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天津理工大学实践研究

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天津理工大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国际合作办学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理工大学为实施国际化合作办学专门成立了国际工商学院,这也是实现教育创新,创建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国际合作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划分方式包括独立办学机构与非独立办学项目、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中方教师为主与外方教师为主、单文凭与双文凭、计划内招生与非计划内招生等多种模式。

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天津理工大学实践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国际合作办学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又一着陆点,外语教学双语教学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2007年,教育部再次强调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今后,教育部将把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作为高校的一项评价指标。”2009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意见》的出台,不仅赋予双语教学一个全面的定位,而且还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学是高校顺应社会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之路,也是培养综合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我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标准,更新专业学习手段、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不断地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改进并完善自己。天津理工大学为实施国际化合作办学专门成立了国际工商学院,这也是实现教育创新,创建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代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在我国倡导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快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步伐。尤其是2003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来,中外合作办学逐步走上了规范运行的轨道。这些《条例》的颁布实施,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中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强调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国际合作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划分方式包括独立办学机构与非独立办学项目、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中方教师为主与外方教师为主、单文凭与双文凭、计划内招生与非计划内招生等多种模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