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画中的隋唐史》-寻找张议潮本尊

《名画中的隋唐史》-寻找张议潮本尊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于第三部分具体哪个才是张议潮本尊,别急,我们一个一个地扫描过去,不信找不着。如果泛泛而观《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我们会认为此图中的C位,画工肯定会留给张议潮本尊。《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的C位,不是张议潮本尊,甚至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神器”,还是一对我们今天已无法确知其真面目的“神器”。

《名画中的隋唐史》-寻找张议潮本尊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全长8.55米,高1.08米,绘有人物一百多个,骏马八十多匹。那么在这一百多号人中,哪个才是张议潮本尊?

全图按照行进的方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卫部队;第二部分是乐舞、六纛、旌节;到了第三部分,我们才能看到张议潮本尊和他的侍卫亲军,以及由射猎、驮运等骑队组成的后卫部队。至于第三部分具体哪个才是张议潮本尊,别急,我们一个一个地扫描过去,不信找不着。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的最右边,也就是整个队伍的最前头,是分列左右的四人四骑。这四人都是鼓手,腋下各有一面棕红色鼓身、土黄色鼓面的大鼓。他们手持木制鼓槌,呈敲击状,发出隆隆鼓声,充当整支队伍的先导。

四面大鼓之后,是四人吹角。角是一种以兽角(如牛角或其他材料)制成,发声浑厚悠长的乐器,可用于军中朝夕报时、号令等。从图中看,四个人都骑在马上,每个人的其中一只手,都握在长约1米的棍状长角的中后部,另一只手握紧吹嘴,他们正引颈鼓腮,卖力吹奏。

吹角之后,是左右对称的两面大旗,也称“队旗”,由两位头戴兜鍪、身披盔甲的骑士擎在手中。按照唐朝军队制度,图中队旗上面应该还有字画,起着标示军中编制,以免士卒混杂的重要作用。可惜的是,队旗中的字画已很难看清了。

队旗之后,是三对执矟的骑士,矟刃下缀有幡旗。矟,同“槊”,其实就是唐朝骑兵使用的长枪。唐初的开国大将中,尉迟恭、程知节、秦琼,还有齐王李元吉,在实战中都是善用这种矟的高手。《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出现的这种矟,既是具有实战功能的军用武器,也是兼具礼仪功能的仪仗兵器

执矟骑士之后,各有一名横向骑马回望的官员,其身份应为导引衙官,负责协调控制邻近人马的行进节奏,以免整个队伍出现脱节。以这二位导引官为分界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第一部分结束。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第二部分的开头,是左右共十个骑士。他们头戴幞头,身穿大红袍,在图中上列五骑旁边,其身份有文字标明“左马步都押衙等”。可惜的是,图中下列五骑旁所标文字已看不清楚,但可推测为“右马步都押衙等”。唐朝的节度使,属下设有“都押衙”官员,编制不等,其主要职责是掌管节度使府的警卫工作。职责所在,所以节度使张议潮出行,他们要在前面开道,作为先导。

在两列“马步都押衙”之间,出现了规模为二十人的乐舞队。其中,舞者八人,四个戴幞头,四个穿着吐蕃服装,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乐队十二人,其中背大鼓者二人,鼓手二人;其余八人分为两排,手持不同乐器,分别是拍板、横笛、筚篥、琵琶、竖箜篌、笙、担鼓、腰鼓。至于这二十人奏的是什么乐、跳的是什么舞,今天的我们已无法确知了。

乐舞队之后,又是左右各三面共六面大旗。这六面大旗,每旗飘七带,有个专有名称“六纛”,是唐朝节度使示以威严、得以专杀的标志之一。“六纛”之后,又有一对旗和一对幡。这一对旗上,各有飘带,也有个专有名称“门旌”,又叫“门旗”;这一对幡,被称为“信幡”。

如果泛泛而观《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我们会认为此图中的C位,画工肯定会留给张议潮本尊。因为他是当时当事的中心人物、最高官员,自然会被画工画在C位,以突出他的中心地位。然而,仔细看看这个图,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大错特错了。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的C位,不是张议潮本尊,甚至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神器”,还是一对我们今天已无法确知其真面目的“神器”。要知道,前面所说的队伍里的乐舞、六纛、门旌、信幡,全部都是为这对“神器”开道的。下面,我就为大家隆重介绍图中C位的一对“神器”。

这个“神器”,叫作“旌节”。就是图中在门旌、信幡之后,由两位骑士竖持于手中,用蓝色袋囊包裹的伞状物。

史载,唐朝的节度使受命之日,朝廷赐双旌双节。图中的每一个蓝色袋囊,都包裹了一旌一节。张议潮是节度使,也受赐双旌双节,所以图中有两个蓝色伞状物。旌节的作用,《唐六典》说:“旌节之制,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假之,旌以专赏,节以专杀。”换句话说,旌节是朝廷赐予节度使专制一方权力的唯一象征,具有后来我们熟知的“免死金牌”加“尚方宝剑”的双重功能。

《唐会要》甚至指出:“永徽以后,除都督带使持节,即是节度使,不带节者,不是节度使。”也就是说,张议潮要是没有这两个用蓝色袋囊包裹的伞状物,即所谓的“旌节”,那他就失去了政治合法性,就不能算是唐朝中央政府任命的节度使,而是独霸一方的“土皇帝”了。所以这个旌节比张议潮本尊还要重要,C位必须让给它啊。

