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港南区历史概况及革命斗争历史

港南区历史概况及革命斗争历史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港南区历史悠久,拥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贵县解放后,初属郁林专区。1988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贵县建制,设立县级贵港市。改市后仍属玉林地区,行政区域不变。1996年6月22日,地级贵港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在原县级贵港市南部地域设立港南区,属地级贵港市管辖。6月28日,港南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港南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

港南区历史概况及革命斗争历史

港南区历史悠久,拥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

自秦至唐,今港南地域一直是祖国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要地,是融合了中原夏文化和岭南粤文化而形成的“布山文化”的发源地。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布山县(属桂林郡)起,历经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港南区分属郁林郡、郁平郡、南定州、尹州、郁林县、怀泽县、贵州、贵县。

秦代,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桂林郡,郡治所及布山县治所同在今港南区南江村。秦末,桂林郡更名郁州,布山县属郁州,属南海尉赵佗建立的南越王国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布山县属郁林郡。布山县治所郁林郡治所仍同在今港南区南江村。

王莽新朝,改郁林郡为郁平郡,布山县属郁平郡。

东汉,布山县属郁林郡,布山5县治所及郡治所均在今港南区南江村。

三国时期,郁林郡布山县属吴国。222年至252年,吴郁林郡太守陆绩在今港南区南江村筑城,郡治所及县治所均设于此。

晋代,布山县仍属郁林郁。

北朝时期,宋、齐时代置布山、郁平、怀安3县,属郁林郡。郡治所和布山县治所保持不变,郁平县治所在今港南区湛江镇双联村古城屯,怀安县治所在今港南区木梓镇。梁、陈时代(503—589),布山、郁林(原郁平)、怀泽(原怀安)、龙山4县,属南定州。

隋代,开皇十年(590年),南定州改尹州,布山属尹州。大业二年606年),布山、龙山、武平、怀泽并称郁林县,与马度县同属广州。从此不再沿用布山县之名。

唐代,武德四年(612年),置郁林、怀泽、义山(原马度县,多为今贵港市地)、潮水(今多属贵港市)4县,设南尹州总管府,府治龙山今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属岭南。贞观九年(635年),改属贵州(南尹州改名贵州,因贵港市北山古名宜贵山而名),州治及郁林县治所均在今贵港市城区郁江北岸。天宝九年(742年),改属怀泽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贵州。(www.xing528.com)

五代十国,郁平(原郁林)、怀泽、义山、潮水4县同属贵州。

宋代,开宝五年(972年),怀泽、义山、潮水、郁平并称郁林县,属贵州怀泽郡。州、郡、县三级治所均在今贵港市城区。

元代,撤怀泽郡,郁林县直属贵州。州治、县治均在今贵港市城区。大德九年(1305年),存州裁县,贵州境内不再沿用郁林县之名。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降贵州为贵县,是有贵县县名之始。贵县属浔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贵县属浔州府。民国二年(1913年),撤府设道,贵县属郁江道。民国三年(1914年),贵县属苍梧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贵县属苍梧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苍梧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属梧州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属梧州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贵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即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国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1947—1949),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区治郁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贵县解放后,初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属南宁专区,同年8月属宾阳专区。1952年8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属郁林专区。1971年,郁林专区改称玉林地区,贵县属玉林地区,今港南区域属贵县地。1988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贵县建制,设立县级贵港市。改市后仍属玉林地区,行政区域不变。区境属县级贵港市地。1996年6月22日,地级贵港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在原县级贵港市南部地域设立港南区,属地级贵港市管辖。6月28日,港南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港南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

早在清道光年间,就有邱二娘、黄全义、黄鼎凤等领导的反清斗争。1913年,港南进步人士潘乃德等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并与罗佩珩等在贵县、桂平、平南、藤县等地组建民军,开展反清武装斗争。

1919年五四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发生后,港南青年学生谭寿林被推选

为贵县学生联合会会长。他发动县城的中小学师生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抵制洋货和日货。1927年,中共广东区委派贵县籍党员陈培仁、杨威汉(杨千山)等在县城和桥圩发展了第一批党员,分别在县城和桥圩建立了贵县最早的两个党支部。1930年,在中共贵县县委书记陈岸的领导下,东南洋三乡(即东井塘乡、南溪桥乡、洋七桥乡)的农会和工农游击队在开展减租斗争和游击战中不断取得胜利。1944年12月中旬,中共贵县香江乡地下党支部书记谭镇邦组织民众与大岭自卫队互相配合,在思怀河口大角滩一带袭击日军船队,击毙日军大队长渡部一郎中佐等日伪军40余名,击沉和虏获敌船6艘,生俘日军军官横山小二郎等人,缴获一批武器物资,大大鼓舞了民众的抗日斗志。1945年3月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在贵县大江乡香江村爆发,随即在香江村成立了谭镇邦为县长的贵县抗日民主政府,以及以谭留科为司令员、赖志廉为参谋长的贵县抗日自卫军,后因国民党军警及反动地主武装的疯狂反扑,黄彰、谭留科、赖志廉等60多人牺牲。从大革命时期到贵县解放,港南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