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征服南平国和武平政权提振士气

宋朝征服南平国和武平政权提振士气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乾德元年正月,宋军在慕容延钊、李处耘的率领下出征,南平国主高继冲投降,武平政权也很快灭亡。宋军初战告捷,极大地提振了士气。南汉辖区包括今广东全省及广西东部,国主刘在诸割据政权中最为昏庸残暴。南唐国主李煜派学士承旨徐弦至汴京,请求宋太祖缓兵。太平兴国二年和三年,太宗先后将割据漳、泉的陈洪进和吴越国主钱俶召至开封,二人上表献土,福建漳、泉二州和吴越十三州并入宋朝版图。

宋朝征服南平国和武平政权提振士气

赵宋王朝的统一战争从荆湖地区的武平和南平政权开始。乾德元年(963)正月,宋军在慕容延钊、李处耘的率领下出征,南平国主高继冲投降,武平政权也很快灭亡。宋军初战告捷,极大地提振了士气。荆湖地区“南通长沙,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宋朝吞并荆湖后,将势力扩展到长江以南,占领了长江中游战略要地,切断了后蜀和南唐之间的联系。从此,宋朝可以左顾南唐,右瞰后蜀,南通南汉,为以后攻灭这些地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宋军占领荆湖,后蜀东、北两面均处在宋朝威胁下。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宋太祖下令攻蜀,仅用时66天,后蜀孟昶就奉表请降,后蜀所辖45州、198县归入宋朝版图。宋朝继而以四川、湖南为基地,形成进攻南汉的有利形势。南汉辖区包括今广东全省及广西东部,国主刘在诸割据政权中最为昏庸残暴。开宝二年(969)九月,宋太祖命潘美、尹崇珂、王继勋等率军进攻南汉。刘走投无路,身着素服到宋军阵前投降,南汉灭亡。

随着南汉的灭亡,宋朝不仅拥有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江北地区,又占领了珠江下游,对立国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南唐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开宝七年(974)九月,大将曹彬统兵讨伐江南。临行前宋太祖告诫曹彬:“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烦急击也。”宋军一路攻城拔寨,于开宝八年(975)二月陈兵金陵城下。南唐国主李煜派学士承旨徐弦至汴京,请求宋太祖缓兵。宋太祖按剑斥责:“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年年底,宋军攻破南唐都城,李煜率群臣投降,南唐灭亡。

经过十余年的征讨,宋太祖依次削平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只有北汉、吴越和割据漳、泉的陈洪进尚未纳款。开宝九年(976),太祖壮年而逝,接下来的统一大任,便有待继位的太宗来完成。太平兴国二年(977)和三年(978),太宗先后将割据漳、泉的陈洪进和吴越国主钱俶召至开封,二人上表献土,福建漳、泉二州和吴越十三州并入宋朝版图。太宗不费一兵一卒,剪灭吴越国和陈洪进,紧接着将目光投向北汉。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太宗御驾亲征讨伐北汉。五月,北汉主刘继元出降,北汉灭亡。(www.xing528.com)

北汉灭亡后,宋朝的统一事业基本完成,五代时期分崩离析的局面基本结束。回顾宋朝的统一战争,首先离不开宋太祖个人超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太祖继位之初,面临复杂的政治环境,能够敏锐地因应时势,确立“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取荆湖、下西蜀,储积充羡,为统一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战争过程中,太祖的个人才能更展现得淋漓尽致,战略应用灵活,战术变化多端,知己知彼,指挥得当,因此所向克捷。

宋朝能够再造一统,也是因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王夫之说:“宋承五代之余,人厌干戈,枭雄之气衰矣!江南、蜀、粤之君臣,弄文墨,恣嬉游,其甚者淫虐逞而人心解体。”五代时期兵连祸结,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饱受战争之害的广大民众渴求社会安定,经历着杀伐混战的诸割据政权也气势日颓。后蜀孟昶穷奢极欲;南汉刘波斯女嬉戏宫中;李煜沉湎酒色,不理政事。他们的昏庸腐朽致使军心涣散,士民不附,与赵宋政权的蒸蒸日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赵宋王朝成为一时人心之所寄。荆南孙光宪、蜀相李昊都曾预言宋朝将混一天下,南汉内常侍邵廷琄也称:“天下乱久矣,乱久必治,今闻‘真主’(指太祖)已出,将尽有海内,其势非一天下不能已!”来自不同政权的政治精英不约而同地产生同一种认识,充分说明宋朝的统一战争,诚为势所必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