昌却害了一场大病死了。

如此一来,伐纣的任务自然落在他的儿子身上。

历史档案馆

奴隶殉葬制度

商是奴隶制国家,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活着的时候欺压奴隶,让奴隶为他们服务,而他们死后,也妄图继续让奴隶来服侍他们。当一个奴隶主死了,他们会用大量的奴隶来殉葬,也就是说,把活人和死去的奴隶主一起埋葬。从殷墟挖掘出来的商代贵族墓可以看到奴隶殉葬的情景。在河南安阳武官村一座经过两次盗掘的商代大墓里,殉葬人数多达79人。从殷墟挖掘的其他很多墓里,也有杀殉、生殉和杀祭的残骸,可见奴隶生活的悲惨。

武王伐纣

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即位,也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姜子牙为军师,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这时候,纣的残暴行径越来越猖狂。

武王伐纣(www.xing528.com)

一天早晨,商纣王在鹿台上与自己的宠妃妲己一起赏景。

此时正值隆冬时节,他们见远处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赤着脚蹚水过河。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怕冷一样,而后面的年轻人却缩手缩脚。纣王觉得奇怪,便问妲己。妲己说:“这是因为老人的父母生他时很年轻,因此他的骨髓饱满、精血旺盛;而后面的年轻人则相反,是一对老年夫妇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饱满。”纣王不信,就命武士将二人抓来,当场砍断他们的脚胫骨好看个究竟。

这件天理难容的事引起了商朝贵族的不满,纷纷劝谏。

纣王不听,反而怪罪这些老臣,甚至剖开他叔叔比干的胸膛,说要看看他有什么心眼儿。武王得知纣王众叛亲离,气数已尽,随即决定正式出兵讨伐纣。

周的兵车有300乘、精兵5万,由武王和军师姜子牙统帅,在孟津与其他诸侯会师后,一路浩浩荡荡向东进发。在前行的路上,有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挡住了大军的去路,他们是来劝阻武王伐纣的。

牧野之战

这两个人是北方孤竹国王的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

孤竹国王喜欢小儿子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伯夷知道父王的意图后,就主动离开了孤竹。谁知,弟弟叔齐不愿接受哥哥让给他的王位,也躲了起来。后来,他们两人就来到了周的领地。

武王只好停下来,接见他们。两人对武王说:“纣是当朝天子,你是个臣子,臣子怎么可以讨伐天子,这是大逆不道啊。”听了这话,武王一脸的不高兴。姜子牙在旁边一看,忙劝说武王:“这两人不过是书呆子,不必与他们一般见识。”没想到,伯夷和叔齐见劝说不行,竟躲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南)绝食自杀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宁死不吃周粟的故事。

之后,在武王和姜子牙的指挥下,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打到离朝歌很近的牧野(今河南淇县)。纣王慌了神,在慌忙中凑了17万人马,由他亲率到牧野迎战。

他本以为,武王只有区区5万人马,自己是有把握打胜的。可让纣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士兵大多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俘虏,再加上士兵们对纣王也是恨之入骨,更别说为他打仗了。这些将士在战场上掉转矛头,和周军一起攻打起纣王来。战争还没正式开始,商朝军队就土崩瓦解了,周军乘势一直追到都城朝歌。

见大势已去,纣王就逃回朝歌,命人将宫里的珍奇宝贝搬到鹿台,然后点了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商朝自此宣告灭亡。

历史档案馆

分封诸侯

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周灭商和东征以后,分封了诸侯,诸侯的君位可以世袭。受封的主要为同姓子弟,也有异姓功臣。利用册封,周天子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赐给受封的诸侯,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诸侯国。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有权将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应定期进行朝贡,还应该随时准备率领自己的武士和军队,接受周天子的调遣。

分封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是周朝社会的基本结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周公辅佐成王

商朝灭亡后,武王建造了一座新都,定名为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周”。

周公辅政

姜子牙功劳最大,被分封齐国;周公旦被分封鲁国,召公奭被分封燕国。到武王的儿子成王时,一共封了70多个诸侯国。

武王死后,他的儿子成王姬诵继位。姬诵当时只是一个刚满13岁的孩子,根本不能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所以大事都由周公旦掌管。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其实,武王临终时,想把王位传给周公。周公是武王的同母弟弟,德才兼备,可周公对武王婉言谢绝了。

周公辅政后,竭尽全力整顿内政,管理国事,兢兢业业。

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心里却不舒服,在外面到处造谣,说周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日后想当王。到处是流言蜚语,连年幼的成王也疑惑起来。

听到这些话,周公心里不是滋味。

周公首先与召公奭诚心地谈了一次话,说自己绝没有什么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相信谣言。召公奭看周公诚恳的样子,也被感动了,最后消除误会,重新与周公合作共同辅佐成王。管叔和蔡叔仍不死心,竟悄悄商量决定消灭周公的势力。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可他们知道深浅,知道自己绝不是周公的对手,怎么办呢?他们想到了武庚,约他一起反叛。武庚本是纣

