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军旅舞蹈,宁夏艺术史

明清军旅舞蹈,宁夏艺术史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军中的“鼓舞”在宁夏也十分时兴。明太祖为防止蒙古军的侵扰,在北方防线共设九个军事重镇,统称“九边”,宁夏与固原占两边。以此推测,社火队沿门子表演之习俗,在清康熙时已形成,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宁夏的民间舞蹈大约在明清两代已基本定型,并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虽有少量舞蹈失传,但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

明清军旅舞蹈,宁夏艺术史

明朝建立之初,因战略需要,曾将宁夏平原百姓悉迁至关中西安,陆续将齐、晋、燕、赵、周、楚之民移居宁夏,来了一个人口大换班。宁夏的新居民在朝廷提倡下,开渠修坝,稼穑耕耘,出现了“千顷良田凭富足,万家编户获安居”(《嘉靖宁夏新志》)的局面。经济富裕了,生活安定了,黎民百姓对娱乐有了浓厚的兴趣,劳动之际,夯歌四起,“漫听康衢歌击壤”“且闻击壤歌”,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象。元旦之时,“土牛彩燕送春来,淑气初回。正是太平时节,万方歌舞春台”;除夕之夜,“鼓角数寒更,香袅灯明,笙箫沸鼎杂歌声”;征战归来,“儿童竹马拜征鞍”(《嘉靖宁夏新志》),字里行间无不反映出宁夏新居民的歌舞文化新貌。从《嘉靖固原州志》“元宵节城中各门户皆悬灯,玻璃纱绢有别,各乡有社火秧歌,铁行有打铁花之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把宁夏歌舞艺术泛称“社火秧歌”在明代已形成,至今,宁夏人仍将每年春节娱乐时表演的各类民间歌舞统称“耍社火”。而“打铁花”的风俗在宁夏更是多不胜举,此风俗在中宁等县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宁夏民族民间舞蹈中尚有赴扬州“观灯”的内容,当地人说:“到扬州是走亲戚。”此言验证了宁夏有不少扬州移民明末清初,青铜峡广武人曾自筹资金派戴志孟、张贵、杨益民三人(祖籍扬州)先后两次赴扬州专学扎灯技艺,此地的花灯从此闻名遐迩,不但有供赏的“桥灯”“九莲灯”“阁楼灯”,而且戴志孟等人受到扬州民间舞蹈的启发,创立灯班,自编《降福灯》《小花灯》等灯舞,此事在广武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人口的更新带来了舞蹈文化内容的更新,外来舞蹈在宁夏山川扎根,直接影响着宁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

与此同时,军中的“鼓舞”在宁夏也十分时兴。明太祖为防止蒙古军的侵扰,在北方防线共设九个军事重镇,统称“九边”,宁夏与固原占两边。戍边之地,战事频发,军队靠擂鼓鼓舞士气,将帅靠击鼓运筹作战,故督战之鼓声、冲锋之鼓声、欢庆之鼓声不绝于耳。《嘉靖宁夏新志》所收的边塞诗中有较多对鼓的记录:“细柳营中听鼓鼙”“鼓吹喧阗战士欢”“风外钲鼓动,霜前剑戟明”“大鼓小鼓填”“风传鼍鼓填”“鼓鼓万声和”等。将士们的喜怒哀乐和鼓联系在一起,不但鼓的使用率惊人,而且鼓的品种多样,有大鼓小鼓之分,鼙鼓鼍鼓之别,宁夏的鼓舞相当壮观。现遗留的《八桶鼓》据说原系军中鼓乐。现大部分鼓舞虽已失传,但旧时部队“画图八阵羽毛森”似的阵式,在宁夏民间舞蹈中随处可见:有用旗布阵的,如《中卫龙舞》;有用人跑阵的,如同心《跑场子》、彭阳《跑场子》、中宁《隋朝秧歌》等,这或许是战斗中摆阵的延续。

