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博士教育的传统模式服务于为科学而科学的根本理念,遵循自由研究的原则,没有专门的和系统的组织,博士学业也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学业过程。博士生沿袭19世纪确立的科学学徒传统,以学术助理的身份聚集在基于教席的研究所、实验室中协助教授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对教席教授的依附性很强。博士生的研究过程是个人化的、高度自由的,导师与博士生之间一对一的交往是最关键的因素。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重大变迁。传统科研训练无法适应新的知识生产的需求,遭到广泛的批评并产生改革的诉求,因而自80年代中期开始了以结构化为核心线索的培养模式改革。结构化简而言之就是将博士研究生培养作为培养机构(大学)的专门工作纳入特定“结构”之中。具体而言,则是将传统上没有系统组织、博士生身份模糊、缺乏制度性规约、重科研轻培养、交织在大学日常学术活动之中而非一个明确学业阶段的博士生训练转变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系统性的、有组织并且有完备制度约束的培养模式。这一改革过程通过建立专门的结构化培养项目首先在局部展开,逐渐发展到提出整体的结构化改革目标。结构化的培养项目则从小规模的、基于特定研究主题的研究训练小组逐渐发展到组织规模较大、结构更为复杂、涉及更广泛研究领域的研究生院的形式。(www.xing528.com)
在结构化改革的过程中,传统培养模式从科研立场出发的培养学科守门人的一元化目标,逐渐转变为从培养立场出发、强调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追求科学卓越的同时兼顾效率、责任与就业的多元化目标。从博士生培养作为科学训练的本质出发,德国博士教育的结构化改革与世界范围内博士教育和科研训练经历的挑战和变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对知识生产转型的回应。特别之处在于,与美国的系统性和制度化的科研训练模式相比,德国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保留了更多“前现代”的特征,即一种缺乏分化也缺少组织性的“科学作坊”的模式。也正因如此,德国博士教育改革伴随着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性变革的过程,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结构性变迁和功能分化中的一个环节。而德国博士教育改革的过程也因为文化传统、组织基础和制度环境的限制显现出独特性。概括而言,德国博士教育改革的路径特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