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普通中学教育历史及调整情况

陇西县普通中学教育历史及调整情况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8年,又在文峰设三中,县城北关设四中,同时设通安中学,陇西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全县共6所中学,在校学生1864人,教职员工98人。到1981年普通中学由16所调整为9所,31所附设初中班摘帽。次年8月,高、初中有学生429人,有教职员工29人。1956年改为陇西县第一中学,1958年改为陇西医学院,翌年7月撤销,恢复原校名。1971年9月,更名为陇西县第七中学,1975年,恢复原校名。

陇西县普通中学教育历史及调整情况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南安书院改为南安中学堂。民国13年(1924年),省立第五师范附设初中班,为时4年后撤销。民国26年8月11日(1937年9月15日),创建陇西县立初级中学(现陇西一中),1949年10月,陇西中学有高中、初中共10个班,在校学生310人,教职员工45人。

1956年,新成立陇西二中,校址设县城西关东岳庙。2所中学有学生1200人,教职员工80人。

1958年,又在文峰设三中,县城北关设四中,同时设通安中学,陇西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全县共6所中学,在校学生1864人,教职员工98人。

1961年,撤销二中、四中、通安3所中学,陇西铁中并入天水铁中,城镇学生均转入一中、二中(三中改名)就读,农村学生大都回乡支援农业生产。翌年底,在校学生仅有659人。

1966年冬季,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学校停课闹“革命”,大部分师生到全国各地进行“革命串联”。1967年10月,师生陆续返校。但正常教学仍无法进行。

1968年,新设首阳、福星、文峰二中(三台)、菜子4所中学。

1969年开始,在学生上“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办学指导思想下,超越客观实际地突击办中学,到1976年,全县普通中学发展到16所,完小附设初中班(称戴帽子中学)发展到78所,在校学生1.32万人。师资无来源,不得不将小学骨干教师抽调教初中课,初中骨干教师抽调教高中课,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1971年始,除陇西一中外,改文峰一中为二中,文峰二中为三中,云田中学为四中,通安中学为五中,福星中学为六中,首阳中学为七中,菜子中学为八中,又在马河成立九中,城关成立十中。1975年恢复原校名(二中改为文峰中学,三中改为三台中学,九中改为马河中学,十中改为城关中学)。

1979年开始,为调整教育内部的比例关系,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加速人才培养,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调整和整顿了中等教育,原则为一个公社办一所初中,高中布点适当集中。到1981年普通中学由16所调整为9所,31所附设初中班摘帽。1985年底全县有完全中学8所(教育部门5所,其他部门3所),初级中学10所(其他部门1所)。在校学生,高中3267人,初中15451人。共有教职员工1063人。

8所完全中学简介:

陇西一中 民国26年8月11日(1937年9月15日)创建,初名陇西县立初级中学,招生49人,有教职员工10人。民国29年(1940年)8月,始设高中班,招生42人。民国31年(1942年)2月,改为甘肃省立陇西中学。次年8月,高、初中有学生429人,有教职员工29人。1949年底,全校有学生310人,教职员工45人。1950年9月,改名甘肃省陇西中学。1956年改为陇西县第一中学,1958年改为陇西医学院,翌年7月撤销,恢复原校名。

解放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一中的建设,对师资配备、教学设备、校舍修建均优先考虑,为地、县重点学校。

“文化大革命”中,一中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部分教师被批斗,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978年以来,拨乱反正,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85年,全校有高中、初中各12个班,在校学生1526人,有教职员工121人(专任教师87人)。学校占地4.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教工宿舍楼1212平方米)。图书室藏书2.15万册,教学仪器4365件(套),价值3.7万元。体育、卫生器材设备64件,价值6270元。1985年考入大专院校78人,中专、技校37人,占全县当年大中专、技校考生录取总数的68.4%。解放后的37年中,培养初中毕业生6511人,高中毕业生5309人,输送大专院校590人,中专、技校182人。

