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检修方法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检修方法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对照液压制动传动装置进行具体结构认知,掌握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利用特制油液作为传力介质,将制动踏板力转化为油液压力,并通过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再将油液压力转化为制动蹄张开的推力,从而产生制动作用。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已被广泛应用在轿车和重型汽车上。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分为前后独立式与交叉式两种。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检修方法

·掌握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类型。

·掌握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检修方法。

学习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对照液压制动传动装置进行具体结构认知,掌握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利用特制油液作为传力介质,将制动踏板力转化为油液压力,并通过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再将油液压力转化为制动蹄张开的推力,从而产生制动作用。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优点是:制动柔和灵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不消耗发动机功率。缺点是:操纵较费力,制动力不太大,制动液会受温度变化而削弱其制动效能。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已被广泛应用在轿车和重型汽车上。

一、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类型

1.单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单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利用一个制动主缸,通过一套相互连通的管路,控制全车制动器。装置中一处漏油,会使整个制动系统失效。目前,一般汽车上已很少采用这种装置。

2.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彼此独立的液压系统,当一个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液压系统仍然工作,从而增强了汽车制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现代汽车通常都采用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分为前后独立式与交叉式两种。

(1)前后独立式。如图4-23所示,前后独立式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由双腔制动主缸通过两套(一轴对一轴)独立管路分别控制前桥和后桥的车轮制动器。如果其中一套管路损坏漏油,另一套仍能起作用,但会破坏前、后桥制动力分配的比例。这种装置主要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

图4-23 前后独立式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1—盘式制动器;2—双腔制动主缸;3—单缸鼓式制动器;4—制动力调节器

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通过推杆推动双腔制动主缸的前、后活塞前移,使主缸前、后腔油压升高,制动液分别同时流至前、后车轮制动轮缸。轮缸的活塞在制动液压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动,进而推动制动蹄张开压向制动鼓,产生制动效能。

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制动蹄和轮缸活塞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各自回位,并将制动液压回制动主缸,从而解除制动。

(2)交叉式(也称对角线式)。

该装置由双腔制动主缸通过两套独立(交叉)管路分别控制前、后桥对角线方向的两个车轮制动器。这种布置方式在一套管路失效时,仍能保持一半的制动力,且前、后桥制动力分配比例保持不变,有利于增强制动方向的稳定性。它主要用于对前轮制动力依赖性较大的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

交叉式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如图4-24所示。这种装置的特点是,每套管路连接一个前轮和对角线上的一个后轮。当制动系统中任一回路失效时,剩余制动力仍能保持正常总制动力的50%。当汽车在高速状态制动时,这种装置能保证后轮不抱死或者前轮比后轮先抱死,避免制动时后轮失去侧向附着力而造成汽车失控,确保行车安全。

1—盘式制动器;2—双腔制动主缸;3—单缸鼓式制动器

图4-24 交叉式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二、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主要部件

1.制动主缸

制动主缸又称制动总泵,处于制动踏板与管路之间。其作用是将制动踏板的机械能转化成液压能。

制动主缸分为单腔和双腔两种,分别作用于单回路和双回路制动系统。按交通法规的要求,现代汽车的行车制动系统必须采用双回路制动系统,因此液压制动系统都采用串联双腔制动主缸。

主缸内有两个活塞。后活塞右端连接推杆。前活塞位于缸筒中间,把主缸内腔分成两个腔。两腔分别与前、后两条液压管路相通。储液罐分别向各自管路供给制动液。每个腔室具有各种回位件、密封件、复合阀等。

制动时,主缸中的推杆向前移动,使皮碗盖住储液罐进油口。此时后腔室液压升高,迫使油液向后轮制动器流动,推动后轮制动器工作,与此同时,在后腔室液压和后活塞弹簧弹力作用下,推动前活塞向前移动。前腔压力随之增大,迫使油液流向前轮制动器,推动前轮制动器工作。

制动踏板放松时,主缸中活塞和推杆在前后活塞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制动解除。

当前腔控制的回路发生故障时,前活塞不产生液压,前轮制动失效。但在后活塞液压作用下,前活塞被推到最前端,后腔产生的液压仍使后轮产生制动。若后腔控制的回路发生故障,前腔仍能产生液压,使前轮产生制动,确保行车安全。

2.制动轮缸

制动轮缸又称制动分泵。其作用是把来自主缸的油液压力转化为轮缸活塞的机械推力,使制动蹄压靠在制动鼓上产生制动作用。制动轮缸的常见类型有单活塞式、阶梯式等。单活塞式制动轮缸多用于单向助势平衡式制动器,目前趋于被淘汰。阶梯式制动轮缸用于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它的大端推动后制动蹄,小端推动前制动蹄,目的是使前、后蹄摩擦片均匀地磨损。

