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育成果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育成果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界定什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前,有必要对“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必要的说明。学术界以及理论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众说纷纭,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人们的观念千差万别,而且具有一定的非统一性和不确定性。根据对近几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得出了一些较为典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简要评述。以学校为依托,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较为广泛的社会教学形式。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育成果

在界定什么是大学社会实践能力前,有必要对“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必要的说明。

(一)能力

一般来说,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知识与智力的结晶,也是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的外现。能力有多种分类方法,但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对能力的基本看法都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力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教育和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形成于社会实践、体现于社会实践、又发展于社会实践。第二,能力总是具体实践活动的能力,不同的实践活动要求不同的能力。能力具有互补性,不同能力是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第三,能力在表现方式上体现了个性心理特征最独特、最具个性化的方面,是主体性在活动中的外现。

(二)实践

实践作为哲学概念被广泛应用。西方哲学中的实践概念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把人类知识和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其中,实践主要指追求伦理德行和政治公正的行动。理论和实践都以自身为目的,是自由人从事的活动。实践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运动,以及生物的生命过程,后者又包括生物的生命功能和人的生存活动过程,人的生存实践又包括实践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

中国哲学关于实践的概念多包含在“行”这个字意中。孔子强调“践仁体道”的思想,他说“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道德修养落实到“行”,要言行一致,以行来检验言。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确肯定了“行”的重要性。朱熹提出的“知行常相须”,认为知行关系总的来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以其地位论,行重于知,知是为了行;二是以其进程说,知先行后,有知才能行。他认为:“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认为“为学之功,且要行其知”,把行作为知的目的。王夫之强调“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认为“力行而后知真”,“力行”(实践)中获得真理。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提出“好学力行”的灼见。

回溯实践概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实践作为哲学概念,其意义范围被确定为专指人的一种活动类型,即这种活动总是同人作为自然物质的机体运动相联系着,总是同作为这种活动手段和活动对象的物质世界联系着,因此它是可观察的、实在的。第二,实践作为哲学概念,一般来说,它总是同“理论”概念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的。在经典理论中,二者的相互结合、相互转化促进人的思维认识的螺旋上升,成为人类对实践也是对理论进行理解的基本思维模式。

(三)实践能力

有关实践能力,不同学科视角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1.词源学视角下的实践能力

具体而言,是指主体有目的、自觉地改造客体的能力,其中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客体是主体要认识或改造的对象。

2.西方哲学视野下的实践能力

“实践”(praxis)一词在希腊文里的最初含义是指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赋予了实践概念以反思人类行为的哲学含义,认为实践有两种形式,即为了外在目标的实践(如建筑学习或趋于目标)和本身即是目的的实践(如生活、幸福、观察和思考)。他认为前一种形式属于“做”“生产”,只有后一种形式才属于哲学意义上的实践。基于此,有学者把实践能力分为基本实践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两个层次。基本实践能力是指完成某一指定专门业务活动或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属于单项技能的层次;综合实践能力是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解决综合问题层次的高级能力。

3.心理学视角中的实践能力

心理学关于实践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实践智力。但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实践智力究其根本并没有真正回到实践的本义上,并在把实践定位于“认识指导下的问题解决过程”的基础上,将实践能力界定为: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就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根据以上有关概念的论述,可以认为,所谓实践能力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由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基本实践能力是指从事各种实践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从事某些专业性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如工科学生的制图能力、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师范类学生的教学能力等。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使学生充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平台,主要包括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种形式。专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内专业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设置于课程内的实践活动,例如实验实训、技能实践、参观实习以及模拟操作等,这一部分基本都在校内课程中实现。社会实践是学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服务社会、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实践形式,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重属性的教育活动。这一实践过程可以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并跟踪,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走向社会,主动了解社会、探究社会、服务社会,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并从中汲取丰富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学术界以及理论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众说纷纭,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人们的观念千差万别,而且具有一定的非统一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制约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并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对近几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得出了一些较为典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简要评述。

教学形式说。以学校为依托,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较为广泛的社会教学形式。这一简评明确了学校、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重要地位和影响,重点突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学意义,但是却忽略了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其他功能,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教育以及国情教育,因此这一界定容易使人们产生狭隘的理解,致使许多人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大学教育的教学形式。实际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有教学形式,又有非教学形式。比如大学生的社团组织活动以及各种行业实践活动,或者是学生自愿参加的社会调查和勤工助学活动等,所以教学形式说并不全面。

