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培养学生审美与想象力

实践培养学生审美与想象力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背诵、学习古诗词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内容。教古诗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古诗的语言,特别精炼含蓄,富于想象。学生通过想象充分感受到意境之美,又在回味和欣赏意境美的过程中想象美,实现了想象再造的全过程;综合学生眼、耳、口、鼻等感官,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实践培养学生审美与想象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诗词,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背诵、学习古诗词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内容。

教古诗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意,就是诗的思想感情,诗的立意;境,就是诗的艺术境界。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的统一,就是诗的意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各种境界中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创设情境,挖掘文本中的社会美、自然美、道德美和人性美等美育因素,创设适宜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体味美,感受美。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望岳》中所描述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壮丽景色;《大林寺桃花》为我们描绘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的初夏美景;《小池》中,诗人静观“泉眼”“池水”,感受“蜻蜓”“小荷”相依偎的乐趣。学生在理解诗的大意后,反复诵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体会诗的意境,在感知美的表象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www.xing528.com)

古诗的语言,特别精炼含蓄,富于想象。因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驱遣想象力,引起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才能欣赏到绝美的佳景、动人的情思、美妙的旨趣。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境界。如在学习杜甫的古诗《绝句》时,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东吴船。接着让学生自由地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勾画这些景物组成的画面,从颜色的明丽、声音的轻盈中进而体会出诗人欢快的心情。学生通过想象充分感受到意境之美,又在回味和欣赏意境美的过程中想象美,实现了想象再造的全过程;综合学生眼、耳、口、鼻等感官,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