制动轮缸的工作情况如图4-25所示。制动轮缸受到液压作用后,顶出活塞,使制动蹄扩张。制动踏板松开后,液压力消失,制动蹄复位弹簧的力使活塞复位。

3.制动液

制动液是保证液压系统工作可靠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对制动液有如下要求:

(1)高温下不易气化,否则将在管路中产生气阻现象,使制动系统失效。

(2)低温下有良好的流动性

(3)不会使与之经常接触的金属件腐蚀或橡胶件发生膨胀、变硬和损坏。

(4)能对液压系统的运动件起良好的润滑作用。

图4-25 制动轮缸工作情况

1—制动蹄;2—制动轮缸;3—制动鼓

(5)吸水性差而溶水性良好,即能使渗入其中的水汽形成微粒而与之均匀混合,否则将在制动液中形成水泡,从而大大降低汽化温度。

一般汽车在行驶里程超过30000km或时间超过两年后,就需要更换制动液。

使用汽车制动液时应注意下列事项:不同规格的制动液不能混用;要防止水分或矿物油混入;制动缸橡胶皮碗不可长时间暴露放置在空气中;汽车制动液多以有机溶剂制成,易挥发、易燃,因此,使用中注意防火;避免制动液进入眼睛;避免制动液溢洒到漆膜表面,若出现该情况,立即用冷水冲洗。

三、液压制动增压装置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中增加了真空增压装置(包括辅助缸、控制阀、进气滤清器、真空增压器等),并增加了真空单向阀、真空罐和真空管道等装置。这里以真空增压伺服双回路制动系统为例,如图4-26所示。

图4-26 真空增压伺服双回路制动系统

1—发动机进气管;2—真空单向阀;3—真空罐;4—前制动轮缸;5—制动踏板;6—制动主缸;7—安全缸;8—辅助缸9—控制阀;10—进气滤清器;11—真空增压器;12—后制动轮缸

当发动机工作时,在进气歧管(或真空泵)中的真空作用下,真空罐中的空气经真空单向阀被吸入发动机,因而真空罐中产生并积累一定的真空度

当制动踏板被踩下时,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油液首先传入辅助缸,并一面传入各制动轮缸,一面又作用于控制阀。控制阀使真空增压器起作用。此时真空增压器输出的力与由主缸传来的液压力一同作用于辅助缸活塞上。因此,辅助缸的压力远远大于主缸压力。

由于真空增压器之后又加装了一个双腔安全缸,在安全缸之后的前、后轮任意一条制动促动管路损坏漏油时,该管路上的安全缸即自动将该管路封堵,确保另一条促动管路仍能保持其中油液压力,产生制动效能。

四、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检修

1.液压制动系统的维护

液压制动系统的维护包括管路检查、放气及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1)管路检查。

整个系统的管路、接头应无凹瘪、严重腐蚀、裂纹现象,连接应可靠无渗漏。金属管路用的管夹固定牢靠,不得与车架及其他部件相碰撞,在行车过程中不得产生较大振幅的振动。制动软管应无折叠,无脱皮、老化、膨胀等缺陷。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

(2)放气。

制动系统中渗入空气会影响制动效果。在维修过程中,拆检液压系统、接头松动或制动液不足等造成空气进入管路时,检修人员应及时将系统中的空气排出。放气时,将一根胶管的一端套在放气螺钉上,将另一端插入一个玻璃瓶内。连续踩下制动踏板,在踏板升高后踩下并保持不动。拧松放气螺钉,使制动液连同空气一起从胶管流入玻璃瓶内,待制动液排出后,拧紧放气螺钉。再重复放气几次,直至将空气完全放出。放气应由远到近逐缸进行。放气时应随时检查制动主缸中的制动液面是否过低。若液面过低,空气会从制动主缸进入系统。

(3)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将发动机熄火,踩制动踏板多次,直至感到有阻力为止。此时测量到的该行程即为踏板自由行程,如图4-27所示。如果发现踏板自由行程不符合要求,应改变主缸推杆的长度来进行调整:拧松推杆的锁紧螺母,转动推杆至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规定,最后将锁紧螺母拧紧。

2.液压制动传动装置主要部件的检修(www.xing528.com)

(1)制动主缸(总泵)的检修。

①直观检查缸筒内壁工作面磨损状况(工作面上不允许有麻点和划痕)。用百分表检测圆柱度误差,若发现误差大于0.025 mm,或缸筒内壁磨损大于0.12mm,或泵筒与活塞配合间隙大于0.15 mm,应换用新件。

