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状历史建筑分析与文物保护

现状历史建筑分析与文物保护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7现状历史建筑分析图图4-38文物保护建筑图4-39较高价值传统建筑图4-40一般价值传统建筑图4-41普通建筑图4-42现状街巷分析图现状街巷现状街巷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大街、主要巷道和次要巷道。

现状历史建筑分析与文物保护

(1)现状建筑肌理分析(图4-32)

在城市变革的新旧建筑更替的过程中,传统建筑部分被保留下来,部分被改造,部分得到重新建设,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建筑肌理,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传统民居肌理:一些传统民居被保留下来,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建筑肌理,一般呈围合性院落,这类肌理体现了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色。(图4-33)

改造民居肌理:部分传统民居由于年代久远,不宜居住,所以不少传统建筑被改造,形成了新旧结合的一种肌理。(图4-34)

现代民居肌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少现代民居,使用方便,但缺乏特色,其肌理与传统民居肌理格格不入。(图4-35)

公共建筑肌理: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等各方面的需求,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类公共建筑,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公共建筑肌理。(图4-36)

图4-32 现状建筑肌理分析图

图4-33 传统民居肌理图

图4-34 传统民居肌理图

图4-35 现代民居肌理图

图4-36 公共建筑肌理图

(2)现状历史建筑分析(图4-37)

①文物保护单位

在耀州古城内,有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是古城内最为重要的历史建筑,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图4-38)

②较高价值传统建筑

部分传统建筑年代久远,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如某个大家族流传下来的宅院、寺庙等,都是较为重要的传统建筑,应该保留。(图4-39)

③一般价值传统建筑

这些建筑主要是保留下来的传统旧建筑,一般呈坡屋顶状态,具有关中民居的特色,也有保留下来的价值。(图4-40)

④普通建筑

这些建筑主要是现代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和民宅,缺乏传统特色,一般是年代较近的建筑。(图4-41)

图4-37 现状历史建筑分析图

图4-38 文物保护建筑

图4-39 较高价值传统建筑

图4-40 一般价值传统建筑

图4-41 普通建筑

图4-42 现状街巷分析图

(3)现状街巷(图4-42)

现状街巷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大街、主要巷道和次要巷道。笔者结合开敞空间,对古城内街巷空间进行分析(图4-43):

大街,指文营路和永安路,具有重要的交通联系作用。(www.xing528.com)

主要巷道,指四大巷,是居民生活和出行的重要巷道,与很多次要巷道连接。

次要巷道,一般比较窄,由建筑外墙界面围合构成,封闭性较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间。

开敞空间,主要指公园和广场,供人们娱乐休闲。

(4)街巷空间比例分析

将街道的宽度设为D,街道两侧建筑外墙的高度设为H,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D/H,通过对传统街道空间宽度和两侧建筑高度的比值(D/H)和视觉做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的比值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同时也会影响人与人的交往。(图4-44)

图4-43 现状街巷图

图4-44 街巷空间比例分析

D/H>3/1时,空间失去围合封闭感,成为开敞空间;

D/H=3/1时,街道空间的界定感较弱,空间感比较差,使人感到很空旷,视线不易形成焦点;

D/H=2/1时,空间比较宽阔,空间感较强,视界增大,且街道空间比较紧凑,能产生一种内聚、向心的空间感,建筑与街道的关系较密切。

D/H=1/1时,视界受限的感受减弱,空间的界定感比较强,空间内聚力强,交往尺度适宜,是较好的尺度。

D/H<1/1时,视觉空间受限,街道空间高而且窄,视线宽度受到约束,人与人的活动空间尺度狭窄,给人压抑感,甚至可能会产生不安全感。

(5)现状建筑类型分析(图4-45)

古城内建筑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五类(表4-5,图4-46):

民宅——当地居民生活居住的私人住宅,体量小,分布广,数量多,占现状建筑的大部分;

公共建筑——主要包括教育建筑、企业单位和沿街商铺等,体量相对较大,分布较广;

图4-45 现状建筑类型分析图

图4-46 现状建筑类型图

庙宇——包括天主教堂和广福庵,其建筑风格和样式符合相应的宗教特点;

行政办公——主要指各行政机构的建筑,包括行政办公大楼及其附属建筑;

住宅楼——多层,分布于古城西北角和西南角。

表4-5 建筑类型统计表

(6)现状单位类型分析

现状单位按以下进行分类(图4-47):

学校——共5个,分别为城关中学、耀州中学、西街小学、南街小学和北街小学等;

图4-47 现状单位类型分析

图4-48 现状户口统计图

商贸——共14个,主要包括商业店铺、电影公司和北街旅社等;

行政办公——共9个,指各行政机构,包括区委、房管所、总工会、武装部、政府、城乡建设局和检察院等;

社区服务——共5个,包括邮政局、村委会、西街幼儿园和天主教堂等;

公共服务——共3个,包括博物馆、文化馆和人民医院等。

(7)现状户数统计(图4-48)

现状共有民宅1358户,居住区3处,共273户,按户均3.5人计算,共5705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