非第一堂课说。相对于学校教学而言,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种行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和勤工助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各种实践活动被纳入除第一堂课之外的学校教育活动,但是社会实践活动被认为不在理论教学和第一堂课教学中,因此,此界定否认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教学,因此非第一堂课说也有狭隘性。

本质说。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对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补充,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因此究其本质而言是自为、教育、应用的。这一界定指明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做了阐释性的定论,因此具有积极的界定作用,但是此表述却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性特征,这一表述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功能以及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来代替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界定。

形式分类说。此界定倾向于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具体、详细的分类。如将社会实践活动规定为教学类实践、团组织、学生会指导的社会实践、学生自发的社会实践等,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但同样也忽略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性特征。

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大体具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www.xing528.com)

1.广义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虚拟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划分方式突出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全程性,尤其是虚拟社会实践的提出是对当今时代的鲜明回应。但同时这种划分也导致了以下问题:一是是否所有教育性实践活动均应划归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范畴?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否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内涵?二是这种划分看似层次与范围分明,但是在实质上却导致了所划分内容的交叉重叠。如其认为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有专题调查专业实习,校园社会实践中有志愿服务与勤工助学,但是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其定义同样存在着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包含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包括走出校园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形式。由此可见,这种划分方式在其层次中是存在着交叉的。

与此类似,从广义实践观出发,相对于传统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学者认为“在广义的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就是广义的实践教学。广义的实践教学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并由此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第三种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假期社会服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总之,它是指参与各种科学文化的创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生产实践的活动。这种定义从“实践—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概念路径出发,可以说比较科学地阐释了社会实践教育的教育性实践本质问题,但是同样面临着具体外延划分层次区别以及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区分度问题。

2.国家政策文件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化、社会化和长效化。从这项活动开展的真实历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以及由政策文件所保障的合法性内涵。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进行泛化的定义,其理由有二:一是从出现的时间视角来看,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内实践要远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特定的内涵,即走出校门,具有社会参与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论及实践教学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施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这里明确表明了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此概念的界定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历史活动以及政策文件出发来处理其具体内涵关系,考虑到了概念界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是就概念的实质性要素阐释还不够全面。

另外,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化教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并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可以明显看出,此概念的阐释借用了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规定性内涵。

3.基于不同学科语境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所涉及的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此外还有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语境出发,也会得出具有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结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很多学者肯定和认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径,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剂与行为外化的选择器,并应促进二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有机结合,而概念的结合式探析就成为先导。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阐释即为例证。前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而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中审视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结合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

这种定义直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彼此的视野,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拓展,较好地促进了二者育人合力的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无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场域。但从内涵来看,其教育机理的揭示还需更加精细化。

其次,教育学关注的核心是生命个体的成长以及全面素质的养成。从教育学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的视域。有学者从实践教育出发来探讨这一概念,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有三层内涵:从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教育措施、方法,它往往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一般意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课程体系及教育体系。从广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实践育人”“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可以说这种概念的界定给出了研究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广阔理论背景以及所需关涉的理论层次,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其具体内涵,还需从实践教育的整体范畴中剥离出来。

以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概念的探析,反映了相对各异者对这一概念不同角度的审视,从而继续推进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从不同定义中可以看出,构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概念的关键主要有三点,也是各种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义的相同点:第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第二,以认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为目标;第三,要走入社会。综上所述,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义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学习、考察、思考和服务社会,并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活动。

总之,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能动地参与校内外各类活动,从而坚定理想、锤炼品格、增强意志、强化本领、提升能力、勇于创新、服务社会,促进全面成长成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自我教育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它涵盖所有可以帮助青年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各项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既可以是在社会,又可以是在校园;既可以是教学实践环节,又可以是各类实践活动;既可以涉及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又可以涉及创新创业等技能本领。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属于素质教育的大框架。社会实践能力是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含义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开始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从研究动态看,学术界已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第一,研究者一致认为,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第二,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国际竞争的要求、改革中国教育现状的要求。第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应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坚持教学主阵地,应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应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应转变教育观念,还应重视测评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认识社会、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所体现的程序性知识和基本能力。它是由一般社会实践能力(即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特殊社会实践能力(即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一般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特殊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从事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特征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验性。实践能力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突然获得的,更不是在课堂上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二是理论性。在积累经验方面,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与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会更加有效和迅速。因此,在强调实践的同时,不可忘记理论的重要作用,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毕业生,其实践能力更是应当在理论指导下形成,由有认识意义的实践经验构成。三是综合性。由于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如在社会活动中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需要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遇到新问题时需要良好的分析研究能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