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粮食生产情况及增长比例

陇西县粮食生产情况及增长比例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粮食在陇西农业生产中,历来居主导地位,且品种繁多。但缺水少肥,耕作粗放,广种薄收,灾害屡生,产量低下,荒年常有。陇西县粮食面积产量表续表1续表2续表陇西县粮食产量增长比例图小麦 陇西境内土质疏松,秋雨较多,光照充足,利于小麦生长。特别是大包干到户后形成了粮食生产以小麦为主的布局,小麦成为人民生活的主要食粮。各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构成表各类粮食作物产量构成表续表

陇西县粮食生产情况及增长比例

粮食在陇西农业生产中,历来居主导地位,且品种繁多。清乾隆《陇西县志》载有黍、稷(俗称糜)、大麦小麦荞麦、豌豆、扁豆、胡豆(俗称大豆)、回回豆、青稞、谷、燕麦等10多个品种。民国时以小麦生产为多,其次为扁豆、大麦、青稞、豌豆、洋麦、糜、谷、蚕豆、洋芋、莜麦、高粱、黄豆、燕麦、荞麦等。民国37年(1948年)播种面积约94万亩,平均亩产82斤,总产7723万斤(每石以1500斤估算)。但缺水少肥,耕作粗放,广种薄收,灾害屡生,产量低下,荒年常有。1949年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狠抓农业,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种植品种有小麦、禾田、扁豆、豌豆、大麦、洋麦、青稞、莜麦、蚕豆、洋芋、谷子、糜子玉米、荞麦、高粱、黄豆等。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1.64万亩,亩产90斤,总产7348万斤。1956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到120.84万亩,亩产120.4斤,总产1.46亿斤。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大幅度下降,最低的1960年亩产仅42.4斤,总产4358万斤,不及50年代正常年景的一半。1963年后,贯彻执行中央调整的农村经济政策,同时,随着化肥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至1975年,亩产169.9斤,总产1.82亿斤。1980年全县实行农业大包干到户责任制后,产量显著增加,1985年播种面积95.3万亩,亩产191.8斤,总产达到1.83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与1949年比,亩产增长1.13倍,总产增长1.39倍。

陇西县粮食面积产量表

续表1

续表2

续表

陇西县粮食产量增长比例图

小麦 陇西境内土质疏松,秋雨较多,光照充足,利于小麦生长。民国时期,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麦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21万亩,增加到1985年的44万亩,占粮食面积的40%以上。总产达9066万斤。面积翻了一番,总产增长6.7倍。特别是大包干到户后形成了粮食生产以小麦为主的布局,小麦成为人民生活的主要食粮。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气候比较温暖的三台、文峰、城关、渭河、首阳、和平、永吉、宝凤、云田、渭阳、菜子、昌谷、碧岩等乡。成熟早,产量较稳定,可减轻春旱、冰雹、病虫等灾害的威胁,川水区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70%以上。春小麦全县普遍种植,主要分布在马河、通安驿、宏伟、福星、德兴、种和等乡,面积保持在年20万亩左右。

杂粮 主要为轮作倒茬作物。解放后的37年中,平均播种面积为26.04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4.5%。平均亩产77.3斤。禾田是南山和川区大麦与扁豆或豌豆混作的轮作养地作物,分两禾田(大麦、扁豆)和三禾田(大麦、扁豆、豌豆)。扁豆主要分布在云田、渭阳、权家湾、通安驿、马河、宏伟、福星、高塄、种和、德兴等北山区,耐干旱,且为养地优良作物。70年代,由于“一刀切”,忽视扁豆等轮作倒茬,提高地力的重要性,硬性压缩低产作物,1976年,面积下降到20.76万亩,1980年后扩大到28万亩左右。(www.xing528.com)

洋芋 学名马铃薯,县内各地均宜种植,是抗灾、稳产的粮菜兼用作物。播种面积,50年代为2万~7万亩,60年代为10万亩左右,70年代后达10万亩以上,1976年多达16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3.3%,近几年保持在11万亩左右。37年平均亩产182斤,总产2228万斤,占粮食总产的24.1%。

谷子 又称粟,有大谷、小谷两种。主要分布在北山区。喜温耐旱,耐瘠薄,易贮藏,其秸秆为牲畜的优良饲草。民国时种植面积占粮食面积的3~8%。民国37年(1948年)陇西县志初稿记“食以谷为主”,说明过去糜谷等秋粮为陇西人民的主食。解放后的37年中,平均年种植7.21万亩,占粮食面积的6.8%,种植最多的1960年为11.81万亩,种植最少的1978年为4.5万亩,面积呈减少趋势。近年来种植面积仅3万多亩,平均亩产110斤。

糜子 主要分布在北山区。喜温,耐旱,耐瘠薄。解放后的37年中,平均年种植6.17万亩,占粮食面积的5.8%,平均单产103斤,面积已由1949年的3.29万亩减少到1985年的2.14万亩。分黄糜、青糜两种。播种面积一般年景为2:1,灾年,青糜可补种、改种和复种,面积相应扩大。

渭河河谷小麦丰收

玉米 俗称苞谷。早年有零星种植,60年代末引进新品种,主要分布在三台、文峰、城关、渭河等乡的水川地,云田、和平、菜子等乡的旱川地亦有少量种植。产量高,但要求气温高,水肥条件好。为扩大高产作物,曾在山区推广。1967~1972年种植面积为4万~6万亩。种植最多的1971年为0.12万亩,有相当部分未熟减产,以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5年仅为0.24万亩。

各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构成表

各类粮食作物产量构成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