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平台功能

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平台功能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借助数据库、地理信息、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处理好的数据展示在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如下模块。资源报告能够为历史建筑快速生成格式规范的资源报告,报告格式包括:word、pdf等,方便使用人员进行管理、研究、打印等操作。

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平台功能

借助数据库地理信息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处理好的数据展示在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如下模块。

1.历史建筑数据资源管理系统

充分运用数字化采集技术,快速获取历史建筑的主体建筑结构高精度空间信息,形成相应的三维模型、二维线画图、高清照片、视频等成果数据。历史建筑数据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把每栋历史建筑标签化,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实现历史建筑海量资源数据的存储、录入、查询,并能够维护动态数据资源,以满足历史建筑数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提供支持。

(1)系统结构

历史建筑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待办事项、资源录入、数据转换、资源查询、资源统计、资源展示、资源维护、资源利用、资源报告、系统管理十个子模块,如图9.49所示。

(2)待办事项

系统自动向用户发送待审核、编目、存档提醒,显示待办事项数量,点击可直接切换至相应事项列表。

(3)资源录入

东莞历史建筑的各项技术资料、建筑基本信息、建筑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批量导入和编目,设计完整的分类编码。具体包括:信息录入、批量导入、信息验证、附件添加、资源提交、资源审核、资源归档。

(4)数据转换

将用户以前使用其他管理软件所录入的东莞历史建筑数据,通过定义数据库字段间的对应关系、定义字段间特殊关系、定义目标字段缺省值和数据转换等操作,转换到历史建筑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库。

图9.49 系统结构图

(5)资源查询

提供多种资源查询方式,包括全文查询、条件查询、二次查询、模糊查询和高级查询等,方便资料管理,使用人员能够快速找到需要的数据资料。具体包括:关键字查询、条件查询、高级查询、二次查询、查询列表、分页控制。

(6)资源展示

对历史建筑资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展示,展示内容要求齐全完整,展示手段不仅要有文字描述、图片浏览、CAD数据浏览,还包括全景影像展示、三维模型展示等。

(7)资源统计

支持按照历史建筑所在区域、保护等级、类别、朝代、公布时间或批次等属性进行统计分析,或按照案卷类别、案卷名称、档案发布情况、数据类型等进行档案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可以图表形式在地图上呈现,如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也可以表格形式呈现。支持统计图表导出、打印。具体包括:建筑信息统计、资源类别统计、资源利用统计、统计报表导出。

(8)资源报告

能够为历史建筑快速生成格式规范的资源报告,报告格式包括:word、pdf等,方便使用人员进行管理、研究、打印等操作。具体包括:基本信息、图片资源、标本资源、GPS坐标、规划信息、视频资源、视频资源、保护规划资源、保护工程资源、行政管理资源、法律法规资源、大事记资源、参考资料资源、全景资源、三维模型资源、CAD资源。

(9)资源维护

实现对历史建筑资源实时维护管理,满足动态资源维护更新,为每个历史建筑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数据。具体包括:信息维护、维护提交、维护审核。

(10)资源利用

包含资源选择、资源申请、资源审核、资源加密、利用查询等功能。也能够为历史建筑快速生成格式规范的资源报告,报告格式包括:word、pdf等,方便使用人员进行管理、研究、打印等操作。包括:模板管理、报告生成、报告导出、报告打印、报告查询、报告归档。

(11)系统管理

包括:用户登录、用户管理、日志管理、权限管理(功能权限、数据权限)。

(12)安全管理

包括:数据备份管理、数据恢复管理。

2.历史建筑数据资源展示系统

历史建筑数据资源展示系统以二维地图、三维空间立体等形式集中展示历史建筑信息,让各级领导、专家乃至公众从地面到空中、室内到室外、虚拟到现实、宏观到局部等多个角度全方位了解历史建筑的建筑特色、工艺流程、保护状况、日常维护等信息,同时也能够满足用户欣赏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保护成果,并通过场景复原、动画纪录片、图片等多种生动直观的形式,再现历史建筑的建造工艺、历史变迁、特色构件修缮技艺、主人的生活场景及相关重要人物事件,唤醒东莞历史记忆。