除鼓舞外,还有健舞、剑舞和弓舞,宁夏诗人的诗作中多有记载:“健舞斑丝槊,双弯神臂弓”“停君舞宝剑,听我弹唱琴”(《嘉靖固原州志》)等。边人在闲暇之余挥剑弄弓、健身自娱的悠然场面跃然而出。朱元璋登基后,将其子孙册封全国各地,第十六子朱栴封在宁夏。朱栴在银川南薰门内修建了庆王府,府内设施编制一应俱全,设有典乐编制,专配二十七户乐工,于城郊等处建有“舞榭歌楼”供达官显贵们消遣,反映出歌舞艺术在上层阶级的繁荣时兴。

清代纂修的各县志书中,记录的有关风尚习俗(如以戏酬神、祭春牛、敬土神等)和民间歌舞形式(如《高跷》《竹马舞》《抬轿》《秧歌舞》等)至今仍是宁夏各地社火队的主体节目。《隆德县志》(清康熙版)载有为送县令离任,儿童舞竹马相送的情景。1926年重修的《朔方道志》中还描绘了清代社火队中的一些角色及表演形式:“上元前后四五日,以人装土地神,或五色花脸,或高脚,又装一妇人手持扫帚,鸣锣开道,游行街道,名曰‘社火’。”“高脚”即高跷,“五色花脸”和“手持扫帚”的妇人乃是今天各社火队中必不可少的傻小子和麻老婆,“游行街道”即沿街进行表演。而“社火”之称谓,与《嘉靖固原州志》的记载完全一致。全区现存的许多民间舞蹈的渊源、沿革,大多可追溯至明、清两代。据传,清康熙年间,宁夏平原风调雨顺,黎民百姓居有定所,食可果腹。因而,吴忠金积逢春节时,各堡社火队便齐集城镇进行表演,由官府评判优劣,并封赏前三名。获封赏队格外吃香,商家、富豪纷纷邀请表演,贫困人家亦合伙凑份子“相邀”。以此推测,社火队沿门子表演之习俗,在清康熙时已形成,并延续至今。到了清乾隆时,又是在金积镇的龙王庙,借庙会之际举办了“赛龙会”,据说声势空前。从以上传说中可窥见,民间社火的表演早在清代已与民俗活动紧紧连在一起。由此可见,宁夏的民间舞蹈大约在明清两代已基本定型,并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虽有少量舞蹈失传,但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

另外,与民间舞蹈相呼应的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由当地乡民自编自演(或由江湖艺人传授)的地方小戏。这些小戏融歌、舞、乐、说为一体,大多表现扬善惩恶、歌颂爱情、祈福禳灾等内容。歌舞相融是其主要的表演特点,有些小戏倘若离开舞蹈便不复存在,许多优美的舞姿、舞段已成为地方小戏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www.xing528.com)

据考,民间小戏明代时在宁夏已初见端倪,明万历十三年(1585)三泉殿(在今隆德县山河乡)落成举办庙会,便有当地人根据本地流传的民歌小曲编演故事,在庙会表演,以敬神娱人,此乃宁夏民间小戏之滥觞。开始以坐唱为主,逐渐发展成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戏(俗称“地摊戏”),久之,演戏酬神渐成风俗,许多庙里都设有戏台子。明嘉靖年间成书的《固原州志》还载有迎神、送神诗,《宁夏府志》等清代编纂的志书中皆有以戏酬神的记载。最初,地摊戏仅限于庙会表演,专为酬神,后逐渐发展到农闲、春节、元宵节时,在庭院或街边表演以自娱自乐。清代至民国年间,陕西、甘肃有更多民间戏班和流浪艺人进入宁夏游演,当地人积极效仿,民间戏班遍及宁夏全境。有些戏班子还并入社火队中,既耍社火又演戏,形成了一种混合型的表演,现今,六盘山区的社火队仍沿袭着社火、地摊戏混合演出的传统。

