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育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育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而言之,自主学习就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从而实现自主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好知识的需要,也是在终生学习背景下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有可能适应未来的变化。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育

(一)大学生基本社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

1.社会认知能力

社会认知能力,即个体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心理及行为作出推测与判断所具备的某些心理条件。大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社会认知能力,也就决定了其健康的社会行为能力,不仅对大学阶段接受教化、实现个体社会化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且为将来个体社会化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而使其一生受益无穷。

2.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即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思想、认识和情感的能力。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因为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要交流思想、讨论问题、互通情况、阐述观点等,不注意表达能力的培养,即使有更好的见解和办法,如果表达不确切、不清楚,也会直接影响其本领和才能的发挥。大学生只有牢固培养这种能力,才能使自己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3.人际交往能力

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能力即为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大学生接触较多的是老师、同学,这种关系比较简单,一旦步入社会,由于工作、生活关系,会与各种各样的人员进行交往,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或协调好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工作效能、心理健康和事业成败。因此,大学生要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即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包括计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大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把工作开展起来,把计划付诸实施,把他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是不行的。因此,大学生应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今后有效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5.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即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简而言之,自主学习就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从而实现自主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强调的是人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协调性等特点。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好知识的需要,也是在终生学习背景下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有可能适应未来的变化。(www.xing528.com)

6.外语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当今信息社会,为了迅速而广泛地获取信息,外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对外开放,许多部门和行业逐步走向了国际市场,没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很多工作就难以胜任。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环节,不论是科研、教学还是生产,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一些用人单位也把这方面的能力作为聘用人才的先决条件。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

1.专业操作能力

专业操作能力是指把创造性思维变成实际的物质成果,或用生动的物质过程显现出创造性思想的一种转化能力,包括设计能力、实验及操作技能等。专业操作能力体现个体对本专业或本职工作的应付能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会实践能力。

2.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事物能做出正确的估计,具有辩证的思维能力,能够全面地分析问题,并能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一整套可行性、针对性强的措施与方法,能够尽快地解决矛盾。在瞬息万变的现代职场中,问题会随时出现,能够迅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实践能力之一。

3.开拓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其实质是各种智力因素、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是以智能为基础具有一定科学根据的“标新立异”。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社会更大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用人单位对创新人才求之若渴,创新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最需要、最看重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开拓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