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与创新兼重的教学理念

传统与创新兼重的教学理念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所以陆俨少在教学时坚持传统是会帮助创新的理念,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对于传统,陆俨少在教学上认为:山水画传统技法,都是前人在大自然中提炼而成。我们不能靠一个人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所以必须学习传统。学习传统,就是为了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陆俨少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他在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并热情地记下新时代的风貌。

传统与创新兼重的教学理念

陆俨少在教学时认同潘天寿先生高峰意识:“(中国的绘画)处于东方绘画统系中最高水平的地位……与西方的绘画统系双峰并峙。”[2]所以陆俨少在教学时坚持传统是会帮助创新的理念,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中国画的发展是积淀式发展,强调传承。所以要谈“创新”就不能像西方那样反传统的创新,我们有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母体文化,中国画创新让画家汲取母体文化的营养,既要师古人,又要师造化。对于传统,陆俨少在教学上认为:

山水画传统技法,都是前人在大自然中提炼而成。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积累多少人的智慧和创造实践,才有今天这样丰富的传统技法。我们不能靠一个人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所以必须学习传统。但传统不能死学,必须化,也即是运用前人已有的技法,加进一己的感情、修养,以及技术训练,把传统技法化得更接近于对象,更能表达自己的感情。[3]

如果不在传统的基础上扎下结实的功夫,来谈创新,这个创新,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站不住脚的。文化是积累而成,不能中间割断……所以学习传统,就是为了创新,两者是统一的。[4]

陆俨少的“课徒稿”从树法、石法、云水法等方面系统地为中国美院山水科学生做了临摹示范,其中还包含对十张大画的示范,可以说是陆俨少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制作,有艺术价值,也是中国美院国画系山水科学生大一必修课程范本,有教育价值。“课徒稿”作为陆俨少先生的潜心之作,也饱含陆俨少先生对潘天寿先生乃至中国美院的深深感恩。

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正是由于陆俨少建立健全了这套教学规范,才有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山水画教学体系,它集临摹、写生、创作于一体,以“宋入元出”为主导思想,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被一直沿用至今,并受到很多高校的效仿和推广。(www.xing528.com)

学习传统,就是为了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想要创新就要去热爱新事物,用自己的创造激情热烈地去表现它,就要不甘于被前人的牢笼所束缚。陆俨少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他在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并热情地记下新时代的风貌。陆俨少先生的山水画甚至一下子就能从中看出笔法墨法出处,虽然有可能已经表现新的题材,但依然能从中看出浓重的传统色彩,又有20世纪的时代特征,所谓“古而不陈”;如拟李唐《万壑松风》的《晚峰横壁》(1960年,纸本)、《访碑图》(1960年,纸本)、《仿巨然笔意》,仿唐棣《霜捕归渔图》的《古木清泉图》(1959年,纸本)、《古意山水册》(1958年,现存八开),还有拟李公麟、范宽、郭熙、王蒙、倪瓒、唐寅、陈洪绶等的画作。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临摹创作,如人物画《临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东方朔》和花鸟画《临李公麟五马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