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气候变化治理:作用、评价与缔约方分析

国际气候变化治理:作用、评价与缔约方分析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附件I国家主要由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组成,共计41个缔约方,包括欧洲共同体、2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10个经济转型国家以及依据COP3有关决议增加的6个国家。与此相对应,其他公约缔约方被称为非附件I国家。

国际气候变化治理:作用、评价与缔约方分析

框架内的国际条约不断增加的同时,框架之外的区域性气候变化条约也蓬勃发展,而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仍在于不同国家集团之间的利益碰撞,各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通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他国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磋商,既能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也是处于共同的国家利益而在国际局势中表达自己坚定立场的体现。区域性条约与会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主要的国际议题,其讨论在国际层面已经趋于白热化,然而,气候变化的最终落脚点仍在于人类的个体本身,国家间谈判与磋商的成果最终仍然需要通过国际法的国内化来实现,故而全球范围内的讨论有些情况下未免会与成员国自身的情况相脱节,其结果也会因各成员国的复杂的利益考量和不同的国内情况而大打折扣,而区域性条约似乎能更好地弥补这一缺点,因为其成员往往有着相同或至少相似的利益立场,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这些国家才能更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它们所达成的共识与那些成员范围跨度较宽的条约相比,实现的效果也更好一些,在订立区域性条约的过程中,争议与共识更为清晰,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精力,使得其成果也更有针对性,同时,对各国国内法的影响与改善作用也更为直接。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现在的国际气候变化治理中,“碎片化”特征过于明显,区域性法律机制、气候变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程度正在日益加深,各利益集团通过订立区域性条约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政治立场,许多国家都纷纷采用“抱团”的方式来加强自己在国际条约磋商时的影响力,然而,国际条约的订立本身就是一个国家间不断斗争与妥协的过程,其中必定包含了一些国家利益的妥协、立场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条约体系才能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而区域性条约的增加却在不断为这种统一性条约的达成设置障碍——各个区域性的条约根据自己的规则运作,使得全球治理缺乏一个统一的、有力的规则,增加了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各利益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谈判中,不断交锋,然而其立场通过区域性条约不断加强,其态度更为强硬,这就使谈判陷入僵局,使国际范围内的共识没有办法有效地达成。因此,区域性气候变化条约与各利益集团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关乎条国际条约的进程与走向,其作用值得探讨。

【注释】

[1]世界卫生组织:《气候变化与健康》(实况报道)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66/zh/.

[2]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tytj_611312/tyfg_611314/t1201175.shtml.

[3]刘燕冰:环境气候领域的里程碑——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解读;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4]附件I国家主要由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国家组成,共计41个缔约方,包括欧洲共同体、2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10个经济转型国家以及依据COP3有关决议增加的6个国家。与此相对应,其他公约缔约方被称为非附件I国家。

[5]杨兴:《论〈京都议定书〉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潜在影响》,《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

[6]Report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n its thirteenth session,held in Bali from 3 to 15 December 2007,Part Two:Action taken by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at its thirteenth session,Decision 1/CP.13 Decision 4/CP.13 Decision 6/CP.13.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2007/cop13/en g/06a01.pdf#page=3.

[7]危敬添:《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海事》2010年第1期。

[8]UNFCCC:The Cancun Agreements.http://cancun.unfccc.int/cancun-agreements/main-objecti ves -of-the-agreements/#c33.

[9]Report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n its seventeenth session,held in Durban from 28 November to 11 December 2011,Part Two:Action taken by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at its seventeenth session,Decision 1/CP.17 Establishment of an Ad Hoc Working Group on the Durban Platform for Enhanced Action 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2011/cop17/eng/09a01.pdf#page=2.

[10]Repor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n its eighteenth session,held in Doha from 26 November to 8 December 2012,Part Two:Action taken by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at its eighteenth session,Decision 1/CP.18 Agreed outcome pursuant to the Bali Action Plan.http://unfccc.int /resource/docs/2012/cop18/eng/08a01.pdf#page=3.

[11]Report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n its nineteenth session,held in Warsaw from 11 to 23 November 2013,Part two:Action taken by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at its nineteenth session 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2013/cop19/eng/10a01.pdf.

[12]李俊峰等:《“华沙会议”成果评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http://www.ncsc.org.cn/article/yxcg/yjgd/201404/20140400000873.shtml.

[13]Report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n its twentieth session,held in Lima from 1 to 12 December 2014,Part two:Action taken by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at its twentieth session,Decision 1/CP.20 Lima call for climate action.https://unfccc.int/files/meetings/lima_dec_2014/application/pdf/auv_cop20_lima_call_for_climate_action.pdf.

[14]毕欣欣(中国民促会气候变化网络协调员):《利马气候大会成果分析与展望》。http:// www.c-can.cn/sites/default/files/attachments/publications/%E5%88%A9%E9%A9%AC%E6%B0%94%E5%80%99%E5%A4%A7%E4%BC%9A%E6%88%90%E6%9E%9C%E5%88%86%E6%9E%90%E4%B8%8E%E5%B1%95%E6%9C%9B.pdf.(www.xing528.com)

[15]《京都议定书:美国是最大阻碍》——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http://www.ccchina.gov.cn/De tail.aspx?newsId=27659&TId=58.

[16]严双伍,高小升:《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与利益诉求》,《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4期。

[17]高小升:《伞形集团国家在后京都气候谈判中的立场评析》,《国际论坛》2010年7月第12卷第4期。

[18]孙学峰,李银株:《中国与77国集团气候变化合作机制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13年第1期。

[19]严双伍,肖兰兰:《中国与G77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分歧》,《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4期。

[20]邱巨龙,曲建升,李燕,曾静静:《小岛国联盟在国际气候行动格局中的地位》,《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3月第21卷第1期。

[21]张晓华,胡晓,祁悦:《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基础四国”机制的作用和影响》,《当代世界》2014年第9期。

[22]刘虹利:《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以世界自然基金会为例》,《中国商界》2010年第5期。

[23]WWF中国:WWF简介.http://www.wwfchina.org/aboutus.php.

[24]WWF中国:项目介绍.http://www.wwfchina.org/programmedetail.php?id=3.

[25]WWF中国—项目介绍—气候与能源.http://www.wwfchina.org/programmedetail.php?id=43.

[26]气候变化见证人网站:气候变化见证人项目.http://old.wwfchina.org/aboutwwf/miniwebsit e/climatewitness/about.php.

[27]Friends of the Earth:What We Do https://www.foe.co.uk/.

[28]地球之友—关注议题—气候与能源.http://www.foe.org.hk/c/default.asp#.VWr1NXGiSMt.

[29]气候组织:历史与使命.http://www.theclimategroup.org.cn/city/.

[30]曾静静,季婉静,曲建升,张波:《国际主要环保NGO运行与影响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