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职业院校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职业院校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经常进入实验室科研、竞赛的师生应按月不定时测试,所有测试全部通过才能继续进入实验室,确保师生掌握安全理论知识。对此,职业院校应制定关于水、电、火、实验室危险物品的应急方案,确保应急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较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应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安全演练,增强师生的紧急应对能力。

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职业院校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实验室安全文化

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构建由学校、二级分院、实验室组成的三级联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分管到人。学校、二级分院、实验室根据最新的实验室情况各自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将新的警示牌,悬挂到各个实验室的醒目位置。制作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片,张贴安全宣传图片,逐步建设实验室安全文化。

(二)加强师生安全意识,严格实验室准入机制

在每个学期初的时候,对在实训室上课的师生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根据实验室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对应的实验室准入考试,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和教师都需要通过测试,没有通过测试的人员再次培训直到通过考试为止。同时,经常进入实验室科研、竞赛的师生应按月不定时测试,所有测试全部通过才能继续进入实验室,确保师生掌握安全理论知识。

对于一些大型的数控机床设备或者是复杂操作的设备,应该对使用此类设备的师生下发操作规范,要求师生观看操作视频,并张贴操作规范在设备的醒目位置,邀请厂家来校对师生进行培训并考核通过才能进入实验室操作。(www.xing528.com)

(三)完善基础设施,定期安全巡视

实验室的安全使用以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完善为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单独划拔出一部分资金,用来保障每年实验室的及时维修。

对于一些基础的水电线路应及时维修、更换,消防设备应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对于每个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在使用时如果发现故障应及时维修,每月安排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并记录。

(四)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安全演练

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实验人员快速、正确地应对措施是减少安全事故产生伤害的最关键的步骤。对此,职业院校应制定关于水、电、火、实验室危险物品的应急方案,确保应急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较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应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安全演练,增强师生的紧急应对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