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高校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建立高校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制订社会实践活动章程、计划,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制度,建立社会实践管理体系,探索层级式管理模式,明确参与各方主体的责任、义务,使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建立高校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因此,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也必须要抓好制度建设,尤其是管理制度建设。

第一,要强化规范管理的意识。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引导学生高度重视,保证社会实践目标的完全实现,高校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努力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投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

第二,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制订社会实践活动章程、计划,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制度,建立社会实践管理体系,探索层级式管理模式,明确参与各方主体的责任、义务,使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www.xing528.com)

第三,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仅凭一份实践报告绝对不足以认定学生社会实践学分,高校应建立系统、科学、公正的考评制度,要在学生日常实践过程中适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适当考虑结合实践单位的反馈和指导教师的调查走访以及社会反响的分析等因素来全面衡量学生社会实践情况,适当增加社会实践能力考核权重,作出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实践是知识的有效运用,教师可以把实践结果和效果作为衡量和考核的重要标准。比如,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确定实践目的,明确实践要求、内容和形式,配备相关专业指导教师,按专业选修或必修课给予一定学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