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与创新能力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与创新能力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岗位少,周期短,学生参与面窄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必须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证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管理力度,保证了一定数量的真实参与性,但仍然存在着真正参与实践的学生并不多等问题。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关注度不够,给大学生提供的可供实践的岗位不足。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与创新能力

(一)思想认识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家庭、学生和实践单位的支持、参与和配合。尽管目前上自中央、下至地方都比较重视,但不能否认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的问题。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单位共同举办,联合发文号召。但在具体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支持不够。有的地方政府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当作旅游、参观、考察活动,把学生当作特殊客人给予高规格接待,而忽视了组织、发挥大学生的优势来做一些实事,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教育和锻炼的重要性,忽视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2.高校认识不够统一

目前,仍然存在着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是认识程度不深。有的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不如教学活动重要,将其片面化、简单化地理解,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是一种形式,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没有与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只把社会实践当作学生素质培养的“软”任务,只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分散化地开展。二是宣传引导不力。由于学校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明确,直接导致参加社会实践的动力不足,学生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实践上,无法达到实践锻炼的根本目的。三是组织实施不到位。一些高校忽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务实发展,没有很好地指导、督促和落实,实践活动沦为“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偏离了活动的正常轨道,没有起到应有的实际作用。同时,高校更没有帮助实践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实践单位的参与积极性。

3.家庭认识发生偏差

一是家长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家长对社会实践的作用认识不够,一定程度地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实际作用与意义,没有把社会实践当作育人措施,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二是家长支持不力。目前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过分溺爱孩子,担心孩子安全,更不希望孩子吃苦,不愿意鼓励和支持学生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大多数家长希望学生能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多学知识,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家长们往往鼓励学生多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分数考量上。尽管有的家长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社会实践往往是到落后的农村或艰苦的单位去,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吃苦,怕让孩子“受罪”,发自内心不愿意让孩子到社会中去磨炼,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和认可。

4.学生缺乏参与主动性

一是部分学生缺乏正确认识。许多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缺乏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社会实践意识淡薄;加之社会实践没有成绩考核的硬性要求,因此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有的学生把社会实践当作游山玩水,觉得新鲜好玩;有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不端正,仅仅为了增加综合素质积分,有的学生没有把事先规划好的实践调研任务当成一回事,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二是敷衍了事走过场。部分学生自身忧患意识不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去考虑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为就业和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而错误地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少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更是走过场,简单应付,敷衍了事;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只是找一家单位盖上公章交份证明,调查报告更是东拼西凑。三是处理不好学习和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认识和融入社会,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但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背离了初衷,甚至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摆不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认为参加社会实践耽误学习,甚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陶醉于外面的精彩世界而对学校教育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放弃学业。

5.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是接受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时非常看重学生是否有社会实践经历,但现实中却看不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为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借口大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考虑安全问题、经济效益等因素,把接收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当作一种负担,不愿意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机会,积极性大打折扣。二是不愿意提供培训。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但社会用人单位往往追求的是直接的经济效益,他们认为大学生初出校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单位还要投入人力、物力定向培训大学生,对接收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类投入大、收益小的短期性活动积极性不高。三是安排实践岗位缺乏专业针对性。即便是乐意接收大学生实践的单位,在实践期间安排给大学生的实践岗位也多与大学生专业知识关联度不大。学生接触的工作内容多数是零星琐碎的事务性“杂活”,真正接触到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由于与憧憬和梦想的专业实践相距较远,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岗位少,周期短,学生参与面窄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必须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证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管理力度,保证了一定数量的真实参与性,但仍然存在着真正参与实践的学生并不多等问题。一是实践岗位较少。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关注度不够,给大学生提供的可供实践的岗位不足。目前多数高校社会实践地点不稳定,几乎每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均需要寻找新基地,导致学校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而能够提供的社会实践岗位却始终处于短缺状态。二是实践周期较短。社会实践短期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尤其暑期社会实践最为突出,持续时间非常短,少则3至5天,最长也就一两周,除去往返学校与实践单位的时间,实际留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走马观花式地完成任务,实践流于形式,走过场,无法让学生真正深入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虽然学生选择勤工助学或者专业实习的时间会相对较长一点,但受假期的制约也只能在1至2个月。三是学生参与面窄。社会实践按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中组织团队(校级社会实践总队和院系社会实践分队)或个人自主实践。学校(院)集中组织团队准备充分,便于管理,效果较好,但受经费、指导教师等资源约束,必然存在参与人数的限制,能参加的只是少数学生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使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变成了少数人的专利,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对普通学生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即使是勤工助学针对的也是少数贫困学生,专业实习更是本专业的学生,受众面非常狭窄。个人自主实践更是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很多都沦为形式。