(1)系统结构

历史建筑数据资源展示系统包括信息查询、地图展示、信息展示、全景漫游、三维展示、保护成果展示、信息发布管理七个子模块,如图9.50所示。

图9.50 系统结构图

(2)地图展示

地图展示功能需支持地图平移、自由缩放、旋转,支持距离与面积量测,可在地图上进行标注;支持不同类别地图加载;支持按照历史建筑建筑年代、所有权、所在镇区等基本信息进行快速分类检索,支持按历史建筑名称、地址等进行模糊或精确检索,查询结果在地图上定位,同时支持地图框选查询、规划成果专题图展示;通过详情链接可进入历史建筑详情页。具体包括:地图加载、地图操作、地图量测(局里、面积)、地图定位、信息标签、信息链接、周边信息、地图切换、规划成果专题图展示。

(3)信息查询(www.xing528.com)

历史建筑的各种空间、属性的信息查询。具体包括:关键字查询、条件查询、查询列表、分页显示、地图精确查询、地图视野范围内查询。

(4)信息展示

支持历史建筑的包括基本信息、图纸册页、视频、文史资料等信息展示。具体包括:基本信息、图纸册页、视频信息、档案资料。

(5)全景漫游

全景漫游功能需支持历史建筑空中水平360°、垂直720°和地面(含室外、室内)水平360°、垂直360°全景漫游,支持全景缩小、放大,可手动漫游或自动漫游,支持全景缩小、放大,支持地空全景自由切换,且可通过雷达图查看当前视域范围。具体包括:全景操作、热点标签、热点信息展示、全景切换、缩略图

(6)三维展示

支持历史建筑三维模型手动或自由漫游,支持三维模型缩小、放大,可自动上下楼或手动进行楼层切换,支持历史建筑分层结构查看;支持所在楼层小地图隐现和缩放,通过小地图可了解当前位置和视域。具体包括:三维操作、线路体验、人物体验、三维量测、热点标注、热点信息、场景切换、背景音乐。

(7)保护成果展示

基于历史建筑三维模型,可查看历史建筑的基本信息、保护价值及今昔图片,并以热点形式,展现工艺动画和特色构件的高清图片、解说、修缮用料、前后对比和相关技法,再现传统建筑工艺和当前保护成果。具体包括:图片对比、三维对比、工作照片。

(8)信息发布管理

支持对历史建筑的基本信息、图片信息、全景信息、三维信息等进行发布管理,只有通过上级审核通过,普通用户才能查看相应信息。具体包括:基本信息发布管理、图片信息发布管理、全景信息发布管理、三维信息发布管理。

3.非功能需求

系统建设应当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在扩展性、开放性、可靠性兼容性、并发性、易维护性、响应时间和界面风格等方面应满足以下需求:

(1)标准化

须遵循统一的命名规范、编码规范、用户界面规范、接口规范、控件规范等,项目实施过程文档符合国内外相关规定和标准。

(2)扩展性

应当具有高可扩展性,支持二次开发,能从容应对未来数据量和访问量大幅增加所带来的负担以及与外单位共享信息和协同办公的要求,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不断适应或通过简单扩展即可适应未来业务需求的变化发展。

(3)开放性

支持多平台的网络环境,采用统一的接口标准,提供灵活的应用程序接口调用,可与第三方软件集成,并确保新建系统与规划局内现有和规划系统之间可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功能等方面的无缝对接。

(4)安全性

强化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安全访问控制到页面级,保证数据不因意外情况丢失或损坏、不为非法入侵者破坏和盗用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5)兼容性

能够支持主流展示终端、软件和网络系统,兼容Windows、LINUX、MAC等主流操作系统和IE、火狐、360等常用浏览器。

(6)可靠性

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和稳定性,支持7×24小时连续运行,并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当程序出现异常情况时,不对系统和数据造成破坏,并可给出友好提示。

(7)并发性

系统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操作。

(8)易维护性

系统在安装调试、操作使用、技术维护等方面应简便易行,并能够提供必要工具,对系统数据进行日常维护,异地保存及故障恢复等。

(9)界面风格

历史建筑数据资源展示系统主要是面向公众展示,其界面风格总体应简洁大方、个性鲜明,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且与东莞城市定位和特色相符,能够充分彰显东莞历史文化特色;所有界面风格应统一,模块划分清晰、布局合理。

4.系统接口

本平台的相关接口主要分为数据接口和系统接口两部分,主要如图9.51所示。

图9.51 系统接口结构

平台应用已有的东莞市影像数据、高程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处理和测绘采集历史城区界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线、历史建筑三维模型数据、点云数据、360°全景数据。

历史建筑数据资源展示系统与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有数据的双向接口;系统成果数据可以提供给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平台审批系统、规划管理审批信息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