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达克城市与建筑,西藏精神领袖塔什·南吉国王建造的止贡派寺庙

拉达克城市与建筑,西藏精神领袖塔什·南吉国王建造的止贡派寺庙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悉达查亚·纳若巴上师,西藏地域伟大的精神领袖、印度智者,为该寺庙选址[7]。在建寺开始的500年中,它属于噶丹派,但在16世纪杰央·南吉国 王时期,作为一种祭祀形式,它被转变成了止贡派。它是塔什·南吉国王建造的拉达克两个止贡派寺庙的其中之一,此寺庙的喇嘛首领的化身是图登·仁波切。史料记载,当时拉达克国王为了夺取王位而把自己哥哥的眼睛挖了出来,这座寺庙就是他为自己残暴的行为赎罪而修建的。

拉达克城市与建筑,西藏精神领袖塔什·南吉国王建造的止贡派寺庙

(1)喇嘛玉如寺

在《拉达克再发现》(Rediscovery of Ladakh)一书中这样描述喇嘛玉如寺:“喇嘛玉如寺是印度真正的风景如画的村子,美得仿佛不存在现实当中。”(图5-49、图5-50)海因里希·郝瑞(Heinrich Harrer)在《回到西藏》一书中也提到:“不能够想象出一个比喇嘛玉如寺更加美丽和谐建筑实体。”

喇嘛玉如寺,拉达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曾是拉达克地区规模最大的宗教文化中心,修建年代可以追溯至11世纪初期。据史料记载,这里最多时有近400名僧人学法,目前缩减为40人以下,随着时间推移,寺院多处已经损坏。悉达查亚·纳若巴(Siddhacharya Naropa,956—1040)上师,西藏地域伟大的精神领袖、印度智者,为该寺庙选址[7]。据说,这里曾经是一个湖泊,约在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期,悉达查亚·纳若巴上师曾在山洞里冥想了3年之久,随后就运用法力将周边的湖水吸干,继而建造了此寺。实际上,寺庙中存在更古老的建筑,被称为森格岗,比纳若巴上师所处的年代更早,它被认为是译师洛札瓦·仁钦桑布抑或是其弟子修建[8]

喇嘛玉如寺位于列城—斯利那加高速路旁边(图5-51),列城西部125公里处。寺庙建在一座山上,俯瞰迷人的风景,风蚀带来的湖中沉积物被自然地染上了一层梦幻的黄色。在建寺开始的500年中,它属于噶丹派,但在16世纪杰央·南吉(Jamyang Namgyal)国 王时期,作为一种祭祀形式,它被转变成了止贡派。据说杰央·南吉摒除这片土地的法律,免除了寺庙的税收,而图登·仁波切(Togdan Rinpoche)——寺庙的领导——则明确了寺庙的发展方向,极大地帮助寺庙解除了作为佛教机构的繁重责任。

图5-49 喇嘛玉如寺周边的美丽景色1

图5-50 喇嘛玉如寺周边的美丽景色2

和这一地区其他寺庙相似,喇嘛玉如寺依山造势,修建有多座建筑(图5-52),每一处都供奉历代佛陀的化身和各类神明、菩萨佛像等,另外,寺庙内还摆放有多个珠宝镶嵌的佛塔。入口处是一个大的塔门(图5-53),远远看上去,山体已经出现了裂缝。喇嘛玉如寺的殿堂内部尺寸都不大,柱子全是新的,仅柱头保存原样(图5-54)。墙面绘有狮、象、龙等图案,部分壁画已有剥落(图5-55)。寺庙近年来正在进行一系列的修复,且有着整套新的壁画,譬如说有曼陀罗图案的壁画(图5-56)。具体来说,寺庙最古老的是森格岗建筑,墙面刷灰泥,殿内放着一座坐在狮形王座的毗卢遮那佛像(图5-57、图5-58)。庭院带有檐廊,四面围合,平面布有一座佛殿、一间经堂以及藏经阁、印经房、王室用房、僧舍和法王殿(禁止妇女进入)(图5-59)。寺庙的主体是由纳若巴洞穴衍生来的杜康大殿(图5-60、图5-61),它是喇嘛玉如寺主要的集会大厅,在洞穴刚开凿出不久时建造。它包含三个泥土雕像,造型和色彩各有不同,分别代表着三位伟人:纳若巴(Naropa)、玛尔巴和密勒日巴(Milarepa)。其中,纳若巴是玛尔巴的老师,噶举派就由他开启。位于内部的圣房内的是度母佛像的化身雕像,上方的四个房间中的两个是给喇嘛领袖的,第三个装着木块,第四个房间是用来保护凶神的贡康大殿。藏经阁、印经房内还珍藏着宗教、法律和伦理道德方面的稀有的手稿系列。神房内摆放有保存完好的毗卢遮那(Vairocana)雕像,端坐在一个青铜狮子上,这座雕像处于正中心位置,代表了禅房的主要形象,其他佛像则处于次要位置。十一面的观世音菩萨和大日如来佛像壁画装饰了左面的墙面(图5-62)。右边墙上的曼陀罗图案则由于毁坏太严重了而根本无法辨认,依稀可见一些保护神像的痕迹(图5-63),联系到阿奇寺的形制,其左边墙上可以看到释迦牟尼生活中的微型场景。

