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达克城市与建筑的装饰艺术风格

拉达克城市与建筑的装饰艺术风格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诸多寺庙中,阿奇寺极富特色、丰富多彩的元素如大量的壁画等已成为拉达克地区建筑及装饰艺术的宝贵财富和有价值的素材。可以说拉达克的建筑装饰艺术没有统一的风格,确切来说差异较大,以阿奇寺的装饰色彩艺术最为特殊,它是喜马拉雅地区寺庙建筑艺术装饰的典型代表。学术界对阿奇寺的壁画颇有兴趣,并已将其列为拉达克装饰艺术的范例,但是拉达克存有多重壁画艺术类型的原因至今无从考究。

拉达克城市与建筑的装饰艺术风格

喜马拉雅学者罗纳德·博涅(Ronald M.Bernier)认为,由于锡金、不丹和大吉岭以及尼泊尔的索洛昆布地区都属于藏传佛教文化圈,这里的藏传佛教建筑类型和艺术特征根本无需讨论[1]。而拉达克的建筑样式和建筑风格则不同,深受南亚和中亚的影响。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对拉达克建筑中各种元素符号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其中以著名藏学家斯涅格罗福和图齐为代表,他们多次前往拉达克研究当地寺庙,从最初的笼统探究到后期的详细调研,积累了实用的素材。图齐通过对阿奇寺壁画的研究和对拉达克其他寺院的考量,总结出拉达克佛教建筑及装饰艺术形式分为五种,分别是:中亚形式、印度形式、西藏形式、克什米尔形式、中国汉地形式。除此之外,曼陀罗风格和地中海风格也出现在拉达克寺庙的门窗上[2]。在诸多寺庙中,阿奇寺极富特色、丰富多彩的元素如大量的壁画等已成为拉达克地区建筑及装饰艺术的宝贵财富和有价值的素材。

日本学者对拉达克区域尤其是列城周围的寺院(20多座)展开了测量,它们分别隶属于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这些建筑都存在共性:经堂是供僧人集会的场所,是寺庙里占据主体地位的建筑;以经堂为中心,前方是门厅,内部绘有观音菩萨、文殊、六道轮回图及四大天王图;经堂内部四周墙壁上绘有毗沙门天、度母、释迦牟尼及十一面观音,柱子成列排布在经堂内;后方为佛堂,呈横向长方形布置,内部供放弥勒、释迦牟尼、文殊等佛像

可以说拉达克的建筑装饰艺术没有统一的风格,确切来说差异较大,以阿奇寺的装饰色彩艺术最为特殊,它是喜马拉雅地区寺庙建筑艺术装饰的典型代表。学术界对阿奇寺的壁画颇有兴趣,并已将其列为拉达克装饰艺术的范例,但是拉达克存有多重壁画艺术类型的原因至今无从考究。(www.xing528.com)

阿奇寺特立独行的艺术样式对后期西藏寺庙的壁画装饰未产生过多影响。在古格和塔波,寺庙的装饰艺术也完全不受波及。其壁画集波斯风格、中亚风格、阿富汗风格、尼泊尔风格、克什米尔风格于一体,被抹上了一层浓重的国际化色彩,可见丝绸之路对拉达克地区的建筑艺术文化的影响甚为巨大。例如:波斯风格的骑马射箭图;阿富汗以及中亚风格的绘制在墙面上的红色、黑色、蓝色等浓重强烈的色彩组合;尼泊尔风格的暗红色神像(这些暗红色神像都被画在黑色的背景上面);克什米尔风格的绿度母。又如:刺绣、蜡染扎染等这些印度特色纺织品修饰工艺被阿奇寺殿堂中的彩绘天花所模仿;成双成对交替杂糅的动物图案则显示出萨珊银器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