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闵子一言安母,老莱戏彩娱亲,华宝不冠痛父

闵子一言安母,老莱戏彩娱亲,华宝不冠痛父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之孝者,如曾子读《礼》沾襟[15],闵子一言安母[16],老莱戏彩娱亲[17],华宝不冠痛父[18],伯俞受杖悲泣[19],王裒攀柏哀号[20],郭平佣力[21]葬亲,江革行佣供母[22],各具至性至情,卓然为百世典型”[23]。《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8]奉养:侍奉和赡养。父亲去世,曾子“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闵子一言安母,老莱戏彩娱亲,华宝不冠痛父

孝之为道大矣哉。上自天子,下达庶人[1],立身行道[2],显亲扬名[3]。居则致敬,养则致乐,病则致忧,丧则致哀,祭则致严。《孝经》一篇,详言之矣,其当常[4]也。人子深爱,和气愉色婉容[5],温凊定省[6],服劳[7]奉养[8]孟子所谓:“每食,必有酒肉,有余必请。”[9][10]其妻子,使养其老。不惟能养,必在能敬。不必鼎钟[11],即菽水[12]亦可承欢。迟暮之年,喜惧交集,尤当及时尽孝,不可使一毫有亏。当其变也,几谏不违,劳而不怨[1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必如大舜之底豫[14]而后已。虽人生遇有不齐,才有各异,要在随分随力尽所当尽,实有一段至诚之意行乎其中,终其身至于瞑目,无令有毫发之遗憾。“古之孝者,如曾子读《礼》沾襟[15],闵子一言安母[16],老莱戏彩娱亲[17],华宝不冠痛父[18],伯俞受杖悲泣[19],王裒攀柏哀号[20],郭平佣力[21]葬亲,江革行佣供母[22],各具至性至情,卓然为百世典型”[23]。略举数事以备观法。

【注释】

[1]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2]立身行道:修养自身,奉行道义。

[3]显亲扬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4]常:规则。

[5]和气愉色婉容:《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6]定省: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郑玄注:“定,安其床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

[7]服劳:服侍效劳。

[8]奉养:侍奉和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

[9]“每食,必有酒肉,有余必请”句:与《孟子》原文有出入,可参照原文。

[10]导:教导。

[11]鼎钟:喻指富贵生活。(www.xing528.com)

[12]菽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

[13]几谏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为他们操劳而不怨恨。《论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4]底豫:得到欢乐。《孟子·离娄上》:“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赵岐注:“底,致也。豫,乐也。”

[15]曾子读《礼》沾襟:躬行孝道是曾子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父亲去世,曾子“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泣下沾襟”。《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16]闵子一言安母:《二十四孝》:“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诗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17]老莱戏彩娱亲:相传春秋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18]华宝不冠痛父:《南史》记载:华宝,“晋陵无锡人也。父豪,晋义熙末,戍长安,宝年八岁。临行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长安陷,宝年至七十不婚冠。或问之,宝辄号恸弥日,不忍答也。”

[19]伯俞受杖悲泣:《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20]王裒攀柏哀号:《晋书·王裒传》:“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21]佣力:受雇出卖劳力

[22]江革行佣供母:《二十四孝》:“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23]“古之孝者……卓然为百世典型”句:见《太上感应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