图5-51 去往喇嘛玉如寺的列城—斯利那加高速公路

图5-52 远观喇嘛玉如寺

图5-53 喇嘛玉如寺入口大塔门

图5-54 喇嘛玉如寺大殿的柱头

图5-55 大殿内部分剥落的壁画

图5-56 最新修复的壁画非常精美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经常到寺庙拜访,他指出喇嘛玉如寺位于“多石的高地,僧院建造在上面,几乎垂直地从平原上拔地而起。一两个庙宇从无处不在的灰色环境中跳出来,一些耕地在成丛的茂密的树木之间露出”(图5-64)。此外,他对于僧人们的舞蹈也很感兴趣,在观看寺庙的喇嘛跳舞时他感叹说:“这些喇嘛自我强制的闭关修炼应该会比较枯燥,显然他们唯一能够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正是炫耀着对宗教的狂热以及为游客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图5-65~图5-68)

图5-57 寺庙工作人员为我们打开最古老的建筑——森格岗的门

图5-58 殿内毗卢遮那佛像

图5-59 喇嘛玉如寺的庭院(www.xing528.com)

图5-60 若巴石窟

图5-61 杜康大殿内景

图5-62 神房内的佛像

图5-63 作画曼陀罗的底盘

图5-64 石窟与建筑结合的喇嘛玉如寺

(2)皮央寺

皮央村位于列城西面约20公里,依照拉达克这一时期寺庙建造的趋势,寺庙惯有地建在一座小山的顶部(图5-69),周围村落环绕(图5-70~图5-72)。它是塔什·南吉国王建造的拉达克两个止贡派寺庙的其中之一,此寺庙的喇嘛首领的化身是图登·仁波切(Togdan Rinpoche)。史料记载,当时拉达克国王为了夺取王位而把自己哥哥的眼睛挖了出来,这座寺庙就是他为自己残暴的行为赎罪而修建的。

图5-65 喇嘛领袖的宝座

图5-66 画有拉达克佛教建筑的壁画

图5-67 玛尼堆

图5-68 油灯

图5-69 皮央寺远景

图5-70 皮央寺下的村落与民居

寺庙主要的杜康殿把毗卢遮那佛作为主要的雕像,释迦牟尼次之,它的墙壁绘有金刚持佛像(Vajradhara)的壁画。另外一个新建造的杜康殿内也摆放着一些雕像,这个大殿主要作为寺庙的图书馆使用。殿内有一些精美的金刚持佛像(Vajradhara)、帝洛巴(Tilopa)、纳若巴(Naropa)、玛尔巴和密勒日巴像。寺庙有着丰富的克什米尔的青铜佛像,究其,都建在14世纪前(图5-73)。

皮央寺内除了精彩的壁画佛像(图5-74),以外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整洁。充足的光线和清新的空气可以帮助我们近距离观察壁画的细部。据寺庙僧人介绍,皮央寺的保养和维护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皮央寺一年一度的庆典是在藏历的第一个月份的17—19号举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