陇西二中 1956年5月成立,为初级中学,1958年开始招收高中班。1961年撤销。1979年8月恢复。1981年,共有初中17个班,在校学生1047人,有教职员工78人(专任教师58人)。1984年,设高中班。至1985年有初中14个班,在校学生1172人,高中12个班,在校学生794人,教职员工108人(专任教师86人)。(www.xing528.com)

学校占地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19平方米(教工、学生宿舍2070平方米)。理化实验仪器538件,价值1.51万元;体育、卫生器材设备113件,价值9253元;图书9101册。

文峰中学 1958年设立,称陇西县第三中学,为初级中学,1961年改称陇西县第二中学,1968年改称文峰一中,1971年改称县二中,1975年改称今校名。初建时,有3个班,学生120人,教职员工12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1968年,有初中8个班,在校学生420人,教职员工39人(专任教师32人)。1970年增设高中班。至1985年有初中13个班,学生781人,高中9个班,学生57.9人,教职员工78人(专任教师60人)。建校以来,培养初中毕业生4155人,高中毕业生2467人,输送大专院校学生55人,中专、技校学生34人。

学校占地1.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60平方米(教工、学生宿舍1472平方米)。有理化实验仪器280件,价值4411元;体育、卫生器材设备398件,价值5412元;图书2941册。

首阳中学 1968年成立,有初中3个班,学生162人,教师6人。1971年9月,更名为陇西县第七中学,1975年,恢复原校名。1970年增设高中班。1978年,有高中5个班,学生260人,初中7个班,学生420人,教职员工28人(专任教师25人)。1985年底,有初中13个班,学生844人,高中6个班,学生262人,教职员工61人(专任教师52人)。建校以来,培养初中毕业生2880人,高中毕业生1270人,输送大专院校学生41人,中专、技校学生73人。

学校占地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45平方米(教工、学生宿舍1199平方米)。理化仪器2498件,价值1.77万元;体育、卫生器材设备167件,价值7096元;图书1553册。

通安中学 1958年成立,设初中1个班,招生30人。1961年撤销,学生并到陇西县第二中学(文峰)。1966年成立通安农业中学,翌年改设为普通中学,1971年改称陇西县第五中学,1975年恢复原通安中学校名。

1970年设高中班。1985年,有初中6个班,学生388人,高中6个班,学生229人,教职员工39人(专任教师36人)。建校以来,培养初中毕业生1707人,高中毕业生1054人,输送大专院校学生24人,中专学生105人。

学校占地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72平方米(教师、学生宿舍850平方米)。有理化仪器515件,价值6842元;体育、卫生器材设备9件,价值2810;图书2500册。

西北铝加工厂职工子弟中学 1968年3月成立,为初级中学。初招收学生160人,有教职员工28人。1979年始设高中班,学生80人,教师10人。1985年初中15个班,学生782人,高中3个班,学生138人,共920人,教职员工59人(专任教师55人)。至1985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908人,高中毕业生207人。学校占地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22平方米,有教室18座,图书、阅览、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理化仪器室各1座。实验仪器200台(件)。

陇西有色冶金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 1974年成立,称陇西冶金设备制造厂职工子弟中学,有初中4个班,学生129人,教职员工12人。1983年改为陇西有色冶金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1985年高、初中共9个班,在校学生325人,教职员工30人。建校以来,培养初中毕业生796人,高中毕业生576人,输送大专院校学生38人,中专、技校学生59人。学校占地0.9万平方米,教工宿舍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有理化实验仪器996件,价值3.17万元;体育、卫生器材设备270件,价值1.72万元;图书4650册。

陇西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1958年成立,仅设初中。1961年并于天水铁中。1969年复设初中,1971年始设高中。至1978年,有初中13个班,学生676人,高中10个班,学生485人,教职员工106人。1985年底,全校有初中11个班,学生449人,高中8个班,学生310人,教职员工77人(专任教师52人)。建校以来,培养初中毕业生2010人,高中毕业生1983人,输送大专院校学生52人,中专、技校学生25人。

学校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64平方米(教工、学生宿舍2362平方米)。有理化仪器1003件,价值3.9万元;体育、卫生器材设备价值1.1万元;图书1.1万册。

1985年全县初级中学概况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