谈到清代的宁夏民间舞蹈,就不能不涉及宁夏的戏剧,因为不少民间舞蹈都被吸收到戏剧表演之中。清代是宁夏戏剧兴盛发展之时期,定居在银川做生意的外地商会(如山西商会、陕西商会等)及天津十大洋行的商贩为了缓解思乡之情,纷纷出资请家乡戏班赴宁演出,一时间,秦腔、昆弋腔、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连同原有地方小戏在宁夏各展风采。由陕西传入的秦腔经当地艺人的再发展,遂成为宁夏主要的地方剧种。不少秦腔传统戏中吸取了整段的民间舞蹈或绝活儿为其刻画人物、展现情节、烘托气氛服务,而进入戏曲的原舞蹈名称并未更改,如《五雷阵》中的“打麻鞭”、《太和城》中的“撒麸子城”,《月光带》中的“月光带”,还有给人以神秘感的“打火彩”等。如今这些被吸收到戏剧中的舞蹈在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依然流传着。

孔子创立的儒学被历代统治者推为治学育人的纲领,历代生息在宁夏的各少数民族也多崇尚儒学。然而,各少数民族又念念不忘弘扬和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因此,明代以前的宁夏,儒学并未占主导地位,祭孔活动亦无史料可查。从现存各地方志记载来看,建孔庙祭孔的活动兴起于明,盛行于清,祭孔的乐舞在清代至民国达到高潮。在孔庙内设坛祭祀时所用乐器,琴、瑟、箫、笛、笙、埙配备成套,各样的编钟、编磬设置齐全。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建筑的中卫县文庙学宫,经明代成化、弘治、万历、嘉靖,清代康熙年间多次修缮扩建,颇具规模。乾隆年间,县令黄恩锡亲自组织文庙祭孔活动,当时庙内所设祭器(包括舞器、乐器)俱全,然不谙其“之用应实何物”,故详考典籍,遂规定了本朝祭祀规模,并将祭器名称、数量、用途、排列等编成文、绘成图载入《中卫县志》(道光版)保存下来,当时所用舞器有“节二杆,连穗座二个,翟三十六件,龠三十六件,干一十六面,架一座,戚一十六柄,架一座”。由于朝廷令官的介入,祭孔活动愈演愈烈,到光绪年间进一步升温,《朔方道志》载:“舞器,旧用六佾,文舞。光绪三十二年升为大祀,用八佾,添武舞,木笏六,羽龠六十四,干戚六十四,麾一,旌节二。”宁夏府学、州学、县学招生时,专招有佾生(佾生为学宫、孔庙中担任祭礼乐舞者)六十四名(《宁夏府志》乾隆版)。《朔方道志》还载:“按,民国三年,经开会全体决议,佥以为崇祀孔子,乃因袭历代之旧典,议以夏时、春秋两丁为祀孔日,仍从大祀,其礼节,服制、祭品,当与祭天一律。”祭孔乐舞和烦琐的仪式结合在一起,其气势和水平非同一般。

清雍正三年(1725),朝廷派一支约五千人的骑兵驻守宁夏,在宁夏府(今银川市)东郊筑建“宁夏满营”。乾隆三年(1738),遇地震满营被毁,遂在西郊十五里处重建营地,称“新城满营”。满族人数虽少,但居住集中,仍保留着部分宫廷礼仪和歌舞,如朝拜、祭天地、婚宴佳节都要动乐以示庆祝。其中《花篮舞》《荷花舞》就是满营内常演的宫廷舞蹈节目。由于历史原因,满族人在语言、生活习惯、节令风尚等方面同汉族相差无几,每逢春节,满营的社火班子亦身着旗服鼓乐喧天地表演一番,其中《矮跷》的表演技压群雄。满族人出色的表演,深深吸引了与之相邻的汉族人,他们主动上门请教,并根据汉族人的审美习惯对服饰(不着满服)、动作进行改动,将学得的舞蹈命名为“花篮地班”,随社火队表演。后由于宁夏满营的解散,致使大批满族人流离失所,清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止各种民间走会和歌舞活动,使大量的满族舞蹈佚失。汉族社火队中的“花篮地班”也渐渐由主演退至陪衬位置,仅起打场子、伴唱作用,逐渐失去原有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