②检测活塞与缸筒配合间隙,若发现间隙过大,且是由活塞磨损过多造成的,则只需更换活塞即可。

③直观检查缸筒内壁,若发现内壁有锈蚀、麻点,如果不在皮碗行程内,就可继续使用。

④直观或敲击检查缸体,若发现缸体有裂纹、缺口、破损等损伤,对损伤轻微者应予以焊修,对损伤严重者应及时更换。

⑤直观检查活塞上的星形阀是否松脱、破裂,若发现松脱、破裂,应予以重铆或换用新件。

⑥直观检查出、回油阀门是否失效,皮碗、密封圈是否发胀、变形、破损等,若是,应一律换用新件。

⑦用弹力测试仪检查主缸、轮缸回位弹簧弹力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若发现不符合技术标准,应换用新件。

⑧发现制动主缸及真空助力器损坏时,应换用新的总成,不可进行解体维修。

(2)制动轮缸的检修。

①制动轮缸主要零件的检修与主缸的检修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在更换轮缸时,其规格须与原车轮缸相同。

②同一桥上的两只轮缸的内径必须相同,以保证得到相等的制动力,防止制动跑偏。

图4-27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

1—锁紧螺母;2—推杆;3—制动灯开关

③检查放气螺钉的锥面是否不平滑、不规整,是否有凹槽和破损,若是,应予以修复。

(3)真空增压装置的检修。

①加力气室总成的检修。

发现加力气室膜片或活塞皮圈产生磨损、老化、裂纹等缺陷时应更换新件。发现端盖油封及皮碗损坏或膨胀时,应更换新件。发现推杆表面有严重腐蚀、生锈现象时,必须更换新件。推杆的弯曲变形(即直线度)不得超过0.2 mm。推杆在辅助缸内滑动应自如、松紧适度。对于活塞为皮圈式结构的加力气室,发现其内壁表面锈蚀严重且无法修复时,必须更换新件;对于内壁表面腐蚀较轻的加力气室,做抛光处理后可继续使用。

②控制阀的检修。

发现控制阀活塞锈蚀损伤时,应及时更换新件。发现控制阀膜片破裂后应重铆;发现破裂严重时必须更换新件。发现控制阀弹簧弹力减弱或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新真空阀。发现空气阀产生损伤时,必须更换。发现阀座损伤时,应进行研磨修理。

③真空单向阀的检修。

检查阀杆、阀座有无黏着物,各连接件部位是否密封,橡胶软管是否破裂、漏气,如发现有故障,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一、任务准备

1.工作准备

洁具:准备□ 清洁□

毛巾:准备□ 清洁□

逃生门:位置明确□ 通道畅通□

灭火器:红色□ 黄色□ 绿色□ 处理意见:

5S:整理□ 整顿□ 清洁□ 清扫□ 素养□

2.工具准备

扭力扳手□ 铁锤□ 尖嘴钳□ 平口起子□ 摇杆□ 快速扳手□ 套筒□ 短接杆□ 大号套筒□ 重型快速扳手□ 重型轮芯锁紧螺母套筒□ 毛巾□ 细纱布□

工具及辅料已备齐□ 差欠:

3.实训安排

(1)分组:班级按3人1小组,划分成多个小组。

(2)每组分工:3人小组中1人发指令,1人操作,1人记录,相互配合完成实训。

(3)每组时间:每组在18分钟内完成训练。

(4)实训方式:按每轮2组,共2轮进行轮流训练。

(5)实训设备:实训中心整车一台或车轮制动器总成及齐全的散件实训台。

4.安全事项

(1)实训台架的车轮制动器总成及部件支撑稳固。□

(2)车轮制动器解体的零部件摆放规范。□

(3)手持拆装部件周身无锐口、无毛刺。□

二、实施步骤

1.查找制动系统传动装置主要部件

制动踏板□ 制动推杆□ 真空助力泵□ 制动液储油罐□ 制动总泵□

制动油管□ 驻车制动手柄□ 驻车制动拉锁调整装置□

2.对制动主缸、轮缸外观进行检查

储油罐接口处漏油□ 管路接头漏油□ 无漏油□

罐体有裂纹□ 罐体无裂纹□ 螺栓连接紧固□ 螺栓松动□

推动有阻力□ 推动无阻力□ 推动能回位□ 推动卡死□

三、清洁及整理

整理:所用工量具□

清洁场地:座椅□ 地板□ 工作台□ 零件盘□ 工位场地□

一、填空题

1.液压传动装置放气原则是________;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液压制动系统的维护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利用________作为传力介质,将________________转让为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再将_________转化为制动蹄张开的_________。

4.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彼此_________的液压系统,当一个液压系统发生_________,另一个液压系统仍然________________,从而增强汽车制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简答题

1.液压制动系统放气的规则及方法是什么?

2.使用汽车制动液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类型有哪些?有何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