(三)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相对不足

经费投入是保证社会实践顺利进行的关键,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但目前经费投入问题严重制约着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一是政府投入经费太少。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耗资较大的项目。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政府投入经费很少,只能以压缩时间、减少开支、减少参与人数等方法来满足实际运作的需求,多数学校采取扶持重点团队的形式来开展,并加以大力的宣传报道,而忽视了没有组织形式、没有经费支持的自主社会实践。二是部分学校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有些学校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保障,而是组织实践活动前临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申请经费,得到的经费也极其有限,很多时候还要院系和学生承担部分实践费用,势必影响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三是经费投入不均衡。尽管我国目前的教育经费投入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费投入较大,西部落后地区经费投入较少;重点大学、本科高校经费投入较多,一般高校、高职院校投入较少,而真正花在社会实践活动上的经费更是杯水车薪。此外,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来源单一,基本以政府拨给学校的行政性事业经费为主,社会的支持和赞助经费十分有限,必然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四是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共青团组织对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筹措,目前主要来源于共青团工作经费或通过共青团组织向上级争取经费,难以有效地利用大学生实践服务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来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很少能够通过社会募集到活动经费,导致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物质依托欠缺。

(四)讲究形式,注重功利,效果欠佳(www.xing528.com)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计划也比较周密、详尽,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多数高校社会实践的形式基本相似,模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活动涉及面不广,活动开展不够深入,不能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学生参与度不高。另外,社会实践内容也存在局限性,真正实质性的内容不多,甚至名不副实,直接导致了高校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一是部分高校存在形式主义倾向。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但深入调查发现,个别高校的社会实践存在形式化问题,一味地强调实践活动的数量、规模、效应,忽视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实践形式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马观花、游山玩水的多,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干实事的少,忽视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收获。由于多数高校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四处奔波寻找实践场所、岗位,少数到工厂、农村的学生纯属走过场,甚至有的开假证明,应付学校检查。二是学生功利意识浓厚。社会生活中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造成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而且部分学生的功利性还很明显,认为社会实践结果与奖学金评定、综合素质拓展计分、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等直接关联,社会实践工作的评比表彰成为学生和基层组织者参与的直接动力,寻求媒体报道成为社会实践的重要任务,每到一处首先想到的是拉队旗与实践单位领导合影留念,然后走马观花式地走形式,真正的调查研究、技术支持、文化服务、理念宣传以及收获体会却很少放在心上,真正动手实践的学生更少,活动结束后东拼西凑资料,形成社会实践报告,旨在争取获得表彰奖励。三是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着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长期坚持、主动做得少的现象。形式上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但在实际行动中却鸦雀无声,很多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也以“旁观者”身份出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有些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变成了四处游山玩水的好机会,背离了活动的目的,所以有人戏称为“轰轰烈烈发动—大张旗鼓宣传—不痛不痒活动—悄无声息结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模式给人以明显的松散性、短暂性和功利性印象,真正“个人受用,社会受益”的较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明显受到影响。

(五)实践基地建设无法满足需要

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比较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要真正实现锻炼大学生能力的目的,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造成基地建设难、稳定更难的现象,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同时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也有一部分高校社会实践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有的高校还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去联系社会实践单位,有的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得比较分散,不利于监督和管理,不利于学校和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的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与学生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需求存在的差距太大。此外,社会实践基地未能从学生社会实践中获益或获益较少,使其逐渐失去了与高校合作的兴趣和积极性,高校自身也没有很好地采取激励、管理、沟通措施,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实践基地的流失。

(六)专业性针对性弱,指导乏力

一是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大学生社会实践应结合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据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空泛,与专业结合的比例较小,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没有能够很好地与专业针对的职业岗位相结合,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二是针对性比较薄弱。高校在进行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选择时,由于存在社会认知、知识背景、地域、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缺乏对实践地点环境的了解,对实践对象把握不透,选题上容易走偏走远,有些选题范围过大或过小,有些选题存在着主观性强,与社会热点、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从而造成社会实践内容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没有针对社会实际,没有考虑到群众的需求,最终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三是专业指导力度不够。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指导。由于高校没有建立专业教师参与的考评激励机制,专业教师的参与更多的是为实践团队的项目策划做指导,真正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较少,主要是共青团干部和思想政治辅导员参与的较多,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面对一些专业性或者技术性的问题时还是有所欠缺,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性指导,更无法直接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生产、技术性问题。事实证明,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项目的运作效果,提高社会实践的高度和深度,发挥社会实践蕴藏的丰富教育价值,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成长。

