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宋南外宗的影响力与泉州海外交通

赵宋南外宗的影响力与泉州海外交通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外宗正司迁到福建泉州,对福建地区的海上交通的开辟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宗室在担任市舶提举和泉州知州时,大多能够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促进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南宋迁都临安,泉州更靠近当时的政治中心和海外进口的香犀珠宝等货物的消费中心,促进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况且,自从泉州城设立了南外宗正司以后,促进了泉州港的海外贸易飞速发展,这种贸易盛况十分空前。

赵宋南外宗的影响力与泉州海外交通

宋代(960—1279年)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财源之一,“经费困乏,一切倚办海舶”。南宋时,福建是南宋王朝的大后方,泉州港是对外贸易港口,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中外商人进行贸易,才能得到发展。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开放政策,保证了泉州港的顺利发展。南外宗正司迁到福建泉州,对福建地区的海上交通的开辟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泉州港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在泉州出任市舶司的宗室,他们乐于开展海外贸易,打通海上交通。由于泉州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市舶司官员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掌管海外贸易,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泉州海上交通发展的重要体现。市舶司是我国古代设置的专门掌管涉外船舶、贸易及其征税和接待使者的机构,是我国古代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促进古代中国的海外贸易,加强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市舶司的基本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海关。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鼓励外商来华经商,甚至指派市舶司使臣到海外“招诱”外商来华贸易。

市舶司收入是南宋王朝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朝廷非常重视市舶司官员的委派。北宋时期没有宗室担任泉州市舶提举的职务。南宋时期南外宗正司迁到泉州以后,有很多宗室担任了泉州市舶司的职务。从南外宗正司迁人泉州到南宋灭亡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担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有93人,其中宗室11人,占十分之一多一些。这些宗室在担任市舶提举和泉州知州时,大多能够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促进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他们任职期间,不断改变泉州官员形象,积极实施新的贸易政策,并受到中外海商的欢迎,泉州的外商贸易往来也日益增多,泉州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www.xing528.com)

2.泉州港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宗室成员直接参与海外贸易。赵宋宗室初迁泉州为三百四十九人,其后日增,据相关文献显示,“建炎中宗子三百多人,嘉定中增至二千多人,绍定中又增至三千多人。这些侈靡相尚、寄生成性的皇族人口,是高级蕃货的重要消费者。”还有许多“士大夫避难入福建”。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通过海上交通进行海外贸易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这些宗室成员有一定的置船自由贸易权利,在利益的诱惑下,泉州的南外宗室直接参与了海外贸易活动。

南外宗正司人员的一切费用全靠朝廷俸禄,也是高消费群体,使得主要供统治阶级享用的海外香药宝货,在泉州地区,就有了更大的销路。这也是吸引海外舶商来泉州贸易的一个因素。南宋迁都临安,泉州更靠近当时的政治中心和海外进口的香犀珠宝等货物的消费中心,促进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之所以海外贸易中的奢侈品消费一直很兴旺,还是得益于宋朝宗室人员的官俸补贴,他们因此能买奢侈品,或者热衷于消费大宗奢侈品。随着宗室成员在泉州的定居,当作为消费者热爱在泉州消费海外奢侈品时,这些权贵集团的人员不必再为数量众多的海外珍贵货物需要远距离的运输而烦恼了。况且,自从泉州城设立了南外宗正司以后,促进了泉州港的海外贸易飞速发展,这种贸易盛况十分空前。必然对当地经济,特别是海外贸易构成了强有力的推动。市场因为消费而产生,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也离不开大宗消费的刺激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