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摩擦摆支座适用墩高范围研究成果

摩擦摆支座适用墩高范围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7-106单线桥纵向墩底弯矩隔震率图7.7-107单线桥纵向墩顶位移隔震率图7.7-108单线桥横向墩底弯矩隔震率图7.7-109单线桥横向墩顶位移隔震率在表7.7-2中,左栏隔震率表示当隔震率大于该选定值时,摩擦摆支座适用的墩高范围。为了确保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功能充分发挥,建议双线铁路简支梁桥在墩高小于50 m时,采用摩擦摆支座。

摩擦摆支座适用墩高范围研究成果

本节以单线铁路桥、双线铁路桥为模型原型,分别考虑等截面实体桥墩、变截面实体桥墩、空心截面桥墩,将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动分别从纵桥向、横桥向输入数值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不同墩高下摩擦摆支座隔震效率。由于铁路桥梁刚度较大,自振周期较小,在墩高较小时,随着墩高的增加,隔震率增加。当墩高继续增加,桥墩刚度减小,隔震率减小。当墩高增加时,虽然墩底加速度一样,但是墩顶的加速度在增加,摩擦摆支座位移随墩顶加速度增加而增加。但是墩高增加,桥墩变柔,摩擦摆支座位移也会随墩高增加而变小,因此随着墩高增加,支座相对位移变化不明显。

将前述三小节的内容汇总,按照单线桥和双线桥分别进行研究,绘制出不同墩高下的隔震效率指标的走向图。

7.7.4.1 单线桥

对单线桥,分纵向和横向输入地震动,绘制出不同墩高下的墩底弯矩隔震率与墩顶位移隔震率,如图7.7-106~图7.7-109所示。

图7.7-106 单线桥纵向墩底弯矩隔震率

图7.7-107 单线桥纵向墩顶位移隔震率

图7.7-108 单线桥横向墩底弯矩隔震率

图7.7-109 单线桥横向墩顶位移隔震率

在表7.7-2中,左栏隔震率表示当隔震率大于该选定值时,摩擦摆支座适用的墩高范围。“√”表示该状态下所有墩高都适用摩擦摆支座,“×”则表示都不适用。考虑两个方向,取最不利状态,从墩底弯矩分析,单线桥当墩高大于40 m时摩擦摆支座隔震率小于25%;从墩顶位移分析,当墩高大于52 m时摩擦摆支座隔震率小于55%。

表7.7-2 单线桥摩擦摆支座适用墩高范围 m

从图表中发现,综合试验数据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单线铁路简支梁桥从墩底弯矩分析,当墩高大于40 m时摩擦摆支座隔震率小于25%;从墩顶位移分析,当墩高大于52 m时摩擦摆支座隔震率小于55%。为了确保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功能充分发挥,建议在单线铁路简支梁桥中,当墩高小于40 m时,采用摩擦摆支座。(www.xing528.com)

7.7.4.2 双线桥

同理,对双线桥,分纵向和横向输入地震动,绘制出不同墩高下的墩底弯矩隔震率与墩顶位移隔震率,如图7.7-110~图7.7-113所示。

图7.7-110 双线桥纵向墩底弯矩隔震率

图7.7-111 双线桥纵向墩顶位移隔震率

图7.7-112 双线桥横向墩底弯矩隔震率

图7.7-113 双线桥横向墩顶位移隔震率

在表7.7-3中,左栏隔震率表示当隔震率大于该选定值时,摩擦摆支座适用的墩高范围。“√”表示该状态下所有墩高都适用摩擦摆支座,“×”则表示都不适用。考虑两个方向,取最不利状态,从墩底弯矩分析,双线桥当墩高大于52 m时摩擦摆支座隔震率小于25%;从墩顶位移分析,当墩高大于50 m时摩擦摆支座隔震率小于55%。

表7.7-3 双线桥摩擦摆支座适用墩高范围

从图表中发现,综合试验数据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双线铁路简支梁桥从墩底弯矩分析,当墩高大于52 m时摩擦摆支座隔震率小于25%;从墩顶位移分析,当墩高大于50 m时摩擦摆支座隔震率小于55%。为了确保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功能充分发挥,建议双线铁路简支梁桥在墩高小于50 m时,采用摩擦摆支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