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画中的隋唐史-醉驾第五人

名画中的隋唐史-醉驾第五人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右7是骑在“九花虬”上的老二,李隆基的二哥申王李捴。可见他的醉酒状态,仅次于李隆基。李隆基是“我已吐”,李捴则是“我要吐”,我初步预计,他将在随后的十分钟内,痛快淋漓地吐出第一波。这位申王酒后反应如此强烈,不仅说明他酒量小,同时也似乎在说明他的身体不大好。他的去世,分别早于大哥李宪十八年,早于三弟李隆基三十八年,早于四弟李范两年,早于五弟十年。

名画中的隋唐史-醉驾第五人

右7是骑在“九花虬”上的老二,李隆基的二哥申王李捴。他和老三唐玄宗李隆基一样,也穿着红袍,醉酒的状态,也一样的啊。

他的身边,也有右8和右9两个侍者,但侍者并没有扶着他。可见他的醉酒状态,仅次于李隆基。李隆基是“我已吐”,李捴则是“我要吐”,我初步预计,他将在随后的十分钟内,痛快淋漓地吐出第一波。

这位申王酒后反应如此强烈,不仅说明他酒量小,同时也似乎在说明他的身体不大好。说他身体不好的直接证明就是,他于开元十二年,年仅四十二岁时就逝世了,是五兄弟中去世最早的一个。他的去世,分别早于大哥李宪十八年,早于三弟李隆基三十八年,早于四弟李范两年,早于五弟十年。

说起来,《五王醉归图》作者手中的那支画笔,可真是神笔啊,能把每一个人各有深浅、各自不同的醉酒状态,都一一刻画出来。

但是,真要看出其中醉酒程度的细微差别,甚至判断每个人的酒量大小,那可不仅需要有对古画的鉴别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喝酒甚至醉酒的经验。幸好,我本人系资深酒徒,而且,专注醉酒三十年。

同时,我还有多次陪年幼儿子在游乐场骑马的经验,颇知马上颠簸之苦。如果把醉酒和醉驾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做的话,那种由颠簸产生的天地倒转的错位感、五脏六腑的移位感、胃中食物乱跑的越位感,我真的是感同身受,以至只是想一想,就忍不住要吐。

所以,我可以从画中这五王在马上的状态,判断他们醉酒程度的深浅,鉴定他们各自酒量的大小,列出以下的酒量排行榜:(www.xing528.com)

老三李隆基,酒量最小,排在第五名;

老二李捴,酒量稍好,排在第四名;

老五李业,酒量还行,挤进前三强;

老大李宪,酒量不错,屈居次席;

老四李范,酒量最大,排名第一!

鉴定完毕。话说这五王都是一爹所生,这酒量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