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联大简史: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合组

西北联大简史: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合组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7 年9 月13 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筹委会委员相继到达西安。9 月17 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快邮代电,规定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接纳学生的范围和比例。10 月2 日,西安临大据此规定,拟接收三校学生为840 人,借读生、新生140 人,并呈报教育部备案。1937 年10 月11 日,二人终于到达西安,这时西安临大已经开学。

西北联大简史: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合组

1937 年9 月2 日,教育部发出聘函,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

主 席:

王世杰 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

委 员:

李书华 国立北平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代表

臧启芳 东北大学校长

李书田 国立北洋工学院院长

童冠贤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监察院山西、陕西监察区监察使

周伯敏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

徐诵明 国立北平大学代校长

李蒸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

辛树帜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

陈剑翛 教育部特派员

图2—2 嗣后“平津四校”(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词频频出现于与教育部的往来公文中(www.xing528.com)

这表明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后的9 月6 日下午,教育部在南京朝天宫故宫博物院礼堂举行了首次筹备委员会会议,童冠贤、徐诵明、李蒸代表袁敦礼等出席。[7]教育部在首次筹备会议两天后,即1937 年9 月8 日,“设西安临时大学常务委员会”,指定李书华、徐诵明、李蒸、李书田、陈剑翛为常委、童冠贤为秘书主任,确立“开会时互推一人为主席”的常委商决制(图2—2)。[8]

1937 年9 月10 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16696 号令: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

1937 年9 月,教育部核准同意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用中英庚款补助办学,并同意迁西安并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图2—3)。

1937 年9 月13 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筹委会委员相继到达西安。17日,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设宴欢迎西安临大筹委,并商定校址等。关于校址,曾有将临大农学院、文理学院生物系迁设武功的设想,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西安临时大学筹委会委员辛树帜致函“极表欢迎”。西安临时大学复函辛树帜校长兼筹委会委员,“农学院及文理学院生物系暂在西安城内及附近已有校舍设法上课”。9 月17 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快邮代电,规定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接纳学生的范围和比例。10 月2 日,西安临大据此规定,拟接收三校学生为840 人,借读生、新生140 人,并呈报教育部备案。《国际言论》杂志以《陕临时大学办理登记》为题对筹备中的临大作了报道:“临时大学校址觅定,正布置中,现以学生纷纷到陕,决先办理登记,开学日期俟徐诵明等由京请示归来,即可确定。”(1937—09—26 西安电)

图2—3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组织系统图

与常委们抵达西安同时,各校师生也大多先经天津,坐船然后绕道陇海铁路到达西安。

联大工学院刘锡瑛、潘承孝二位教授告别妻、子,从塘沽乘船至青岛,复弃船乘火车至济南,转徐州,再由徐州折向郑州,经洛阳去西安。在胶济铁路线中段时,遭遇火车脱轨,二人险遭不幸。平时乘火车一天的路程,他们竟然辗转走了一个多月。1937 年10 月11 日,二人终于到达西安,这时西安临大已经开学。

体育系教师王耀东、教授谢似颜,告别弱妻幼女,于1937 年10 月间化装逃出北平,连闯北平火车站、天津火车站、天津港、徐州火车站四关,在徐州车站遭遇敌机低空扫射,幸免于难,舟车辗转,终于抵达西安。三年以后的1940 年,王耀东的妻子齐志修才带着两个孩子,历经艰险,数千里辗转找到陕南城固(1938 年西安临大自西安南迁城固),一家人终于团聚。

生物系汪堃仁教授,于1939 年5 月筹借到路费,携妻女(当时长女2岁,次女才6 个月),从塘沽登船,经香港越南海防,换乘火车到昆明,再由昆明乘卡车穿过云贵高原,到达山城重庆,再由重庆乘江轮溯江而上,到了泸州,复由泸州经成都、剑阁、广元到陕西,历时4 个月,行程万里,终于在1939 年9 月到达陕西城固。

学生们从各地赴陕报到同样历经艰辛。1937 年8 月10 日,一名叫纪侗的河北籍学生,与另一河北籍同学一起,经北平沿津浦铁路至济南,继续南行,翌日凌晨至徐州,然后转陇海铁路西行至商丘,夜宿商丘,次日凌晨四时出发,徒步由毫县界首行三天到漯河,从漯河改乘汽车两天到叶县。前后历时九天,于8 月18 日抵达洛阳,从洛阳再到西安。

北平大学医学院学生黄日聪的从南到北的求学之路最有意义,当时他正在老家江苏嘉定,见报载吴淞口沪战爆发,以及同济大学上海医学院合组救护队北上参战,便立即赶到上海,准备参战。之后,随战地救护队一路北上。自1937 年8 月间至1938 年1 月初,历时4 个多月120 多天,辗转海路、内河、陆路2 800 余华里,跨越上海、江苏、湖北、河南、陕西,五省市,终于抵达西安,到西安临大医学院报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