(七)社会支持参与力度明显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环境亟待改善。一方面,有些企事业单位认为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件“麻烦”事,既怕麻烦,又怕花钱,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单位,更怕平添经济负担,更不愿意接纳高校社会实践学生,大大增加了社会实践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的难度。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认为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财力对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进行全方面培训,不愿意主动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的重任。所以,很多高校在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时很难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无论是专业实习、社区服务,还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因为接收单位的变化而临时调整,再加上一些条件的限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很难保证效果和持续进行。此外,有些高校只考虑社会是否满足了教育的需要,学生是否得到了实际锻炼,计划是否得以顺利完成,不注重“互惠互利、双向受益”,不考虑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是否给当地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是否给实践单位和群众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最终失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外部支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制定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具体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八)执行主体工作创新力度不大

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较少能够结合高校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更谈不上根据当前大学生身心特点主动去探索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活动数量多,质量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通过一些学生组织或社团开展,任务性的活动多,走过场的活动多,效果较差,质量较低,没有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现。二是精英实践明显,参与率不高。许多规模大、影响深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一批学生精英,不少学校也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典型活动上,受益范围非常有限。三是内容空洞,层次不分。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设置不够科学,不少是应付式完成任务,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和实践单位的兴趣。同时很多内容只注重表面上开展,没有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特点,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

鉴于当前社会实践主客体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必然要求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陆吴曾经指出,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青年思想深刻变化,青少年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阅读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要采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文化、艺术等手段,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综观当前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全局,每年的实践内容都结合社会热点、难点开展,但从组织形式上缺乏对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深入研究,尚未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发个通知布置任务、搞个评比完成任务”的传统模式上。

(九)实践教育体系不太完善

一是实践体系不完善。一些高校社会实践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在组织结构、评价制度、工作落实等方面仍不够完善,学校发挥作用不充分,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系统、不规范、不持久,盲目性较大,针对性不强,目的性不明确。有的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实践环节的时间比例和计划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制订出课程的大纲,规定学分以及必要的考核手段。对参与社会实践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没能进行科学的质与量的分析考评,给出成绩、学分。没有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档案,将其与奖学金的评定、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选、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等挂钩。二是评价方式不科学。目前社会实践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宣传,轻效果”的倾向,往往把启动仪式搞得热闹非凡,实践内容和过程缺乏关注,考核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往往片面地从基地数量、形式新颖、宣传效果、社会效应、实践报告质量来评判效果好坏,而不把基地欢迎不欢迎、学生乐意不乐意、效果明显不明显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忽视了对过程的监督和效果的评价,轻过程重结果,讲形式略内涵,定性分析大于定量评价,无法真正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所以常有学生抱怨很有创见的实践成果未受到肯定,而一些走马观花的实践报告却受到了嘉奖,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方式存在问题。三是长效机制未建立。机制的不健全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很少有高校与地方建立了长久的社会实践合作机制,社会实践活动地点的流动性较大,师生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适应新环境中去,而无法形成比较成熟稳定的实践模式,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上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容易造成学生只追求表面工作而无法深入到调研实际问题中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四是缺乏激励机制。目前,部分高校没有将社会实践的工作量计入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中,对带队老师、校外聘请指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也没有给予相应的交通、通信补助,在充分调动和保护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方面做得还不够。此外,目前大部分高校是委派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工作。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指导学生做调查研究、科技支农、法律服务等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活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方面缺乏政策支持,未将其表现、能力和成绩作为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影响了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在学生方面,往往只注重选出少量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忽视了对大多数参加者的科学评价,忽视了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推广。

(十)服务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灵魂。邓小平同志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因此,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缺乏制度保障就等于缺乏安全保障和效果保障。一是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加强。影响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保障服务体系。目前,所有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但却很少有学校建立自己的社会实践保障服务体系。高校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根本就不必然需要保障体系,建立保障体系白白浪费资金,从而导致学生社会实践多受工作时间、地区、规模、内容及服务要求的限制而丧失更多的参与机会。事实却是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有自己的保障服务体系,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二是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当前部分高校要求学生暑期自主进行社会实践,学生要自己寻找实践单位并进行实践,缺乏安全保障、过程监控、有效的评价体系,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来完成任务,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学籍管理,没有给予相应学分,无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对于社会实践的事前准备、事中管理和事后评价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助长了学生的应付了事、敷衍塞责的恶劣风气。三是学生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从高校普遍的情况看,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权利和义务是模糊的,一旦出现意外伤亡等安全事故,连法律也难以提供有效的保护,而社会上把大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