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以培养公民素质为基点,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拓展和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包括硕士、博士,社会实践应以岗位见习活动、创业活动、“三下乡”等结合学生专业的活动为主。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充分关注学生的特点及其存在的思想问题,把握好社会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大力倡导科技类、知识运用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导到“学以致用”上来,把服务社会与学生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切实增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科学建构社会实践内容体系

一方面,坚持社会实践内容的“四个结合”。一是以培养公民素质为基点,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二是从解决学生特殊困难入手,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勤工助学活动结合起来。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实践活动与科技服务生产力转化结合起来。四是以锻炼专业能力储备就业能力为落脚点,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师科研项目、专业特色创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注重社会实践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全面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拓展和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参观考察、文化下乡、义务支教科技咨询、社区援助、知识培训、科研项目攻关等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实践内容。此外,要推动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大学教育是为了教书育人,为了向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的专业,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专业特点、富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向科技、文化、环保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创新和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学校才能更好地完成其人才培养的任务,并获得更高的学生就业率,实现学校、学生和实践单位三方的共同发展。

(二)注重社会实践内容整体设计

首先,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社会实践内容的整体设计。对于低年级学生,社会实践应以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服务社会的活动为主。对于高年级学生包括硕士、博士,社会实践应以岗位见习活动、创业活动、“三下乡”等结合学生专业的活动为主。其次,要探索实践选题的针对性、多样化。要针对专业、年级分门别类进行专业化指导,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自设选题,努力建设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特点、主题突出、学生乐于参与的社会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将社会实践和理想信念教育、科技卫生服务、技术发明创造、招生就业等具体工作相结合,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实效性。此学校还应设立相关的咨询机构,提供相关法律援助,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实践信息,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此外,要推动社会实践内容向高层次发展。要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优势,将社会实践活动由以勤工俭学、调查访问为主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的高层次方向发展,找准一些结合专业知识的实践项目,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知识培训、高新科技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实践活动,把教学活动延伸至社会领域,促进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的紧密结合。(www.xing528.com)

(三)提升社会实践内容的科技含量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就是一个运用知识、消化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同时,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遇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形成新的认识与思考,对原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夯实宽阔的知识平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一方面要求用现代科技提高传统产业的水平,另一方面要求使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大背景下,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科技含量是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要求。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固定、缺乏新意、学生参与热情下降,传统的实践形式多数是散发传单、文艺演出、慰问孤寡老人和义务授课等,无疑是对大学生们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的一种锻炼,但是科技含量较低。因此,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一方面,应当适当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努力开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吸收硕士、博士参与到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发挥其学术造诣较深的优势,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科技含量,从而减少传统的简单劳动性质的社会实践,增加高科技含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社会实践的转型。

(四)统筹纳入学校实践教学体系

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按照课程化管理的方式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把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起来,加强对社会实践内容、形式、方法的培训和指导,规定学时和学分,实施合理的考核与考查评价机制,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健康、持续地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