这么重要的“神器”,那能不能掀起它的红盖头,拿掉它的蓝袋囊,让我们看看它的真面目?对不起,不能,因为史无明载。

不过,可资参考的是,《宋史》记录了宋朝节度使所用旌节的模样:“旌用涂金铜蠄头,髹杠,绸以红缯,画白虎,顶设髹木盘,周用涂金饰。节亦用髹杠,饰以金涂铜叶,上设髹圆盘三层,以红绿装钉为旄,并绸以紫绫复囊,又加碧油绢袋。”

引用了这么多文字,估计大家还是有些发蒙。我给大家做个简单粗暴的解释,大家见过宝塔蛋糕吗?以我有限的古文功底,我看完上述关于旌节模样的记录,我就觉得旌节完全就是一个宝塔蛋糕嘛。所不同的是,宝塔蛋糕可以吃,旌节又是金又是铜的,估计没法吃。(www.xing528.com)

考虑到唐宋历史相继,官制相承,既然宋朝节度使的旌节长得像宝塔蛋糕,那么唐朝节度使的旌节也应该长得差不多。

旌节之后,又有四骑,应都为衙官。其中同列的三骑,旁边有文字标明“衙前兵马使”。“衙前兵马使”和前面的“都押衙”一样,也是节度使府的武职属官,其职责是指挥所属兵马。

“衙前兵马使”之后,是步行的四对,共八人。这八人头戴花毡帽,身穿单色缺胯衫,腰系革带,脚穿白毡靴,手持仪刀。旁边有文字标明“银刀官”。所谓“银刀”,就是银装仪刀。仪刀,在唐朝是完全没有实战功能,只用于仪仗队的一种礼仪兵器。

“银刀官”之后,又出现一对横向骑马回望的官员。与前面作为图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分界线的导引衙官一样,这两位官员的身份仍为导引衙官,负责协调控制邻近人马的行进节奏,以免整个队伍出现脱节。以这二位导引衙官为分界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第二部分结束。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第三部分一开始,就是戴幞头、穿红袍、系革带、骑白马的张议潮了。可惜的是,千年的历史烟云模糊了他的面容,今天的我们已无法看清他的模样。仔细想来,虽然他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其本人的那张脸,应该不至于也帅得惊天动地,毕竟这一年他已经是年过花甲的人了。

在他的左右,还各有一名马夫,执辔夹马而行。有人说了,张议潮可是史有明载、能征惯战的武将一枚啊,怎么骑个马还怕马惊了,还需要带两个人牵马?唉,你们懂什么?这叫谱儿!

张议潮的旁边,就有文字标明他的谱儿:“河西节度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这表明,图中的张议潮,有三个官职,分别是“河西节度使”“检校司空”“御史大夫”。

先说“检校司空”:“司空”在唐朝,是“三公”之一,级别很高,正一品,职责也很重大,“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然而,正因为其职责“无所不统”,于是也就“无所统”,基本没事干,成了虚职。张议潮的这一职务前面,还加了“检校”二字,意思是张议潮这个“司空”是由皇帝下诏书直接任命的,而非通过吏部正式渠道任命,是个虚衔。

所以,这里张议潮的“检校司空”,是虚衔加虚职,所起到的作用,大致就是代表当今皇帝表示:“我很尊重你,给你的地位很高,张爱卿。”

再说“御史大夫”:是正三品的御史台长官,职责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是负责对朝廷百官进行纪律监察的中央官员。但是,张议潮人在敦煌,怎么能负责长安城里朝廷百官的纪律监察呢?原来,唐朝的节度使只是使职,没有官品级别,往往要通过兼任检校官、宪官来确定官品级别。所以,张议潮这个“御史大夫”,不用到长安任职,这只是代表他的品级是正三品。

最后说问题最大的“河西节度使”:很可惜,张议潮从未担任过“河西节度使”这一职务,这只是他的自称而已。据考证,就职务而言,张议潮先是受封“归义军节度使”,治所在沙州(今甘肃敦煌);后来,张议潮率军攻下凉州(今甘肃武威),朝廷设置“凉州节度使”,并让张议潮兼任。

虽然从管辖的地域来讲,“归义军节度使”加“凉州节度使”相当于“河西节度使”,但朝廷此时并没有将两者合一,直接封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原因很简单,“河西节度使”统管整个河西走廊,范围太大,实力太强。虽然张议潮忠心耿耿,但吃惯了藩镇之亏的朝廷,不愿意张议潮借机坐大,成为另一个威胁中央的地方强藩。对朝廷的长远政策而言,还是分而治之的好。

那么,张议潮又为何自称“河西节度使”呢?没有史料佐证,但我估计有两个原因。一是,“河西节度使”是唐朝最早设置的十大节度使之一,老百姓耳熟能详,都知道是大官儿。他自称起来,感觉很有面子。换作“归义军节度使”兼“凉州节度使”,老百姓认同度不高,不像大官儿,不够拉风。二是,他此时所辖地域,的的确确是当年初设“河西节度使”时的全部故地。既然已经“实至”,那何不“名归”?

所以,有图未必就有真相。单就此图而言,画工所题张议潮的职务,就不是真的。

张议潮的身后,应为他的侍卫亲军。紧跟的两骑,可能是侍卫亲军的首领,职务应为“左右厢子弟虞候”。侍卫亲军之后,是射猎、驮运等骑队,承担后卫、后勤等不同的任务。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是现存画幅最大、人物最多、绘制最为精致的一幅历史人物出行图卷。

长期以来,关于唐朝节度使接受旌节的仪式,包括节度使出行的排场,《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记录太过简略,让我们很难了解具体的细节。后来发现的敦煌文献《凡节度使新受旌节仪》,对于这些的记录倒是详细,但到底不太直观。只有《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最贴心了,直接甩给我们一张全景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