王的儿子,武王灭商后,为安

抚商朝的残余势力,消除他

们的疑虑,封纣王的儿子武

庚为殷侯,将其留在殷都。

但武王还是不太放心,就把

殷商的旧地分封给3 个兄弟

管叔、蔡叔和霍叔,让他们负

责监视武庚的行动。武庚本就有

许多不满,再加上管叔、蔡叔的怂恿,就答应和他们一起起兵,闹起了叛乱。

获得消息的周公迅速

调遣军队,奉成王命令领兵东征。

经过3年多的苦战,叛乱被平定下来,武庚也被砍了脑袋。管叔觉得自己没有脸面见自己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而蔡叔呢,也落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在此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要是把这些人留在原来的地方,周公很不放心,可为了不重蹈覆辙,他决定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东都,作为控制东部的政治、军事重镇,把反对周朝的商朝遗民迁到这里,派兵驻守,监视他们。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不惧怕流言和猜忌,而是以赤胆忠心竭力辅助成王,在他执政的7年里,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

此外,周公还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周礼》,成为其后很长时期的国家制度。到周成王满20岁时,周公才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不久,周公就去世了,可他却留下了千古美名,受人景仰。

历史档案馆

周礼

周朝的社会道德规范统称为“礼”,在举行礼仪活动时,常常有歌舞相伴。相传,西周的礼乐是由周公旦制定的。周公对以前的礼乐进行了加工和改造,划定了皇室奴隶主贵族的等级与特权,将他们分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个等级层次,并对他们各自的服饰以及祭祀、会盟、宴饮、朝贡、婚嫁、殡葬时的仪式都做了规定。后人就将这些称为“周礼”。这些尊卑有序的周礼,是针对奴隶主贵族的,而对于广大的老百姓,周公又制定了很严酷详细的刑律,据说有3000条。后来人们常说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指的就是周公的这套制度。

骊山烽火戏诸侯

烽火台是古代军事信号的传输通道,是重要的军事堡垒。可有人为博美人一笑,竟然拿它戏耍诸侯,最终丢掉了江山社稷。这个人就是在历史上留下臭名的周幽王。

把褒珦抓进了监狱

周幽王这个人啊,根本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知道吃喝玩乐,到处物色美女,难保江山不被葬送。有个叫褒珦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就好言相劝幽王。

幽王非但不听,还让人把褒珦抓进了监狱,一关就是3年。

褒珦的家人知道后,千方百计想救他出来。有人出了个主意,说幽王喜欢美女,想必这是唯一能救褒珦的办法。于是,褒珦的家人从乡下买了一个漂亮的姑娘,给她起名褒姒,还教会了她唱歌跳舞,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后送给了幽王。周幽王一见褒姒就喜欢得不得了,随即下令释放了褒珦。

谁知,这个褒姒是一个冷面美人,整天板着一副面孔。

周幽王用了好多办法,都没能让自己的美人笑出来。他心里不是滋味,随即吩咐下去,说:“谁能让王妃笑一下,就赏他1000两黄金。”

一个叫虢石父的大臣,最喜欢奉承拍马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就去拜见幽王,说:“我想到一个好主意,只要大王点燃骊山烽火,和诸侯们开一个玩笑,王妃见这么多兵马扑了个空,定会哈哈大笑。”周幽王一听虢石父的话,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不一会儿工夫,20多座烽火台狼烟四起,鼓声如雷。

一笑值1000两黄金

远处的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是犬戎来进攻了,纷纷带领兵马前来救援。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根本就没什么敌情。见到这么多将士个个身披戎装盔甲,气急败坏的样子,美人褒姒真的笑了。这一笑,周幽王高兴了,对城下的将士说:“辛苦你们跑一趟,没什么事,你们都回去吧。”事后,虢石父得到了1000两赏金,而诸侯们却憋了一肚子委屈,愤愤地回去了。

自从褒姒被宠幸后,幽王就被迷得神魂颠倒,他废掉了原先的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被废的宜臼无路可走,只好逃难到自己的外公家——申国。要知道,申后的父亲申侯可不好惹,为帮女儿和外孙出气,他串通犬戎和吕等国,决定起兵攻打周朝。

这次,犬戎真的来进攻了。

驻守骊山烽火台的将士再一次点燃烽火,等待援救。谁知,刚刚被戏耍过的诸侯们以为又是周幽王的把戏,都没当回事。周幽王孤军作战,最后被杀于骊山之下,而褒姒也被抢走了。

过了几天,诸侯们才听说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他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

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

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

令手下把周朝多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便撤退了。

犬戎走后,原先的太子姬宜臼即位,也就是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把周朝定都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历史档案馆

骊山烽火台

古时没有发达的通信手段,所以一旦有了战事,只能靠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而烽火台,就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相当于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立的,遇到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信息。骊山位于今陕西临潼区南,是秦岭山脉一个支峰,“骊山晚照”为古关中八景之一,山顶有烽火台,相传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地方。不过,现在的烽火台是后来修建的,是骊山的一道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